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肿瘤科

肉瘤的疗法

纤维肉瘤在口腔颌面部肉瘤中较为多见,是来源于口腔面部纤维母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自颌骨骨膜、牙周膜及口腔软组织内的结缔组织,如唇、颊、舌等部,偶亦发生于颌骨内,多见于下颌骨前联合,下颌角及髁状突等处,此外,上颌后部及上颌窦亦有发生,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肉瘤的疗法 肉瘤的临床表现 肉瘤的诊断 肉瘤的误区 肉瘤的治疗

1肉瘤的疗法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   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   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   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2肉瘤的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肿块表面灼热,生长迅速,但亦有部分早期生长较缓慢,侵蚀骨组织时,X片可见虫蚀状溶骨表现。

  2.临床大多表现为膨大肿块,常伴疼痛和局部皮肤麻木,增大肿块在面部皮肤时,可清晰见到怒张血管和表面充血,发生于口腔及颌骨表面者,呈球形或分叶状,表现紫红色,常有溃烂,出血,侵入邻近组织可引起骨质破坏及牙松动脱落。

3肉瘤的诊断

  诊断依据

  1.发生于青壮年,肿块表面灼热,生长迅速,侵蚀骨组织时,X线片可见虫蚀状溶骨表现。

  2.伴疼痛和局部皮肤麻木的增大肿块,发生在面部皮肤时,可清晰见到怒张血管和表面充血,发生于口腔及颌骨表面者,呈球形或分叶状,表面紫红色,常有溃烂,出血及牙松动脱落。

  3.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4肉瘤的误区

  1、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做“小手术”或切开活检,会使患者丧失保肢手术和长期生存的机会。

  2、不正规的化疗更容易诱发化疗耐药,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导致治疗失败。

  3、手术后适当地应用中医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能达到调血理气、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局部中药外敷和内服中药作为“包治”手段,只能延误治疗时机,最终发生肺转移而死亡。

5肉瘤的治疗

  1、首选外科手术,载肢或根治术是最常用方法,但疗效仍不理想,仍有约50%的病人死亡,部分切除疗效也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均倾向保留肢体局部大部分切除再进行化放疗。

  2、化疗:可行术前和术后化疗但有效率均不高,且付作用大。

  3、局部放疗:对一些肉瘤患者也可选择性进行放疗,但有效率低,一但肺部转移疗效更差。

  4、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对肉瘤的治疗会有显著疗效,不少曾被判处死刑的病人经中医辨证施治后有的可延长命,有的甚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