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料在发酵前各种成分都要打碎、磨细,晒3-4天,尤其是有的配方中加入畜禽粪类,若不经过充分日晒是不能使用的。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鸡腿菇菌害
一、培养料的处理。
培养料在发酵前各种成分都要打碎、磨细,晒3-4天,尤其是有的配方中加入畜禽粪类,若不经过充分日晒是不能使用的。建堆时首先把所需各种成分混合均匀,加水把含水量调至65-70%。建堆时堆宽12-15米,高 0.8-1.0米,自然成梯形纵向延长。在堆的腰部隔30-40厘米,用直径3-4厘米的木棍平行打两排洞。当料中心温度上升到60-65℃以上开始计时,24小时后翻堆,复堆后当料中心温度重新上升到60-65℃以上时,再经过24小时发酵结束,随后应重新调整培养料含水量60-65%。
ph 7.5~8。
二、栽培场地要施行轮作。
鸡腿菇收获完毕彻底清理床面,有条件的可施行一年以上轮作以减轻病虫危害。利用日光温室栽培鸡腿菇时,夏茬可种一茬玉米或大豆。如果春茬种植鸡腿菇后,紧连着种植秋茬,往往会引起鸡爪菌的大发生。
三、覆土处理要严格。
鸡腿菇不覆土不出菇。覆士要选择远离栽培场地从未种过鸡腿菇地块的土壤,最好是2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覆土要过筛加入1%石灰粉,每百公斤上喷施1000倍甲醛溶液5-1o公斤起堆,用塑膜压严闷24小时即可施用。
四、鸡爪菌及时防治。
“鸡爪菌”一旦在床面发生,要及时连带下面的培养基一块清除掉,放入塑料袋中带出棚外深埋。发生“鸡爪菌”的四周撒施生石灰粉。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7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700倍液喷雾。
2鸡腿菇的栽培
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已开始人工栽培,中国于80年代人工栽培成功。由于鸡腿菇袋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较高,易于栽培,特别适合中国农村种植。
种植规模迅猛扩大,已成为伞菌目中国大宗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鸡腿菇的子实体为中大型,群生,菇蕾期菌盖圆柱形,后期钟形。高7~20厘米,菌盖幼时近光滑,后有平伏的鳞片或表面有裂纹。幼嫩子实体的菌盖、菌肉、菌褶菌柄均白色,菌柄粗达1~2. 5厘米,上有菌环。
菌盖由圆柱形向钟形伸展时菌褶开始变色,由浅褐色直至黑色,子实体也随之变软变黑,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因此,栽培中采收必须适时,应在菌盖保持圆柱形并边缘紧包着菌柄,无肉眼可见的菌环的柱形期及时采收。
3鸡腿菇的采收
鸡腿菇子实体成熟的速度快,必须在蕾期、菌环尚未松动、钟形菌盖上出现反卷毛状鲜片时采收。如菌环已振动或已脱离菌柄时采收,则菌褶自溶流出黑褐色的孢子液而完全失去商品价值。气温超过18℃时,采摘要嫩一些。注意事项
(1)遮阳棚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可过高,中间部位最高95%,周边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即可。
(2)喷水保湿须多次、少量,尽量不使子实体上积聚水珠。(3)格土厚度以2厘米为宜,但若想产出大个头的金针菇,可覆土至4-5厘米。
(4)当自然风力较大时,可在风来的遮阳棚一边架设挡风草苫或塑料薄膜。3-4级风力时可不采取措施
4杏鲍菇和鸡腿菇怎么区分
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顶部,一个是平顶,一个是尖顶。
1、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鲍鱼的口感而得名。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 3cm,偏心生或侧生。
2、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是鸡腿蘑的俗称,因其形如鸡腿,肉质肉味似鸡丝而得名,是近年来人工开发的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品,被誉为“菌中新秀”。鸡腿菇的子实体为中大型,群生,菇蕾期菌盖圆柱形,后期钟形。高7~20厘米,菌盖幼时近光滑,后有平伏的鳞片或表面有裂纹。幼嫩子实体的菌盖、菌肉、菌褶菌柄均白色,菌柄粗达1~2. 5厘米,上有菌环。菌盖由圆柱形向钟形伸展时菌褶开始变色,由浅褐色直至黑色,子实体也随之变软变黑,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因此,栽培中采收必须适时,应在菌盖保持圆柱形并边缘紧包着菌柄,无肉眼可见的菌环的柱形期及时采收。
5鸡腿菇的功效与作用
1、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2、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
3、安神除烦: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4、降糖消渴: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5、其他功效:鸡腿蘑还是一种药用蕈菌,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进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鸡腿菇还含有抗癌活性物质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长期食用,对降低血糖浓度,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特别对治疗痔疮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