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产科 >早产

早产儿脑白质发育不良怎么办

一对出生16个月的双胞胎,由爸爸、妈妈抱着来就诊,两个孩子还不能坐稳,不会爬、站、走。孩子眼神灵活、注视好,已能叫人,手的精细动作也很好。检查后可以明确是下肢受累的痉挛型脑瘫,主要高危因素是早产、低体重和双胎。到这来是首次就诊,还是看了网上“婴儿脑瘫倾向的姿势反应自测”,觉得孩子有问题才来的。在和家长了解了整个过程后,知道造成孩子这么晚才发现异常的主要因素是:

目录 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脑白质发育不良怎么办 早产儿喂养常识大全 早产儿怎么训练抬头 早产儿黄疸多久能退

1早产儿的护理

  1、 预备必须的装备:如氧气筒(机)、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针等,视宝宝出院时的状况而定,需于出院前即事先准备。

  2、 熟练胸背部的拍痰:这对肺、气管不佳的早产儿是有利的。

  3、喂食量: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婴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4、喂食方式: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上的压迫。

  5、 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产儿奶粉):可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对早产儿的生长有益。

  6、 维持合宜室温:早产儿对环境的温度和变迁一样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调适不佳而致病。

  7、 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大脑超音波、营养咨询及接受预防注射等。

  8、 与医师保持联系,以便随时咨询:原来负责照顾宝宝的医师对其状况有详尽的了解,在处置上比较得心应手;如果换别的医师,对宝宝是不利的。

  9、 熟练幼儿急救术:如吐(呛)奶、抽搐、肤色发绀时的紧急处理。

2早产儿脑白质发育不良怎么办

  1室内环境室内宜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擦.

  2生活起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对禀赋不足者更应注意保暖,以避免风寒,预防感冒。天气晴暖时,可带领患儿到户外阳光下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并协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以增强体质,阻止病势进一步发展,促进生长发育。

  3清洁卫生搞好患儿的清洁卫生,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

  4注意安良脑发育不良患儿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故应有专人守护,注意安良,以免造成跌仆伤,烫伤等意外伤害

3早产儿喂养常识大全

  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他们迫不及待地来到这个世界,不仅给年轻的爸爸妈妈带来惊喜,同时也有许多担忧,尤其对这些幼小的宝宝如何喂养是困扰家长们的大问题。我们说“民以食为天”,对早产儿更是如此。合理的营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生长和疾病转归,而且直接影响远期预后,所以充足均衡的营养是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

  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他们的营养储备先天不足,而出生后又要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他们的胃肠道还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早产的宝宝需要特别对待。那么吃什么奶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呢?

  1.早产母乳:早产母乳的热卡密度67kcal/100 ml,但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早产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利于早产儿快速生长的需求;乳清蛋白比例高,利于消化和加速胃排空;脂肪和乳糖量较低,易于吸收;钠盐较高,利于补充早产儿的丢失;钙磷易于吸收,利于骨骼发育。与配方奶喂养相比,喂母乳后胃排空更快。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包括激素、肽类、氨基酸、糖蛋白,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母乳中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IgA和干扰素有助于保护早产儿防御包括败血症和脑膜炎在内的感染,对于早产儿这一高危群体非常有益。母乳喂养可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分泌型IgA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和母乳中的低聚糖阻止细菌粘附于宿主的消化道粘膜有关。早产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牛磺酸,是成熟母乳的1.5~2倍,促进早产儿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哺乳能增进母子的情感交流,增强母爱和母亲的信心。目前证据表明,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将来发生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越低。以上这些方面的益处均可正面影响早产儿的健康和远期预后。

  但对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宝宝来说,纯母乳喂养摄入的包括蛋白质、矿物质等在内的营养成分不够其生长所需,生长速度较慢,有造成骨发育不良和代谢性骨病的危险,因此在国外常使用母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以确保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母乳强化剂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母乳中喂给宝宝吃(千万不能直接冲水喝或加在奶粉里)。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当他们耐受纯母乳喂养之后,就可以添加母乳强化剂了。一般按标准配制的强化母乳可使其热卡密度至80~85 kcal/100 ml。在国外母乳强化剂有多种商品化产品,但目前尚未引进中国。

  2.早产配方奶:这是特别为早产宝宝设计的、在住院期间专用的配方,热卡密度80 kcal/100 ml,其特点是:(1)蛋白质含量高,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为60∶40或70∶30,供应足量的胱氨酸。(2)脂肪中中链脂肪酸占40%,易于消化吸收。亚油酸含量高,利于促进婴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3)碳水化合物中40%乳糖,60%多聚葡萄糖,供给所需要热量,而不增加血渗透压。 (4)钠含量增加,补充早产儿肾排钠量增加的需要。(5)钙含量为正常母乳含量的3倍,使Ca∶P接近?2∶1。(6)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强化。总之,早产配方奶保留了母乳的许多优点,使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素易于消化和吸收,同时适当提高热量,强化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母乳对早产儿营养需要的不足。但早产儿配方奶缺乏母乳中的许多生长因子、酶和IgA等。

  一般来说,适合体重《2000克早产儿的乳类是强化母乳或早产配方奶,而前者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生物学功能都应作为首选。

  3. 婴儿配方奶:即普通足月儿的配方,热卡密度67kcal/100 ml。如果胎龄较大、出生体重》2000克、无严重并发症、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健康早产儿可以直接使用婴儿配方奶。

  4.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专门为早产儿在出院后过渡期使用,其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成分介于早产配方奶和婴儿配方奶之间,热卡密度73kcal/100 ml。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就开始研制早产儿出院后配方,经过十几年的应用,证明在出院后使用这种特殊配方的早产儿比用普通婴儿配方的更快达到追赶性生长,骨骼发育也更加强壮。刚出生时,许多早产儿,尤其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和疾病等原因常常不能自己吃奶,医生和护士会通过胃管把奶慢慢注入宝宝的胃里。开始可能每次喂奶量很少,每天多喂几次,根据宝宝的耐受程度会逐渐增加奶量。在吃奶量还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医生会给予肠外营养,就是通过静脉输液将营养物质输入,等到宝宝吃奶多了,肠外营养就不需要了。

  对于胎龄大些的早产儿来说,他们的吸吮、吞咽和呼吸三者之间发育协调,可以自己吃奶了。但是由于胃的容量小,每次喂奶量也不可能像足月的宝宝一样多。而且他们吃奶很容易累,常吃吃停停,休息一会儿再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宝宝脾气急,吃奶很快,常会憋的喘不过气来。这时要让他(她)休息一会儿,喘几口气后再接着吃。

  在给早产宝宝喂奶时一定要非常细致和耐心,抱起来喂奶,尽量避免呛奶和吐奶。如果母乳喂养,妈妈的奶水很多、流速很快的话常会造成呛奶,因为宝宝来不及吞咽。这时妈妈可以用手指掐住乳晕周围减慢乳汁的流速,或将前面的奶先挤出一些,再让宝宝吃。由于母乳的前奶和后奶成分不同,前奶的蛋白质多些,后奶的脂肪多些,这都是早产宝宝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吃空一侧再吃另一侧。人工喂养时,要选择合适的奶嘴,太大会呛着,太小又费力。每次喂奶现配现吃,不要在室温下放置过久。吃奶的用具注意清洁,每天消毒。

  在每次喂奶后要把宝宝竖抱起来,趴在妈妈的胸前拍拍背。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宝宝把吃奶时同时吃进去的气体排出来,以免吐奶。在3个月以前,许多宝宝会溢奶,就是在吃奶后顺着嘴边流出一些奶来,尤其在宝宝使劲儿或活动以后。这是正常现象,慢慢大些就好了。如果出现呛奶情况,马上把宝宝侧过身或面向下轻拍后背,把鼻咽部的奶液排出来,以防窒息。

4早产儿怎么训练抬头

  不论是早产,还是足月儿,训练颈背部肌肉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趴着。趴着可刺激婴儿抬头,促进颈背部肌肉成熟;还会刺激全身肌肉的协调能力。早产儿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多趴着更为重要。若孩子趴着时,不喜欢抬头,可以用手刺激其颈背部肌肉,促使抬头。若趴着时抬头不稳,先不要竖抱孩子。

  建议每天让宝宝趴在床上三至五分钟,帮助他练习抬头,这样有利于锻炼脊柱,有助于早竖头,每天练有三至五次就可以了。

  儿科医生提醒,早产儿的体格训练也应该遵循小儿动作发育的规律:如动作发育是由上而下的,先会抬头后抬胸,先学会坐、再会学站和走;肢体活动也是由近到远,如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而至手指取物;行为也是由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的;动作由粗到精细,先发展抬头、坐、站、走等大动作后才有手指摘物、脚尖走路等细动作;先有正面动作后再会反面动作:如先会抓东西才能放下东西,先会向前走后才会向后退,最后再协调平衡全身所有的动作。

  早产儿的体格训练还要参照矫正月龄,尽管有许多理由给予孩子更多的训练,但还是应该根据早产儿的不同年龄,不同的发育情况,选择合适于自己孩子的运动。如当孩子到了矫正8个月的年龄但还不能支撑身体时,就不能强迫他去爬行。


5早产儿黄疸多久能退

  一般情况下,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那么早产儿出现黄疸之后多久能退呢?

  其实这也是要看宝宝出现的是什么黄疸,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以及生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发病快,在宝宝出生24小时就要注意观察好宝宝期间出现的情况,而生理性黄疸3周左右就消退了。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大多在出生后2~3日出现,第4~6日最明显,足月儿多在生后7~10日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除黄疸外,小儿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