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甘草泡茶功效

灸甘草对很多人来讲还比较陌生,它实际上是一种中草药,具有一定的香气和甜味。对滋阴补肾,阴阳品横,气血双补有很强的作用,因此很多人为了平衡阴阳,长期大量的服用灸甘草。实际上,灸甘草也不能长期大量的服用,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虽然有很多,但吃太多也不利于健康,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灸甘草。

目录 甘草泡茶功效 甘草怎么吃 甘草的作用和使用禁忌 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的种植方法

1甘草泡茶功效

  灸甘草是利用甘草炮制加工而成,具有一定的香味,最重要的是它对人体健康的帮助很大,具有很强的功效和作用。那么,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了解。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因此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可以从炙甘草汤中来分析。综合历代医家看法,认为炙甘草汤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四点:

  1、阴阳并调,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

  2、补阴为主的功效,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指出“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清代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3、气血双补的功效和作用,以《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4、补血为主的功效,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

  现代研究,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炙甘草的毒副作用较小,但若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及血钾减少等症状并有脘腹胀满,纳呆等消化障碍。因此,偶尔泡一泡水喝可以,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上面已经详细为大家介绍了有关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对于需要服用灸甘草的人,一定要注意灸甘草的用法用量,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切不可私自大量的服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健康问题,服用任何其他食物也一样,要注意避免过量。

2甘草怎么吃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知道中医中药是大家非常信任的,因为中药的历史悠久,而且副作用小,所以大家有病时都非常依赖中药,甘草就是人们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于人体的健康有很多的好处,那么甘草究竟可以怎么吃呢,很多人都想知道,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甘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于人体的功效有很多,非常的有好处,所以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那么甘草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了解看看。

  甘草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开发力度的加大,甘草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加大,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家种甘草主产在甘肃的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白银一带。

  首先,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在我国,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喜干燥气候,耐寒,野生在干旱的钙质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质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高和涝洼地酸性土壤。土壤中性或微碱性为好。

  而且甘草功能主治是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知道,甘草泡水具有益气解毒,清热化痰的功效,而且效果还不错。那么,甘草怎么吃?

  甘草服用方法如配方用,就煎服。如单一味甘草,就每天开水泡3--5克服用即可。甘草的功效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甘草该怎么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甘草的作用是很大的,对于人体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治疗甘草,但是如果您需要治疗身体不适,还是要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

3甘草的作用和使用禁忌

  甘草,中药白搭可治疗许多常见病症。但是不注意,随意地乱用,安全的甘草也有危险的时刻。

  说起甘草,大家都不陌生。在中草药王国中,它被尊为君药,应用非常广泛。但须知,甘草毕竟也是一种药,它并非百无一害。有利亦有弊,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降低疗效,增加毒副作用。

  甘草常用于脾虚、肺虚、气虚、气虚血少的心动悸、脉结代,血虚、阴虚、阳虚者不能用。清 热泻火时,用于热在气分,热在营血不宜。攻下、逐瘀须缓峻者可用,逐水、逐瘀通络、凉血、止血不宜用。外感、咽喉不利尤佳,止咳化痰以及痹症、痈肿疮疡可用,对气逆呕呃、气郁、气滞、食积痞满、甘腻、湿阻中满及水肿者忌用。

  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呈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大量或长期服用甘草,会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症。

  在《方剂学》中,甘草的使用率为50%左右,而现实的中药处方中,甘草的使用率却达到了80%。可见,甘草随方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甘草配伍不当,会降低药物疗效。如甘草与黄连配伍,小檗碱苦味消失,配吴茱萸,降压作用消失等。

  此外,有时甘草在用量上也偏大。《中国药典》规定甘草的用量为1.5~9克,而处方中大部分用量为12~15克。甘草的用量应依病情变化、个体差异而定。单用稍大,久服宜小;补气宜轻,养阴要重;祛痰宜轻,解毒要重;调和药性宜轻,缓急止痛要重。但最大量不可超过30克。

  甘草还有生甘草和炙甘草之分,生甘草偏凉,见长于清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炙甘草偏补,补脾益气,缓急养心。二者不可代用。

  甘草甜素(GL)是传统中药甘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多年来一直倍受药学研究者的重视。近年国内外对甘草甜素及衍生物的药理研究又有了新发现,如其抗癌作用及抗乙肝病毒作用等。

  1、抗癌作用

  研究证实,CL对黄曲霉素B1和二乙基亚硝胺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发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GL在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致肝癌前病变发生过程中对DNA修复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GL使DNA修复功能接近正常水平,从而降低了二乙基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同时GL还可使肝癌前病变γ谷氨酸转肽酶阳性肝细胞增生灶减少。

  CL经酶促水解得到甘草次酸单萄糖醛酸甙,对多种原因诱发的小鼠皮肤癌、肺癌有抑制作用。用该成分做小鼠对二乙基亚硝胺促癌作用的抑制试验,结果对照组87。6%的小鼠形成肿瘤,给予本品的小鼠肿瘤形成率只有40%,表明本品可明显抑制肿瘤形成。

  体外人体肿瘤细胞实验也证实,GL及甘草次酸均有抑制肿瘤细胞生成的作用。尽管它们的作用弱于西药柔红霉素,但从不同的实验中可以发现18α-GL具有最强的药理活性,对HSB—2白血病细胞的抑制率达95%,G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18α——GL相似。研究者认为,其作用可能与肿瘤细胞的不同形成来源有关,并推测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类似五环三帖结构的化合物都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2、抗乙肝病毒作用

  GL抑制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细胞内穿过高尔基区运转,这种抑制发生在0-链糖化之后和被唾液修饰之前。GL处理的培养细胞导致HBsAg颗粒表面的性状变化,且与HBsAg唾液修饰障碍相对应。因GL阻碍了唾液酸的补充,其近期效果是乙肝病毒感染细胞的HBsAg分泌受到抑制,从而改善乙肝患者的肝功能障碍;其远期效果是由于对HBsAg颗粒上唾液酸的清除,原发性免疫增强,HBsAg的抗原性提高,最终改善对乙肝病毒的免疫状况。认为GL具有直接的抗乙肝病毒及对肝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另有研究证实,CL能激活大鼠肝脏葡萄糖酸化,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与膜成分发生反应或嵌入膜结构中,从而改变膜结构。用人肝胚细胞癌系HepG2检验GL对肿瘤坏死因子和脂肪酸合成酶介导的细胞调亡的影响。结果证实GL能部分防止肿瘤坏死因子和(或)放线菌素D诱导的HcpG2的调亡,尽管GL的保护机理不明确,但为甘草在慢性肝炎治疗中的降转氨酶作用提供了免疫学解释。

4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中医对于甘草的功效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老中医告诉我们,甘草具有很好的止痛以及解毒、清热、益气、止咳、祛痰等作用,同时调和诸药的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说,日常服用甘草可以很好的治疗身体倦怠、腹部以及四肢疼痛痉挛的情况,同时咳嗽痰多、脾胃虚弱还有心慌气短都可以服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甘草味甜,所以大量的独用会导致身体出现滋腻的情况,长期服用容易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导致身体内热,还有咳嗽痰多的情况。

  甘草片常见的服用方法就是泡水服用,他能够更好的扩大甘草本身的功效。

  除了直接冲泡甘草片之外,也可以和翻炒过的决明子、枸杞子以及白菊花按照一比一比一的药量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饮用,具有很好的保护双眼以及提神的作用。

  另外,也可以和红枣、麦芽等一起冲泡,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如果想要获得最大的效果,那么甘草片泡水喝最好当日冲泡当日喝完,避免甘草片等这些中药裸露时间过长出现氧化的情况,严重影响药效。

  中医方面认为甘草的主要作用就是补中益气,能够很好的治疗身体亏损、元阳不足以及脾气虚弱的情况。

  可以将甘草片和人参、黄芪等一起混合熬煮,制作成为补中益气汤还有升阳益胃汤等。另外,甘草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很好的治疗各种热度、溃疡以及痤疮等毛病。

  因为甘草味甘甜,所以现代生活也更多的用作于制作糖果。

  甘草所制作出来的糖果,不仅味道甘甜,同时也不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对于身体也有多种补益作用,是很多妈妈们给孩子购买糖果的第一选择。

  不过也需要注意的是,甘草片制作出来的糖果虽好,但是也不能够让孩子多次,否则太多余甜腻的食物含有的热量都是比较高的,囤积在身体中容易出现肥胖的情况,并且甜腻的食物容易导致痰多的问题出现。

  除此之外,甘草片也是具有少量毒副作用的,大量并且长期的服用,很容易出现身体水肿等毛病。

  现代医学中,使用甘草片更多的是用于治疗呼吸困难的情况,常见的就有肺结核、过敏、感冒以及支气管炎等,这是因为甘草具有祛痰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保障呼吸顺畅。

  甘草片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的咳嗽糖浆中,他能够很好的溶解粘液。除此之外,这种中药材对于口腔还有胃溃疡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甚至于甘草还被认为具有治疗便秘的作用,能够作为抗病毒药物治疗各种炎症以及疱疹。

  医生还告诉我们,甘草片泡水喝的功效还包括治疗回肠炎。因为他能够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的效果,并且抑制肠胃出现痉挛的情况。

  在传统的中医中,甘草片还用于治疗癌症,现代研究发现,甘草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脏病,并且对于胆固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甘草的种植方法

  甘草的种植方法

  1、土壤选择

  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强阳性,喜钙,怕涝,生命力很强。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米,内无板结层,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

  2、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良种是夺取甘草高产的内在因素。采用种子做播种材料者,播前种子用电动碾米机进行碾磨,或将种子称重置于陶瓷罐内,按1千克种子加80%的浓硫酸30毫升进行拌种,用光滑木棒反复搅拌,在20℃温度下经过7小时的闷种,然后用清水多次冲洗后晾干备用,发芽率可达90%以上。

  3、播种

  甘草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播种,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种为最好,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每亩4000千克、磷二铵每亩35千克做基肥,若用种子播种,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较好,播种量每亩2-2.50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深2.50-3厘米,每穴3-5粒,播后覆土耙耱保墒。

  4、田间管理

  (1)施肥: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发前追施磷二铵每亩25千克。并开沟施于行侧10厘米深处,沟深15厘米,施肥后覆土。

  (2)灌水:播种当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亩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3)间苗:当甘草秧苗长到15厘米高时可进行间苗,株距15厘米,每亩保苗约2万株左右。

  (4)中耕除草:播种当年一般中耕3-4次,以后可适当减少中耕次数,结合中耕主要消灭菟丝子等田间杂草。

  (5)病虫害防治:我县的甘草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对于锈病,可用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对于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对于红蜘蛛,可用乐果进行防治。

  (6)采种:若采用人工种植栽培时必须年年采种,在开花结荚期摘除靠近分枝梢部的花与果,即可获得大而饱满的种子。采种应在荚果内种子由青变褐时,即进行定浆中期最好,此时种子硬实率低,处理简单,出苗率高。采种时间不宜过早,否则播种后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造成缺苗断垄,导致产量低下,经济效益欠佳。

  5、收获

  ​甘草一般生长4-6年收获经济效益比较好。收获前可先割去茎叶,沿行两侧进行深挖,待根茎露出地面40余厘米后,用力拔出,拔出的根茎要切去芦头、根尾、侧根,直立根茎称为“棒草”,横生根茎称为“条草”,侧生根茎称为“毛草”。“棒草”再分级、分等,长短理顺后。捆成小捆,晾至半干再捆成大捆,待风干后上市销售。

  甘草的作用

  1、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2、甘草治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150克,研细。每日取5克,童便三合调下。

  3、甘草治小儿热嗽。用甘草100克,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4、甘草治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200克(炙),干姜100克(炮)。 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5、甘草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

  6、治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甘草200克,滑石粉25克。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一日连服三次。

  7、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50克。甘草100克。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8、甘草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5克,石菖蒲五分至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

  9、治痘疮烦渴:粉甘草(炙)、栝楼根等分。水煎服之。

  10、甘草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150克,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11、甘草治婴儿目涩,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甚至出血者,名慢肝风:甘草一截,以猪胆汁炙,为末,每用米泔调和少许灌之。

  12、甘草治汤火灼疮:甘草煎蜜涂。

  13、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

  14、甘草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一瓦楞子250克(煅研细末),甘草50克(研细末)。混匀,每服10克,每日3次。二甘草粉1.0克,鸡蛋壳粉1.5克,曼陀罗叶粉0.05克。混匀,饭前或痛时服,每服3克,日服三次。

  15、甘草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饮无虞。(《本草蒙筌》) ⒃治铅中毒:生甘草15克,杏仁(去皮、尖)20克。二味煎服,一日两次,可连服三至五天。

  16、甘草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100克,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 此方名甘草汤。

  17、甘草治热嗽:甘草100克,猪胆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

  18、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甘草(炙)200克,生姜(切)150克,人参100克,生地黄500克,桂枝(去皮)150克,阿胶100克,麦门冬(去心)250克,麻仁半升,大枣(擘)三十枚。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19、甘草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100克、桔梗(淘米水浸一夜)50克,加入阿胶250克。每服25克,水煎服。

  20、甘草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200克、炮干姜100克,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