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肾内科 >肾功能衰竭

有肾衰可以吃木耳吗

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疾病如果发生后,不能很及时的进行有效治疗和控制的话,那么对于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严重的时候,是可能会让身体上的一些其他的疾病症状发生。除了积极的治疗外,还要在平常的生活上多注意,比如饮食要清淡等。那么肾衰可以吃木耳吗?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下。

目录 有肾衰可以吃木耳吗 这七大肾衰竭征兆你知道吗 如何预防肾衰竭 肾衰的发展阶段有哪几个 为什么会患慢性肾衰竭呢

1有肾衰可以吃木耳吗

  中医五行学说以为,五色中的玄色与五脏中的肾脏相对应,玄色的食品可入肾,起到补肾的作用,因此,患有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且中医辨证为肾虚的朋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玄色食品的摄入,如黑豆、黑米、栗子、黑芝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以吃木耳吗?显然,吃黑木耳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但是凡事有个度,不要因为没有负担就会多吃,多吃了也不是很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而定。

  患有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时,应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以求最大限度地减轻肾脏负担。据估算,慢性肾衰患者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适宜量为每公斤体重0.5—0.6克,并且要尽量选择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优质蛋白。

  慢性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水肿或高血压,因此,低盐饮食显得尤为重要,每天食盐的摄入量最好低于5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很容易出现血钾升高,使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应慎食香蕉、酱油、味精、土豆、榨菜、海带、紫菜、柿饼、干贝、虾米等高钾食物。

  没有合并糖尿病时,应在控制蛋白的基础上,保证热量的供给充足,可尽量采用麦淀粉类食物代表米饭作为日常主食(因麦淀粉类食物蛋白含量比米饭少非常多,所以既保证能量供给,又不增加蛋白摄入)。这类食物的成品包括:马蹄糕、银针粉、粉丝、藕粉等。

  肾衰可以吃木耳吗这个问题,上面介绍的已经很清楚了。如果身体有了肾衰的症状,那么就要在平常的饮食多吃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就不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如果不能多吃一些很容易消化的食物,那么就可能会让身体健康程度大打折扣。

2这七大肾衰竭征兆你知道吗

  一、贫血

  肾脏除了有排泄废物等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分泌造血激素。当肾功能损害时,也会造成贫血(贫血的患者经常会去血液科看贫血)

  二、不想吃食物

  不想吃饭、厌食,甚至恶心、呕吐(有些患者总是先去到消化科或者肝病科,看看是不是得了胃病或肝病,一看没胃病和肝病,就搁置不管)

  三、水肿

  眼睑、脸部、小腿等部位出现轻微的水肿(患者会误以为喝水过多,体重增加,睡眠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四、腰痛

  肾脏的位置在腰部的脊柱两侧,所以肾脏有病时,会感到腰痛。

  五、尿路感染

  经常尿路感染的人,治疗不彻底,时间长了,可能造成肾功能不全。

  六、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七、高血压

  高血压肾病。肾脏病也会导致高血压,血压如果高了,要当心是不是得了肾脏病。

3如何预防肾衰竭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低蛋白饮食。合理、科学的肾病饮食方法,有助于加强自我调理,营养护肾。

  2、肾衰竭的预防最好的时间段是在早期,由于早期肾衰竭的症状表现较轻,早期预防可防止病情的加重。如糖尿病、高血压病、难治性肾病等积极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

  3、肾衰竭的预防非常重要,在进行肾衰竭的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肾衰竭的预防措施。加强随诊,检测病情。对于未进入慢性肾衰的肾脏病患者,积极预防;而对于已进入慢性肾衰阶段的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最好每3到6个月检查1次,这即是“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4、如何预防肾衰竭的发生呢?这是很多患者及家属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肾衰竭患者一定要当心感冒和感染破坏肾功能。生活要有规律,清晨可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进行适当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当然要避免风、雨、雪等天气外出,并应注意四时变化,及时添减衣服。保持居室空气新鲜、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5、肾衰竭患者还要注意控制血压降血脂。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各种疾病的发生。但是在运动和休养时,要合理安排时间。慢性肾衰患者的休息时间相对要比运动时间多一些,尽量减少熬夜,尽量少调生物钟,保持机体状态的平稳。

4肾衰的发展阶段有哪几个

  “肾衰”就是肾功能衰竭。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具有排泄体内代谢产物、药物、毒物和解毒产物,以及调节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功能。此外,肾脏还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重要激素,借以调节机体重要生理功能。

  肾衰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定要认清楚,并进行及时的相应治疗,以防恶化。全球医院网专家讲解了不同阶段的症状及治疗。

  一、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做为此期的肾病患者朋友,往往自身并不认为自己是肾衰患者;甚至很多医务人员都认为血肌酐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肾功能就是正常的。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其结果将直接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终生的遗憾!由于肾脏代偿能力非常强大,平常只需要30%的肾单位就可以维持正常肾脏功能,因此在临床上,许多肾病患者血肌酐都是正常范围之内,但肾脏ECT显示肾小球滤过率却有明显的下降,甚至不足正常人的1/3!而往往此期的患者朋友正想方设法积极消除尿蛋白、尿潜血。尿蛋白、潜血减少了,转阴了,就认为病情好转了,康复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就这样错过!所以,我们建议肾病患者,一定及早检查肾脏ECT,尤其是肾脏专用ECT,可以明确肾功能损伤程度,准确判断病情。接受治疗后,复查肾小球滤过率,以此判断肾脏功能有没有好转,只有针对肾脏病理结构进行治疗,治疗后能使肾小球滤过率稳定甚至上升的治疗方法,才是真正科学的治疗方法。

  二、失代偿期(包括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

  处于此期的肾病患者朋友,血肌酐等指标往往已经开始上升,同时出现贫血、高血压等并发症,此期检查肾脏专用ECT,结果显示肾小球滤过率皆有明显的下降。此时患者朋友往往非常注重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采用限制活动、控制饮食、加强肠道排毒等措施,治疗后血肌酐短期内出现下降,但身体却感觉浑身没劲,不愿吃饭,甚至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手脚抽筋,患者不明白,怎么指标好了,身体却感觉越来越差了呢?其实这是肾衰患者常见的治疗误区,肾脏做为人体主要的排毒器官,人体70%的毒素依靠肾脏排泄,20-30%依靠肠道排泄,另外还有极少部分通过皮肤、汗腺等渠道排泄。患者采用以上措施,使血肌酐等毒素通过肠道排泄出去,肾脏本身并没有得到治疗,因此,当患者感冒、劳累、生气后,残存的肾单位不能代偿时,血肌酐等指标就再也维持不了而出现大幅上升,患者不得不走上痛苦且耗资巨大的常规透析甚至换肾的道路。

  三、尿毒症期

  做为尿毒症患者,肾病已进入晚期,开始出现诸多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头痛、头晕,皮肤瘙痒,手脚抽筋,口有氨味,甚至胸闷、憋气等不适感觉,此时血肌酐高达707umol/L以上,检查肾脏专用ECT,肾小球滤过率一般在10ml/min以下,治疗上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医生都会建议做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甚至建议换肾。此时,患者真正感觉到死亡的威胁,于是,病急乱投医,到处打听偏方、验方,只要不透析就用,结果使肾功能恶化的更快,各种并发症陆续出现,生命随时受到威胁……我们认为,处于尿毒症期的肾衰患者,一定要尽早接受血液透析,降低毒素,纠正心衰,清除水分,保护好心肺功能。虽然透析对肾衰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反对常规透析,不加以辩证,不根据病情变化,按部就班透析!在透析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之下,配合使用中药治其根本,随着肾功能的逐步恢复,透析逐步拉长,如果有足够多的残存肾单位,透析就可以摆脱!

  肾衰护理五要点:

  一、要注意防止咽部,肺部,泌尿道感染,以免感染加重慢性肾衰。

  二、避免受凉,劳累,腹泻,创伤等。因为每感染一次,病情就可能加重一次。

  三、感染后应及时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严禁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两性霉素,避免对肾脏有毒性药物,否则会加重加速肾功能恶化。

  四、控制高血压,因为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恶化加快,一般血压维持在135/85mmHg以下为宜。

  五、应积极治疗,减少蛋白的丢失,长期大量蛋白尿可促使肾功能恶化。(

5为什么会患慢性肾衰竭呢

  慢性肾衰竭发病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很多人关心讨论的问题,也说明人们意识到了健康的保健。大家都知道慢性肾衰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进展恶化达终末期的表现,那么,慢性肾衰竭发病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肾病专家的介绍吧!

  1.慢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阶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3.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5.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6.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7.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8.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另外,大约有6%~9%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病因难以确定。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在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占第一位的是糖尿病肾病,约为27.7%,第二位的是高血压肾损害,约占22.7%,,慢性肾小球肾炎占第三位,约为21.2%,多囊肾为 3.9%,其他各种病因共占24.5%。我国目前尚没有慢性肾衰竭病因大规模调查的资料,从临床经验上来看,我国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仍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其次是肾小管间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