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病一般是指缺氧缺血性脑病,这是一种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很多人对于早产儿脑病的了解不多。引起这种疾病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孩子在母体中出现窒息等。而早产儿脑病主要还有脑积水等症状,所以一定要及早治疗才行。
目录
1什么是早产儿脑病
1.围生期窒息引起的脑病
宫内窘迫和分娩过程中或出生时的窒息是主要的病因。脑部病变依窒息时间和缺氧缺血程度而定。
2.新生儿疾病引起的脑病
如严重的呼吸暂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胎粪吸入综合征、严重肺炎,心搏骤停、心力衰竭、休克等。
3.发病机理
缺氧时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使脑细胞氧化代谢发生障碍,体液由血管内经组织间隙转移到细胞内,产生细胞内水肿。缺氧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细胞外水肿,继而使脑血管受压,发生脑缺血。严重缺氧时心搏减少,脑血流量明显减少,更加重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缺氧使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或组织坏死使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
4.病理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变化
主要有脑水肿和脑组织坏死。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易感程度不同,细胞丰富、代谢率高的区域需氧量高,对缺氧缺血敏感。脑的动脉末梢边缘区由于血压低、供血少,成为缺氧缺血的敏感区。大脑的病变表现为白质软化、皮质坏死、变性、分解和液化。严重者液化成空洞脑,形成多囊及出血性坏死、神经广泛脱失萎缩。脑干的病变表现为在脑干神经核或血管末梢的白质区发生坏死和软化,脑干萎缩。颅内出血常见脑实质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2怎样判断早产儿脑瘫
其实判断早产儿脑瘫和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瘫的症状其实没什么区别,主要还是从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和姿势异常、主动运动减少和/或出现异常运动和反射异常这四个方面入手。
其实早产儿脑瘫征象可延迟出现和复杂的发育性质使早期确诊脑瘫有一定的困难。脑瘫儿童在新生儿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和健康的。由于伸肌张力过高,可使婴儿在俯卧位能提早抬头,下肢张力过高,5~6月前,表现为拉孩子坐位时,髋和膝关节伸展而站立起来,这时期正常儿只能拉到坐位。脑瘫是一种运动功能异常,是一种残疾。作为脑瘫的运动功能异常没有定量标准,没有早期能确定诊断的征象、影像学或实验室试验。脑瘫总是一个探测性诊断,因为肯定的证据是间接的,只是按某时期的行为和发育为依据。所以若是想知早产儿是否脑瘫,可以常常观察婴儿的行为,因为早产儿脑瘫患者和正常婴儿在肢体上的表现还是大不同的。一般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来判断其是不是脑瘫儿。
3早产儿脑瘫可以完全治疗好吗
早产儿脑瘫可谓是一个家庭的灾难,治疗早产儿脑瘫是需要承担很多精力和经济压力的。其实现在针对早产儿脑瘫的治疗目的就是恢复孩子的社会功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让脑瘫儿在往后的生活中能够自理。而对于早产儿脑瘫能完全治疗好吗这类问题,答案似乎总是只有一个“不行”,因为现在虽然针对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式不少,但是要做到完全治愈还不可能。
一般早产儿脑瘫进行的康复训练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就不同,因此恢复的程度也会不同。但是对早产儿脑瘫的治疗主要还是让他们的行为能贴近常人,能够自理自己的生活,但是却很难有治愈一说的,一般进行早产儿脑瘫只是改善状况而已。不过若是早些发现早产儿脑瘫,及时对早产儿脑瘫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那效果一般是最佳的。虽然不能恢复到与正常人一模一样,但是却是极大的提升了脑瘫患儿的生活能力。
4早产儿应该做的检查有哪些
1、血糖测试
可以进行有关的血糖测试,检查早产儿是否并发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2、脑电图检查
部分早产儿容易发生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可以通过脑点图进行确诊;
3、CT检查
可以观察早产儿是否有颅内病变等征兆。
4、抗原抗体的检测
5、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血液电解质和血pH值。出现感染性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有失血、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下降;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注意有无低氧血症和高磷酸血症等。
6、胸片
检查呼吸系统是否出现异常。了解肺部情况。
5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有什么注意事项
宝宝是需要呵护的人群之一,妈妈们给宝宝喂食奶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喂食的安全,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来说,喂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关的事项。
首先,由于早产儿的吞咽功能尚不完善,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的现象,使奶逆流至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立即窒息致死。所以喂奶时,选择质地较软的奶嘴且奶嘴的吸入孔大小要适宜,同时最好让宝宝处于半卧位。
其次,喂奶后注意拍嗝,即竖起宝宝,轻轻拍打后背3-5分钟。如果宝宝发生吐奶,应将宝宝俯卧或侧卧,防止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对吸吮力很差的宝宝,可用小匙喂养,但需要注意保持奶的温度,不可太凉。
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妈妈们一定要耐心地按需喂奶。吃得慢是早产儿的进食特点,因此喂奶时需要耐心,而且要给宝宝一个休息时间。吃一分钟后,让宝宝停下来休息一下,等十秒钟后再继续喂,这样可以减少吐奶的发生。另外,早产儿作为发育不成熟、不完善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营养需求不仅要考虑到营养素缺乏引起的问题,还要考虑这些营养素过多所带来的可能风险。因此,即使一般早产儿配方奶粉的适用年龄都是写0-12个月,但实际上并非需要持续喂养到1岁。
还有就是,对于需要进行追赶性生长的早产儿来说,当他们追上同龄足月儿的生长发育水准之后,即可转换成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1段。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具体需要咨询医生。因为早产儿的肠胃机能较弱,对初次接触的奶制品具有依赖性,更换奶粉的品牌或品种需要采取交替、渐进的缓慢方式逐渐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