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运动可以长高,是无数矮个子孩子及其家长想要了解的问题,不少家长反映,因为孩子个子小,在学校里受尽嘲讽,导致孩子自信心下降,成绩下滑。那么不同阶段孩子做什么运动可以长高呢?
目录
1宝宝长高妈妈常有这三个疑问
标准的足月宝宝身高平均在49-51厘米,通常男孩较女孩长一些,但只要达到46厘米就是正常了,也有足月儿身高52厘米以上的。
出生时身高46厘米的宝宝并不意味着成年后肯定偏矮,出生身高52厘米的宝宝成年后也未必肯定是大个子,因为宝宝出生时的身高与孕妈妈的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孕产次数,孕妈妈体格和骨盆大小、状况和精神状态等。所以通常认为宝宝出生时身高与将来成人后的身高关系不明显。
Q2、0-3岁宝宝的身高增长有何规律?
虽然宝宝的生长发育是连续过程,但生长速度有阶段性差异,具体规律是:
・新生儿(出生-28天):
身高大约增长4厘米。
・婴儿(1个月-1岁):
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第2-3个月,每月增加3-4厘米;第4-6个月每月增加2.5厘米;第7个月以后,每月增加1-1.5厘米,全年身长总增长约25-28厘米。
・幼儿(1-3岁):
其中1-2岁一年中身长增长10~12厘米。2-3岁身长每年增加5-8厘米。
爸妈可以对照以上数值,看看宝宝身高增加速度是否符合这样的规律,如果1-2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10厘米,2-3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5厘米,就提示宝宝长慢了;如果1-2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8厘米,2-3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4厘米,应请保健,寻找原因。
Q3、从宝宝2-3岁的身高能预测成人后的身高吗?
传统的预测宝宝身高的方法有多种,大多数爸妈都了解。近年,国外有发现,从宝宝2~3岁身高可以粗略测算成人后的身高,值得借鉴。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公式1:
女孩(厘米)=0.545H2+0.544A+25.63
男孩(厘米)=0.545H2+0.544A+37.69
(注:H2为2岁时的身高,A为(父身高+母身高)/2)
・公式2:
女孩(厘米)=1.29×H3+42.3
男孩(厘米)=1.27×H3+54.9(注:H3为3岁时身高实测值)
2生完孩子后到底还能长高吗
前不久一个27岁的女士在网上激动地发帖称,自己不知不觉长高了3厘米。接下来的跟帖很快超过5页,不过大部分竟是新妈妈汇报自己生产前后身高的变化。
网友“猪猪可爱呢”说自己怀孕后长高了3厘米,生过孩子,身高并没缩回去,“难道这就是二次发育吗?”接下来的跟帖有很多都是像她这样的新妈妈,均称因为怀孕而长高了2厘米或者3厘米。
小编观点:
这些妈妈们生完孩子后长高,其实不是由生孩子带来的。经过小编的严格科学考证,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身高只与骨骺闭合及生长激素有关。如果骨骺已经闭合了,那么体内的其他刺激都不会导致再长高。
女孩子发育得早,骨骺闭合得也早,一般18-20岁就闭合了,有极少数依然打开的,在营养等因素的刺激下,有可能再长高,27岁的这位女士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对于众多新妈妈身高的变化,小编认为可能也存在测量差异,比如早上和晚上,或者穿鞋与赤脚,测量者可能忽视了这些因素。
而对于那些不幸地,生完宝宝反而变矮的妈妈,小编认为是妈妈们孕期缺钙导致骨密度疏松,引起骨头缩短。
3警惕阻碍孩子长高的9种情况
总结下来,以下9种情况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身高偏矮的问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4、与同龄孩子比身高较矮。
5、性发育过早或过迟发育。
6、肥胖儿。
7、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
8、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药、增强免疫药、糖皮质激素、补肾益气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
9、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长得慢也是病,他们要么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要么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殊不知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治疗,甚至适得其反。希望家长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常识。
掌握孩子生长情况
首先是观察。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周围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长得慢、个头矮,就应尽早找医生咨询,通过孩子的生长量表,了解孩子是平均身高还是偏矮身高。
其次是记录孩子的生长速率。如果孩子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每年生长的高度不到5厘米,应该就医咨询。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家长应该记录孩子每年长多少。如果没有测量,孩子的裤子几年都穿不短,肯定也有问题。
第三是注意孩子的性发育。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的孩子会伴有骨龄提前,可能导致“高小孩”、“矮大人”现象。现实中不少孩子在小学时身高比同龄孩子高,身材也壮,家长从没想过孩子会有身高问题。但到了初中或高中孩子生长速率逐渐下降,在班里排队越来越靠前,如果那时再来就医,孩子的骨骺可能就已经闭合或接近闭合了。也就是说,孩子就医时不理想的身高,可能就是他的终身高度了。
生理年龄与时间年龄不一致
许多家长会问,不是说男孩子骨龄18岁、女孩子16岁才闭合吗?为什么他们的男孩子才十四五岁、女孩子才十二三岁或更小,生长就完全停止了呢?有些家长甚至还在等待“二十三蹿一蹿”呢!在这里我们提到的孩子骨骺闭合是指生理年龄,而家长说的年龄是时间年龄。正常人的骨龄可以和时间年龄相差1到2岁。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的孩子的骨龄,则很可能会超过这个范围。这时如果让孩子与他的同龄孩子比个头,就会显得身材较高。
而实际上,他应该和与他提前的骨龄同岁的孩子比较,并依据此数据预测孩子的终身高范围,这样就会及早发现孩子的身高度异常。家长应该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密切注意孩子青春发育迹象,特别是孩子出现生长加速时,应该注意是否开始性发育了、性发育的时间是否过早。如果女孩8岁前开始乳房发育,男孩9岁以前开始睾丸发育,都叫性早熟。
了解孩子的发育标志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什么是孩子的发育标志,往往误以为女孩子乳房高出胸部平面才叫发育。其实孩子开始发育时,乳房外观是平坦的,触摸可有触痛及皮下可及一个很小的硬核。男孩子的性发育开始时间经常被家长忽略,很多家长以为变声和遗精才是性发育,事实上那已经到发育的高峰期了。正常男孩子的性发育通常是从睾丸变大开始的,医学上把睾丸由4毫升增长到5毫升作为男性正常性发育开始的标志。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内分泌科医生咨询。
3大方法帮助孩子长高
虽然说身高约有70%受制于遗传因素,但是只要能有效掌握30%的后天因素,那么要改变身高也不是天方夜谭,这就需要从饮食、运动、睡眠这3大方面入手。
晚上10点就睡觉
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的时间是深夜11点至半夜4点,如果能在这一时间段内熟睡,将有助于身高发育。由于幼儿进入睡眠状态大约需要30分钟,所以平时尽量让幼儿在晚上10点上床睡觉,这样才能在深夜11点左右进入熟睡状态。
多做跳跃、伸展运动
运动时会拉扯关节,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多做跳跃性运动如打篮球、跳绳等,以及那些帮助伸展身体的运动小游戏,都有助于幼儿长高。
少吃甜食
如果体内糖分过高,将导致生长激素分泌降低。因此,尽量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甜食,包括糖果、饮料等。除此之外,每天早晚要各喝1杯牛奶(每杯在240~500毫升之间,依幼儿情况而定),让孩子多补充蛋白质。如果担心牛奶的糖分过高,也可用无糖豆浆取代。
TIPS:长得快也要留意
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问题,导致发育年龄提前,那么小时候看起来确实比同龄孩子要高大一些。然而一旦性特征出现,也会提前结束发育期,最后又会比其他同龄孩子长得矮。所以,一旦确认孩子有早熟问题,可通过施打激素针来抑制过快生长。
女孩的性早熟特征先是乳房增大并有触痛感,然后是阴道分泌物增加,最后是阴道不规则出血,并逐渐过渡为月经。而男孩的性早熟特征则是睾丸增大、阴茎变长,随后出现喉结或声音改变,甚至开始遗精。
4孩子长高必须关注的四个事实
事实一:遗传主“大局”
讨论:哪些因素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
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
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次生长高峰——婴儿期和青春前期。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两大类。其中,遗传因素占70%~80%,非外力所能改变。也就是说,如果父母都不高大,孩子将来一般也不会很高大。而后天因素则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避免营养不良、营养过剩、精神压力、睡眠不足、运动过少、体弱多病等不利于长高的因素,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身高。
父母都高,孩子却很矮,应引起重视。
如果父母都不矮,孩子却很矮小,通常是一种疾病“信号”。很多疾病可以引起孩子身材矮小,常见的有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全身性疾病(如肾病等)引起的营养不良、代谢性骨病、骨骺损伤、骨发育不良等。这些孩子必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盲目进补或吃药是有害无益的。目前,国内很多大医院都可以检测生长激素水平,若已经证实孩子的矮小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则需要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生长激素,以获得最佳疗效。需要提醒的是,生长激素分泌呈脉冲式,通常要连续检测几次,才能得到准确结果。
事实二:潜能定“终身”
讨论:我的孩子将来能长多高?
测身高、看趋势。
一种是遗传靶身高,根据父母的身高粗略计算由遗传背景所决定的孩子的最终身高。具体地说,就是取父母身高的平均值,加6。5厘米用于估计男孩的身高,减6。5厘米用于估计女的孩身高。这种预测方法不十分精确,仅作参考。
另一种是预测成年身高,根据身高、年龄和骨龄来预测最终身高。具体地说,就是每年测量身高、拍摄骨龄片,将两者与年龄结合起来,通过特定的方法计算出孩子的预测身高。这种方法不仅能看出孩子的生长速率(每年长多少),还能动态观察孩子骨骼生长潜能的变化,从中判断预测身高趋势。若“趋势”越来越好(比如,前年预测身高为1。58米,去年预测身高为1。60米,今年预测身高为1。63米),说明孩子有长高潜力,即使现在不是太高,但也不必过分担心。但若“趋势”越来越差,呈逐年下降趋势(如1。58米→1。55米→1。53米),则说明孩子的生长潜能小,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矮小的发生。
骨骺决定长高潜能。
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骨骺是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心,通过不断骨化来增加骨的长度,人的身高也随着增加。到了青春发育后期,骨骺与长骨的干骺端逐渐融合,骨骼生长日趋缓慢。过了青春发育期,骨骺与干骺端完全融合,骨骺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长的空间,身高也就不会再增加。很多成年人不顾自身的具体情况(骨骺是否已经闭合),寄希望于通过服用增高药品或保健品使自己长高。殊不知,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使骨骺已经闭合的人继续长高。若想了解自己是否还有长高的可能,去医院拍一张骨骺片即可。若骨骺已经闭合,则无论用什么药、吃什么保健品,都不可能再长高了。
事实三:个矮有标准
讨论:我的孩子算不算矮小?
判断矮小有严格的标准,不能凭感觉。
临床上,诊断矮小症有严格的标准,即身高必须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P3)或负2个标准差(-2SD),具体数值请参见正常儿童身高标准曲线表。家长们若发现自己孩子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负2个标准差以下或明显偏矮,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做相应检查,寻找导致孩子矮小的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切莫抱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孩子到青春期会“蹿长”、给孩子多补些营养就会长等,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特别是那些从小身高、体重就“不达标”的孩子,家长更应提高警惕,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监测生长情况。
更多孩子属偏矮。
有调查显示,在北京400万适龄儿童中,10%属身材偏矮。究其原因,可能与很多孩子钟情于洋快餐、碳酸饮料,进食过多激素类食品或保健品,以及过度肥胖等因素促使发育期提前,甚至性早熟,从而导致骨骼生长发育期缩短、骨骺提早闭合有关。此外,学习压力大,睡眠、运动严重不足,也是重要的影响身高增长的因素。
家长们可参照以下3种简单方法来判断孩子是否属于偏矮:①孩子始终比同班小朋友矮半个头;②长得慢,一条裤子可以穿两三年;③根据2~10岁儿童平均身高计算公式——年龄×7+70(厘米),若发现孩子的身高低于平均身高5~10厘米,则属偏矮。
事实四:长高靠“自己”
讨论:药物能帮助长高吗?
药物可帮助部分孩子长高。
一般地说,矮小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前尚不能明确病因的特发性矮小(约占矮小症的60%~80%),患儿无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性疾病或染色体异常,出生体重正常,生长激素分泌正常;一类是各种疾病导致的身材矮小(20%~40%),如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后者因病因明确,诊治起来比较方便,如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可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如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补充甲状腺素后,即可长高。过去,医学界不主张对特发性矮小患者采取药物干预措施,绝大多数患儿不得不接受“终身矮小”的事实。但新近的观点认为,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2。25个标准差的特发性矮小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加快生长速率,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最终身高。需要提醒的是,生长激素的应用有着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且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做好定期随访工作。
营养、运动和睡眠是最好的“长高药”。
充足、均衡的营养是保证儿童茁壮成长的关键。除蛋白质等供能物质外,与“长高”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维生素D和钙了。当然,骨的形成还需要其他元素的参与,如磷、维生素A、维生素C、铁等。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都会影响身高。家长们应当为孩子提供高全面、均衡的饮食,督促孩子改掉偏食、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尽量让孩子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不宜给孩子服用过多保健品。特别是含有激素成分的蜂王浆、人参等,应当绝对禁止。
体育锻炼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加速骨骼中矿物质的代谢,刺激长骨生长。由于阳光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盐的利用,因此户外运动更有利于长高。儿童的肌肉系统十分娇嫩,可选择跳皮筋、跳绳、跑步等低强度运动。青少年可选择引体向上、投掷、跑步、跳高、跳远等运动,通过牵伸肌肉和韧带,促进下肢和脊柱的生长。当然,对骨骼有压迫、不利于长高的运动,如举重等,应尽量避免。
研究显示,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因此,家长们想要孩子长得快、长得高,就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较高的睡眠质量。
5春季做到三点可长高
有人认为,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宝宝一年当中长高的最佳时期。为什么春季适宜儿童生长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儿科医生表示,冬季寒冷,日照时间短,紫外线少,孩子不容易长个头。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季,日照充裕,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很高,孩子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的“洗礼”,对长高帮助很大。
生长分时期春季孩子长得快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一年的不同季节,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同的,生长最快的月份是5月,平均生长7.3毫米,其他季节平均长幅为3.3毫米。“除了一年内生长速度不同,对于宝宝自身来说,每个年龄段生长速度也是不同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张罡说。孩子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约增长20-25厘米;1-3岁时,孩子平均每年约增长8-10厘米,至1岁时,身高大约在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3岁后,孩子的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青春期时,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可长15-25厘米。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利用规律父母做好准备工作
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每月平均长幅都不一样。了解了这个规律,父母们就可以利用已经来临的春天,为孩子的快速生长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张医生介绍,此时要让孩子长得好,必须要抓住以下三点:
均衡饮食:孩子要长高,营养必须跟得上。但营养饮食不是指大鱼大肉,而是要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这七大营养素要保证,具体来说,就是米饭、肉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每日饮食品种多样,不要偏食。
充足睡眠:睡眠对孩子身高增长起着关键作用。一般说来,3至6岁儿童每天睡10至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至10小时,高中生8至9小时,对保证孩子正常生长十分有利。要让孩子睡得够,睡得好,每晚最好在10时左右上床,11时前睡着,保证在深夜2时到4时期间进入深睡眠。
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晒太阳,使紫外线帮助维生素D的转化,同时,适量运动能促进骨骼更好生长。即便学习任务繁重,每天还是要确保孩子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对儿童来说,户外跑、跳、蹦、踢球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不过不能太剧烈。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长高受先天遗传、后天营养、运动、睡眠、环境、疾病等因素影响。想要孩子科学地增高,必须尊重人类生长自然规律,即使要想达到身高上限也必须讲究科学,定期到生长发育医院检查,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让孩子不偏离正常的生长发育轨迹。更多关于日常保健的内容,推荐阅读:未满25岁的人必看:长高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