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免疫科 >痛风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半边莲,又名为:急解索、细米草、半边花、水仙花草、镰么仔草等,拉丁学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桔梗目、桔梗科、半边莲属多年生小草本植物,高约20cm。那么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

目录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半边莲的形态特征 半边莲的主要价值 半边莲简介 食用半边莲的注意事项

1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半边莲的功效:

  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半边莲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半边莲的作用是治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扁桃体炎、温疹、足癣、跌打损伤,半边莲别名有半边花、箭豆草、顺风旗、单片芽、急解索、蛇利草、细米草、蛇舌草、鱼尾花、半边菊、半边旗、奶儿草、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金鸡舌、片花莲、偏莲、瓜仁草、蛇啄草、长虫草,半边莲用药禁忌是嘘症忌用半边莲。

  药名:半边莲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渗湿利尿药

  科属分类:桔梗科。

  别名:急解索、蛇利草、细米草、蛇舌草、鱼尾花、半边菊、半边旗、奶儿草、半边花、箭豆草、顺风旗、单片芽、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金鸡舌、片花莲、偏莲、瓜仁草、蛇啄草、长虫草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扁桃体炎;温疹;足癣;跌打损伤;湿热黄疸;阑尾炎;肠炎;肾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调涂。

  来源: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

  半边莲的作用: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半边莲主治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扁桃体炎;湿疹;足癣;跌打损伤;湿热黄疸;阑尾炎;肠炎;肾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

  1、半边莲治寒齁气喘及疟疾寒热:半边莲、雄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 (《寿域神方》)

  2、半边莲治由血防846或链霉素引起的眩晕等:半边莲一两,配墨旱莲、白芷、车前草、女贞子、紫花地丁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3、半边莲治毒蛇咬伤:

  方一:鲜半边莲一、二两,捣烂绞汁,加甜酒一两调服,服后盖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两次。并用捣烂的鲜半边莲敷于伤口周围。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方二:半边莲浸烧酒搽之。 (《岭南草药志》)

  4、半边莲治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水肿:半边莲一至二两,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5、半边莲治疔疮,一切阳性肿毒:鲜半边莲适量,加食盐数粒同捣烂,敷患处,有黄水渗出,渐愈。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6、半边莲治急性中耳炎:半边莲擂烂绞汁,和酒少许滴耳。 (《岭南草药志》)

  7、半边莲治乳腺炎: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患处。 (《福建中草药》)

  8、半边莲治盲肠炎:半边莲八两,加双料酒适量,捣烂水煎,一日五次分服,渣再和入米酒少许,外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9、半边莲治无名肿毒:半边莲叶捣烂加酒敷患处。 (《岭南草药志》)

  10、半边莲治痢疾:生半边莲二两,水煎和黄糖服。(《岭南草药志》)

2半边莲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细弱,匍匐,节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厘米,无毛。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长8-25厘米,宽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或顶部有明显的锯齿,无毛。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花梗细,长1.2-2.5 (3.5) 厘米,基部有长约1毫米的小苞片2枚、1枚或者没有,小苞片无毛;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细而与花梗无明显区分,长3-5毫米,无毛,裂片披针形。

  约与萼筒等长,全缘或下部有1对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10-15毫米,背面裂至基部,喉部以下生白色柔毛,裂片全部平展于下方,呈一个平面,2侧裂片披针形,较长,中间3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较短;雄蕊长约8毫米,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未连合部分的花丝侧面生柔毛,花药管长约2毫米,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蒴果倒锥状,长约6毫米。种子椭圆状,稍扁压,近肉色。花果期5-10月。

3半边莲的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全草入药,具备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等。药书有记载

  《纲目》:"治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5]

  《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岭南采药录》:"治鱼口便毒,跌打伤瘀痛,恶疮,火疮,捣敷之。"

  《中国药植志》:"治血吸虫病腹水。"《福建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南宁市药物志》:"消肿解毒。治疳积和疔疮初起。"

  《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头晕。"

  治疗用途

  ①治寒齁气喘及疟疾寒热:半边莲、雄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寿域神方》)

  ②治毒蛇咬伤:一半边莲浸烧酒搽之。(《岭南草药志》)二鲜半边莲一、二两,捣烂绞汁,加甜酒一两调服,服后盖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两次。并用捣烂的鲜半边莲敷于伤口周围。(《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③治疔疮,一切阳性肿毒:鲜半边莲适量,加食盐数粒同捣烂,敷患处,有黄水渗出,渐愈。(《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④治乳腺炎: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⑤治无名肿毒:半边莲叶捣烂加酒敷患处。(《岭南草药志》)⑥治喉蛾:鲜半边莲如鸡蛋大一团,放在瓷碗内,加好烧酒三两,同擂极烂,绞取药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约一、二十分钟吐出。

  ⑦治时行赤眼或起星翳:一鲜半边莲,洗净,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时换一次。二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眼皮上,用纱布盖护,一日换药两次。

  ⑧治跌打扭伤肿痛:半边莲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过滤,将渣加水三厅再煎成一半,然后将两次滤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浓缩成一斤,装瓶备用。用时以药棉放在药液中浸透,取出贴于患处。

4半边莲简介

  半边莲,(学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英文名: (HERBA LOBELIAE CHINENSIS)属桔梗科半边莲属。又名为:急解索、细米草、半边花、水仙花草、镰么仔草等,为桔梗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高约20cm。茎为圆形状,全株光滑无毛,呈平卧,长约5~15cm。叶互生无柄狭窄、全缘或有疏齿、呈披针形或条长形。气味:辛、平、无毒。花瓣5片类如莲花瓣,长8~10mm,因花瓣均偏向一侧而得名。果实倒锥状。花期在5月至8月、果期在8月至10月。[1] 全草入药,具备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能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等。生于水田边、沟旁、路边等潮湿之地。产于华东、华南、西南、中南各地,近年来北方草坪见有逸生。

  喜潮湿环境,稍耐轻湿干旱,耐寒,可在田间自然越冬,野生于田埂、草地、沟边、溪边潮湿处。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松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合适。

5食用半边莲的注意事项

  半边莲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1、《纲目》:"治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2、《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

  3、"治鱼口便毒,跌打伤瘀痛,恶疮,火疮,捣敷之。"

  4、"治血吸虫病腹水。"

  5、"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6、"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7、"消肿解毒。治疳积和疔疮初起。"

  8、"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头晕。"

  9、清热解毒:①用于毒蛇、蜈蚣咬伤或蜂、蝎蜇伤,可鲜品120克捣烂加米酒或开水冲服取汗,日服l次,重者可日服2次,外用鲜草捣成泥加盐少许敷伤口处。②用于痈肿疔毒,可用鲜品加盐少许捣烂外敷,中耳炎者也可用鲜品压汁过滤加白酒滴耳。③用于各类肿瘤,常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同用。

  10、利水消肿:用于肝硬化腹水及肾病水肿,皆可配药用,对湿疹、湿脚气亦可用鲜品或干品煎水,用纱布浸汁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