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免疫科 >雷诺氏病

什么是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手足血管痉挛性疾病,又称血管痉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称雷诺氏综合征。原发性以对称性肢端间歇苍白、紫绀、潮性、男性较少,男女比为1:10,以20-30岁常见,在寒冷季节、神经过敏、情志激动时易发生本病。

目录 雷诺氏病致病原因 什么是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治疗 雷诺氏病鉴别诊断 雷诺氏病注意事项

1雷诺氏病致病原因

  雷诺氏病(雷诺氏综合症)主要为肢端小动脉的痉挛,其原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2、血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

  3、病情常在月经期加重,妊娠期减轻,因此有人认为与内分泌有关;

  4、肢体小动脉本身的缺陷,对正常生理现象表现出过度反应所致;

  5、也有人认为,初期是肢端小动脉对寒冷有过度反应,其后由于长期的血管痉挛,使动脉内膜增生、血流不畅,若再有使肢端小动脉血流减少的各种生理因素,即可作用于病变动脉而引起发作;

  6、患者常有家族史,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

  7、免疫和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乙型肝炎抗原所致的血管炎、药物所致的血管炎以及Sjogren综合征等;

  8、阻塞性动脉病变,如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栓塞性脉管炎等;

  9、物理因素,如震动性损伤、直接的动脉创伤、寒冷损伤等;

  10、某些药物所致,如麦角、铅、铊、砷等中毒,聚氯乙烯,β-阻滞剂,细胞毒药物,避孕药等;

  11、影响神经血管机制的因素如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拐杖使用不当压迫腋部,肿瘤压迫臂丛和锁骨下血管,颈椎炎或髓核破裂,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或脊髓痨等;

  12、血液中冷凝集素增多或冷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

  13、有些与偏头痛和变异性心绞痛有关。

2什么是雷诺氏病

  什么是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手足血管痉挛性疾病,又称血管痉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称雷诺氏综合征。原发性以对称性肢端间歇苍白、紫绀、潮性、男性较少,男女比为1:10,以20-30岁常见,在寒冷季节、神经过敏、情志激动时易发生本病。

  中医治疗雷诺氏病:

  辩证施治:运用中医的腑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根据理法方药来治疗每一个病证。

  就雷诺氏病而言,中医根本四病因,提出以下四个治疗原则。

  (1)气虚血瘀

  主证:气短乏力,四肢不温,皮色淡白时变紫红,麻木,局部加温,柔擦,弹动上会可停止发作。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涩。

  兼证:发育迟缓,体质消瘦,男子有梦遗,女子经闭,带下,腰酸懒言,指尖可溃烂,皮肤硬化。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补阴还五汤加减

  (2)气滞血瘀

  主证:对称性肢端皮色变白,继而紫绀,针刺样疼痛,持续数分钟皮色转为潮红,烧灼样刺痛,然后变为正常皮肤极。舌质紫暗,苔白腻。脉象沉涩。甲床紫暗。

  兼证:性情急燥,易怒抑郁,两胁胀满,四肢末端时冷时热,发作后脉象沉玄。

  治法:疏气活血开肝化淤。

  方药:丹参饮加减

  (3)寒客血脉

  主证:寒冷天气肢端感受寒凉后发作,皮色苍白,继而紫、麻木、疼痛,四肢末梢得暖后肤色转白变紫,得温转潮红。疼痛开始消失。舌质淡胖,苔白,脉象沉迟。

  兼证:喜温畏冷,遇寒易发,得热则止,夏季轻,冬季重,皮温降低,易患腹泻,脘腹疼痛。发作后脉象沉缓。

  治法:温经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减

  (4)脾胃虚弱

  主证:食少,面黄肌瘦,时有手指对称性发白变紫红,麻木肿胀,乏力,劳累易发,皮肤萎缩增原,指(趾)消瘦。舌苔薄白。舌质淡。脉象沉弱。

  兼证:饮食不节,偏食偏饮,脘腹胀满,大便溏泻,懒言少语,头晕喜卧,四肢胀,右有浮肿,心慌气短,消瘦。

  治法:健脾养胃清阳

  方药:清阳汤加减

3雷诺氏病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组。1、缺盆;2、照海、三阴交。

  配穴:分组。1、手三里、内关、小海、十宣;2、环跳、阳陵泉、足十宣。

  足十宣穴位置:两足十趾尖端,距趾甲0.1寸处。

  (二)治法

  主穴与配穴之第1组用于上肢病变,其中拇食指病重者加手三里,中指重者加内关,无名指、小指重者加小海。主穴与配穴之第2组用于下肢病变。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酌取。缺盆穴,用1寸针直刺,得气后作小幅度雀啄法提插,不留针,此穴要注意进针方向及深度,以免引起气胸。手足十宣穴,用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深刺,反复提插探寻,使针感放射至手指尖或足趾尖。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8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1年内未发;显效:冬季遇寒而少有复发(趾或指变色和疼痛)。

  共治31例,痊愈21例(67.8%),显效10例(32.2%),其总有效率为100%[5]。

  针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组。1、尺泽、合谷;2、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海、关元。

  (二)治法

  主穴针剌 ,1组用于上肢,2组用于下组。尺泽、三阴交施先泻后补法。合谷、足三里施烧山火手法,具体操作如下:右手持1.5~2寸针,左手食指紧按穴区,针剌至得气后,一次插入所需深度。拇指向前反复捻转至针下沉紧,连续慢提重插,倘热生,出针,急闭其穴。会感 迟钝者可配合震刮术。有热感后,针尖朝向病变处,反复探寻,促使针感放散至病所。以上四穴均不留针。出针后,配穴用艾条温和灸30分钟。每是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评价;共治33例,结果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7]。

  针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极泉、臂中、阳池、三阴交。

  配穴:体虚加关元、足三里;心情抑郁加太冲、合谷。

  臂中穴位置:肘横纹与腕横纹中点连线的中点。


4雷诺氏病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其他以皮肤颜色改变为特征的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相鉴别。

  一手足发绀症 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血管痉挛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手足皮肤呈对称性均匀紫绀。寒冷可使症状加重。常伴有皮肤划痕症或手足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其病理改变是肢端小动脉持续性痉挛及毛细血管和静脉曲张,需与雷诺综合征鉴别。手足发绀症患者无典型的皮肤颜色改变,绀紫范围较广泛,累及整个手和足,甚至可涉及整个肢体。紫绀持续时间较长。寒冷虽可使症状加重,但在温暖环境中常不能使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情绪激素和精神紧张一般不诱发本病。

  二网状青斑 多为女性,因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和静脉无张力性扩张。皮肤呈持续性网状或斑点状紫绀。病变多发生于下肢,偶可累及上肢、躯干和面部。患肢常伴发冷、麻木和感觉异常。寒冷或肢体下垂时青斑明显。在温暖环境中或抬高患肢后,斑纹减轻或消失。临床上可分为大理石样皮斑、特发性网状紫斑及症状性网状青斑三种类型。

  三红斑性肢痛平 病因尚不清楚。病理变化为肢端对称性、陈发性血管扩张。多见于青年女性。起病急骤,两足同时发病,偶可累及双手。呈对称性阵发性严重灼痛。当足部温度超过临界温度(约33~34℃)时,如足部在温暖的被褥内,疼痛即可发作,多为烧灼样,也可为刺痛或胀痛。肢体下垂、站立,运动时均可诱发疼痛发作,抬高患肢、休息或将足部露在被褥外,疼痛可缓解。症状发作时,足部皮色呈潮红充血,皮温升高伴出汗,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增强。根据本现特征,易与雷诺综合征相似。少数红斑性肢痛症可继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糖尿病等。

5雷诺氏病注意事项

  1、注意避免冷冻,保持全身及四肢暖和

  2、日常生活中可饮少量酒类饮料,有利于扩张血管,减轻病症。但必须戒烟,吸烟能使血管收缩,加重病情。平时要细心保护手指,以免受损伤

  3、保持心情舒畅。疾病属良性,不会引起残废。

  4、根据医嘱服用扩血管药物。

  总之,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四肢局部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中,保持病室温度在72-74F之间。避免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及受体阻滞剂,避免创伤,积极鼓励戒烟,避免刺激性饮食,同时积极治疗引起血管损伤的各种疾病。

  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讲明精神因素与本病的关系,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观察指(趾)端皮肤状况及血液循环,当患者出现指(趾)端皮肤苍白、疼痛及麻木等症状时,可予温水浸泡,加强按摩,必要时可在(趾)端局部涂以硝酸甘油软膏,每次保留1小时后擦干。积极治疗引起雷诺氏现象的各种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