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生长发育期间,好多家长都会发现,宝宝的牙齿出现一些缝隙,有些家长甚至迷信的认为宝宝出现牙缝会漏财,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那么宝宝乳牙门牙有个大缝是怎么回事呢!
目录
1宝宝乳牙门牙有个大缝怎么回事
据牙科专家介绍,儿童替牙期间,新生的门牙之间有1?2mm的距离,通常这是正常的。多半是由于上颌骨发育跟不上牙的生长所致。门牙牙根是锥形,在小小的牙槽骨内,门牙根拥挤在一块,使门牙外头呈现“扇形”排列,牙冠间隙自然存在了。在发育的过程中,缝隙通常会自行缩小。
此外,也有少数儿童因为两牙齿之间有多生牙埋伏,只要去医院拍片就能发现。当然,有部分的孩子,因为唇系带粗而低,使中切牙难以靠拢,这就需要做手术来矫正了。
因此,专家建议,对宝宝牙齿期间的监护,家长需要倍加小心。可带宝宝到医院定期口腔检查,发现牙齿问题,及时治疗,以减少孩子的牙齿的问题。
2春季儿童养生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 营养摄入丰富均衡
(1)钙是必不可少的,应多给宝宝们吃一些鱼虾、鸡蛋、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并尽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及碳酸饮料,因为它们是导致钙质流失的罪魁祸首“。
(2)蛋白质也是不可或缺的,鸡肉、牛肉、小米都是不错的选择。
(3)春季宝宝们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各种蔬菜中富含大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应该多吃;还有,适当的脂肪摄取,对宝宝们的成长发育也是很有益处的,建议多让他们吃一些核桃、芝麻、花生等坚果,以补充植物性脂肪。
注意事项二: 天气干燥谨防上火
(1)春天多风,天气干燥,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除了日常饮水外,还可以给1岁以上的宝宝适当喝一些蜂蜜水,既可清肺又可润肠。
(2)另外,还要注意尽量少让宝宝吃膨化食品和巧克力,以免上火;荔枝、橘子等温性水果也不易食用过多。
注意事项三: 过敏宝宝慎选食物
春季宝宝易发过敏,所以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那些过敏体质的宝宝更要小心食用海鲜、鱼虾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3宝宝日常护理注意别进入这些误区
1、感冒就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认为一感冒就要用抗生素,其实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早期病毒感染后,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2、发热一定不能捂
老一辈认为,感冒了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然而不少年轻人却不赞同,认为一定不能捂。其实不然,稍微捂一捂是可以的。比如说给宝宝多喝些白开水,给他多穿点衣服,温度高些反而有助于发汗。但需要注意,如果宝宝本身体温达到39oC以上,而且宝宝以往有高热惊厥史,最好不要捂,尽量以少穿衣、温水浴等物理散热为主,避免让宝宝吹风。
3、感冒好了要补一补
宝宝感冒后一般胃口会变差,不想吃东西,当感冒好了之后会比较有胃口,这时家长就会想着给宝宝补一补身体。但专家表示,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中医里有“食复”之说,意思是如果饮食不当,疾病即使治好了也会复发。感冒之后,如果给宝宝吃大鱼大肉,水果等油腻生冷的食物,加重了本就娇弱的肠胃负担,导致人体机能下降,感冒容易复发。
4宝宝不吃奶怎么回事
1、厌奶期:婴儿的厌奶期通常发生在3—6个月,由于原因仍不明,因此通常遇到了厌奶状况,爸妈需要特别注意宝宝的饮食状况,避免造成生长发育不良的状况。若宝宝厌奶状况严重到影响其健康,亦可请医生开立药物,帮助宝宝的肠胃蠕动、增加食欲。
2、胀气:胀气的原因除了奶制品原本就容易造成胀气现象外,胀气的原因也可能来自于喝奶的过程中,因奶瓶孔过大或是姿势不正确,导致吸入过多空气,致使宝宝产生胀气的不适感,在经由按摩或是阻却导致胀气的原因,宝宝的厌奶症状即可获得改善。
3、后天疾病:有时候宝宝的食欲不振是因为疾病导致的,例如感冒、肠胃炎,或者是宝宝有过敏体质,都可能致使其食欲受到影响,这种状况会随着疾病好转而逐渐获得改善,只需注意生病时期应把握清淡饮食的原则。
4、先天疾病:部分先天性疾病如心脏病、海洋性贫血…等,都有可能会造成宝宝食欲不佳的情况。
5、心理因素:有时候宝宝的厌奶的原因,来自于心理因素,例如进食时间不规律、妈妈会用打骂的方式督促他吃饭…等状况,都可能会让宝宝排斥吃奶。
5中国儿童肥胖或与双酚A暴露有关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肥胖流行”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环境致肥胖因子”领域的研究迅速兴起。其中,双酚A摄入过多导致肥胖流行的观点引起国际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然而,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十分缺乏,证据和作用机制一直没有查明。日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周颖领衔的课题组以尿中双酚A作为生物标志物,对上海市的259名8岁至15岁学龄儿童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尿中“双酚A”浓度与儿童体重指数值呈正相关,即“双酚A”浓度愈高,其肥胖程度愈高。这是国内首次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开展“双酚A”促进肥胖效应的研究。这一结果表明,双酚A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或将为我国未来制定儿童肥胖流行的防控策略提供新思路。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刊发于美国《环境卫生》杂志,被评为年度高访问论文。
双酚A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化学物质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多被用于制造奶瓶、幼儿用吸口杯和食品饮料罐内侧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