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家居环境 >环境与健康

扁豆焖面的做法

春季的到来也意味着天气渐渐步入高潮阶段,潮湿,出水等都让人烦恼不已。在这种天气里,通过用健脾、祛湿功效的汤、粥来调节,除了土茯苓、赤小豆这类中医药效比较强的食物外,还可通过吃绿色蔬菜来祛湿,比如扁豆的健脾化湿功效也特别明显。那么,扁豆焖面应该怎么做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扁豆的三大功效 扁豆焖面的做法 春季六款扁豆食疗方推荐健脾祛湿 吃扁豆的注意事项 扁豆栽培要点

1扁豆的三大功效

  扁豆性味甘平,无毒。能有效治疗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状。

  健脾化湿

  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

  化湿消暑

  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治疗水肿

  砒霜中毒,细菌性痢疾。

2扁豆焖面的做法

  扁豆焖面材料

  扁豆400克(要细一点的那种比较好熟),五花肉(我用的是肥瘦肉,因为现在五花肉更贵),切面(要细一点的,最好不要手擀面,太粗了,不容易熟),盐少许,蒜几瓣,葱少许,姜少许,水1杯,大料2小粒,味精,鸡精,黄豆酱油(或老抽),色拉油,嫩肉粉(没有可不放)料酒

  扁豆焖面做法

  将扁豆摘成3CM左右的小段,洗净备用。

  将肉切成3CM左右长的小片,放入适量嫩肉粉和料酒淹制备用。

  将葱、姜、蒜切好备用。

  将切面切成15CM的段(以便不容易缠在一起)。

  将黄豆酱油2大匙、色拉油2大匙、味精少许、鸡精少许、水1大杯到入大碗中,调匀备用。

  将油锅坐热,倒入适量色拉油,待油热放入葱、姜翻炒出香味,放入切好的肉炒至肉完全变色,倒入适量黄豆酱油,放入2小瓣大料,放入洗好的扁豆翻炒均匀。

  将面均匀铺在扁豆上(此时可适当将火调小),将调好的酱油汁均匀的淋在面上,看面四周漏出一点点水为宜,盖好锅盖。此时将火开大见水开,再将火调小,焖10分钟左右,要随时观查锅内的水份,以免糊锅。

  放入蒜,在焖5分钟,见收汁,用两双筷子将面和扁豆拌匀,即可关火。

  小诀窍:

  焖时要随时注意,避免糊锅。

  最后要用两双筷子拌匀,以免颜色不均匀。

  现在吃最好,扁豆新鲜,做法简单,省得在厨房做的满头大汗。

3春季六款扁豆食疗方推荐健脾祛湿

  扁豆健脾化湿 需煮熟防中毒

  扁豆被称为“豆中之王”,扁豆又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藤豆。中医认为,扁豆味甘入脾胃经,主治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肿。中医书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扁豆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食物纤维等,扁豆角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扁豆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因为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都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扁豆连皮吃更好

  扁豆衣为扁豆的种皮,性味功用与扁豆类似,唯效力逊于扁豆,但毫无壅滞之弊,用于脾虚泄泻、浮肿、清热除湿等。土对应脾,暴食伤脾,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下面介绍扁豆6道健脾祛湿食谱。

  食疗之一:扁豆瘦肉汤

  食材: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

  1.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

  2.把1中的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食疗之二:扁豆焖面

  食材:扁豆250克,面条250克,肉片75克,葱花、姜丝各适量,蒜粒1小勺,酱油2大勺,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扁豆两头去筋,掰两节;面条切成约10厘米长的段。

  2、烧热3勺油,爆香葱花、姜丝后放入肉片,炒至肉片发白倒入酱油,酱油汁沸腾后放入扁豆,翻炒至扁豆呈翠绿色,加水(略低于扁)。

  3、开锅后,把面条抖散,均匀、松散地码在扁豆上,盖上锅盖,调小火焖几分钟,打开锅盖从锅边看一下扁豆的熟烂程度和汤汁的多少。当汤汁剩少许,扁豆熟软时关火,放盐、味精、蒜粒,用筷子拌匀。

  食疗之三:扁豆糕

  食材:扁豆500克,绵白糖375克,豆沙馅200克,食用红色素少许。

  做法:

  1、将扁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皮软后去掉皮,放入大碗内,加满清水,滴上几滴碱水,入笼蒸至酥烂,取出冷却,带水用网筛擦成泥,包进白布压干水分,扁豆即成粉泥,可放进冰箱冷藏约30分钟。

  2、取一半绵白糖用食用色素染红。

  3、扁豆泥两面用布夹住,按成33厘米长、20厘米宽的长薄片,平放在案板上,去掉白布,用刀对切成两块,一块铺上豆沙,要铺得均匀,再将另一块扁豆泥盖上,然后在上面铺上红色糖,最后铺上白糖揿平,即形成五层,吃时切成菱形块即可。扁豆糕制作要领扁豆沙、豆沙馅铺时要均匀,切块时要大小一致。

  食疗之四:干煸扁豆

  食材:肉末150克,扁豆400克;干辣椒4个,老抽1大勺,榨菜末、花椒、蒜粒、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扁豆两头撕去老筋,掰成两节,洗净,控干。

  2、烧热250克油,放入扁豆,炸到扁豆表皮起皱时,用笊篱捞出控净油。

  3、另取锅烧热,用1大勺油爆香干辣椒、花椒、榨菜、蒜粒,倒入老抽、扁豆翻炒,扁豆熟透时关火,放盐和味精,炒匀。

  食疗之五:酱爆 鸡蛋 扁豆

  食材:扁豆、鸡蛋、姜、蒜,喜欢的酱(这里用的是红油豆瓣酱)、盐。

  做法:

  1、扁豆洗净择去老筋,斜切成段;姜、蒜切小片;

  2、鸡蛋打散,里面滴入几滴料酒和几滴清水;

  3、锅入少许油,将鸡蛋炒至基本凝固后关火,然后用铲子铲成小块;

  4、另起锅入油,爆香姜蒜,倒入扁豆,翻炒至颜色略微变深,然后调入适量酱料翻炒,继续翻炒至扁豆基本熟透,中途可加少许水;

  5、扁豆炒熟后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即可。根据个人口味酌情加盐,基本不用再加了。

  食疗之六:豉香鸡块炖扁豆

  食材:鸡腿、扁豆、葱姜蒜,阳江豆豉、蚝油、老抽、生抽、糖、料酒。

  做法:

  1、鸡腿剁成块,用清水泡去血水,沥干;扁豆择去老筋,洗净掰成段儿;

  2、豆豉用清水冲洗一下沥干;老抽、生抽、蚝油、白糖混匀调成调味汁(量就看着来吧,老抽加到喜欢的颜色;再适量倒点儿生抽提味;糖随自己喜好,但不要太甜,只是提鲜而已)。

  3、锅入油,爆香葱姜蒜,倒入鸡块翻炒至变色;

  4、倒入豆豉、料酒和调味汁,炒匀;

  5、倒入扁豆翻炒,然后倒入没过材料的热水;

  6、转中小火炖至汤汁浓稠,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

  Tips:豆豉最好选用阳江豆豉,这个豆豉比较“结实”,炖到最后都是整粒的。

4吃扁豆的注意事项

  1.对扁豆过敏的人不宜食用。扁豆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扁豆过敏的话,食用扁豆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扁豆。

  2.扁豆味甘、性平,归、胃经,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但如果是患寒热病者,患疟者或患冷气的人就不宜食用了。

  3.扁豆烹煮时间宜长不宜短。由于扁豆不熟容易引起中毒,所以吃扁豆的时候要保证扁豆熟透,否则会发生中毒。

  4.吃扁豆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因为扁豆多吃容易引起腹胀,所以吃的时候也要适量。

5扁豆栽培要点

  1.环境条件。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2——23摄氏度。植株能耐35摄氏度左右高温,根系发达强大、耐旱力强,对土适应性广,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种植能显著增产。

  2.走架栽培。扁豆一般直播,整地施肥等与四季豆(架刀豆)相同。畦宽133厘米,高10——15厘米,沟宽50厘米,每畦种植两行。行距70——80厘米,株距50厘米。露地栽培4月上、中旬直播,每穴播种3——4粒,覆土3——4粒,每亩需种量约3.5——4公斤。出苗后匀苗,每穴苗2株。匀苗后,每亩追施人粪500公斤。蔓长35厘米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架。结果期追肥两次,每次人粪尿500公斤。中耕、除草与四季豆相同。

  3.不设支架栽培。早熟品种不设支架栽培。先整地、施基肥,做成畦,塑料棚冷床育苗,苗期30天,4月中、下旬定植,行、株距各为40厘米,每穴栽苗4株。当株高50厘米时,留40厘米摘心,使其生侧枝,当侧枝的叶腋生出次侧枝后再行摘心,连续4次。采收后,见生出嫩枝仍可继续摘心。使植株呈丛生状,采收期在7月上旬,亩产800——1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