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吃奶粉大便干燥的问题,相信很多的新手妈妈们都会遇到,这也让他们比较的担心焦虑,其实想要解决的话,那么建议妈妈们采取母乳喂养的方式,因为这更利于婴幼儿的成长。新生儿吃奶粉大便干燥怎么办才好?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宝宝奶粉上火的症状有哪些啊
1、宝宝上火可能有这几种状况,吃不进去,肠胃功能紊乱,孩子大便不舒畅,便秘,放臭屁,空屁,连续不断的放,但是没有味道,屁多。
2、烦躁不安,爱哭闹,睡觉不实,经常会睡着睡着就醒了;唇干燥,严重的会发生口腔黏膜溃烂,就跟大人上火的症状差不多。有的宝宝在舌头上还会长疮等;大小便异常,一般大便比较干燥;小便的次数减少,而且尿的颜色比较黄;经常会吐奶,而且宝宝喝奶的量也减少了,有时会腹胀;
温馨提示:
1、皮肤干燥 由于宝宝肌肤稚嫩,如果让宝宝长期呆在湿度过低的环境中,皮肤很容易变得干涩,甚至发生皲裂,宝宝的毛发也会因此变得干枯无华或脱落。
2、口舌生疮 宝宝上火后大都会出现口角糜烂、干裂、嘴唇起疱疹、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
3、眼屎增多 宝宝眼内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
4、腹泻 宝宝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弱,一旦上火就容易发生肚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大便酸臭、肛门发红等症状。
5、大便干结 有的宝宝上火后会引起便秘,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2新生儿吃奶粉大便干燥怎么办才好
1、首先,建议母亲最好是可以采取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不仅仅是提供幼儿的食物,更是提供必要的免疫因子,母乳构建起宝宝的第一道免疫系统,缺乏母乳的幼儿比较容易生病,尽量可以用母乳就用母乳喂养。
2、其次,有可能是因为奶粉的缘故造成上火,出现便秘、大便干燥的情况,奶粉里的棕榈油容易导致孩子上火,换个清淡不容易上火的奶粉吧。
3、最后,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口服婴儿健脾散,胃蛋白酶散进行脾胃消化的调养,这是在症状相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平时多给孩子喝水,注意在调养期间要饮食清淡,这点也是很重要的。
4、注意事项
建议母亲选用配方合理的配方奶粉,这样才不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购买奶粉时仔细看好配料表,不要选择酪蛋白含量高、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配方奶粉。
3四种喂养误区容易造成宝宝长蛀牙
1.喝着奶入睡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很多宝宝都有喝着奶入睡的习惯,妈妈们也发现喂奶是哄宝宝睡觉的利器,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引起宝宝长蛀牙。
宝宝喝完奶就睡着了,这时奶液流出浸泡在上前牙周围,这些液体为产酸细菌提供了最佳的培养基。液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产酸,侵蚀牙齿,使牙齿脱矿溶解,形成龋齿。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所以无法及时将口腔内的奶液及时稀释掉,口腔的自洁作用会大大减弱。此外,延长奶瓶喂养,甚至延长到3岁以上,会使宝宝患龋齿的几率提高。
建议家长在孩子10个月时,开始锻炼孩子使用杯子,最晚到1岁,就一定要停止奶瓶喂养,让他习惯用杯子喝水、喝奶。
2.过度使用安抚奶嘴
适当使用安抚奶嘴是有好处的,因为安抚奶嘴可促使宝宝用鼻呼吸,戒掉口呼吸的不良习惯,防止外在的病毒和病原菌从口腔侵入体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还能起到安抚宝宝的作用。但专家表示,最好在宝宝10个月以后就停止使用安抚奶嘴。首先,安抚奶嘴不太容易做到及时清洗,经常裸露在外面,上面容易聚集细菌,细菌又会通过孩子的吸吮进入口腔。其次,经常吸吮安抚奶嘴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上前牙前突,形成开(牙合)。另外,国外有研究表明,经常吸吮安抚奶嘴还易导致中耳炎。
3.不按时添加辅食
现在很多妈妈都坚持纯母乳喂养,但有的妈妈错误地以为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不按时给宝宝添加辅食,会影响宝宝的咀嚼功能和长牙。一方面,宝宝在6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最佳,但6个月以后,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宝宝需要。另一方面,宝宝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应该通过添加换乳食品的方法对他们的咀嚼能力进行训练。咀嚼对宝宝牙颌骨的发育是一种良性刺激,还能进行营养的全面补充。宝宝吃母乳的次数会比较多,尤其是夜间喂养频繁,所以频繁夜奶也是导致婴幼儿早期龋齿发生的原因之一。
4.过早让宝宝自己拿奶瓶喝奶
有的家长为了训练孩子,在宝宝几个月时就开始让他自己拿着奶瓶喝奶。但孩子还小,喝奶时基本上都是躺着的,而且他们手腕部的力量有限,即使不松手,奶瓶的部分重量依然会压在孩子的上嘴唇及上颌部位。经常如此,孩子会出现牙齿反咬(牙合)的情况,就是俗称的“地包天”。因为上唇下方就是孩子非常娇嫩的上颌牙床骨,它经常受到奶瓶的压力会影响发育,使其不能正常向前(唇的方向)生长。上颌骨凸度生长不足,不仅影响面型的美观,反咬(牙合)还会对关节产生不良影响,为成年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埋下隐患。
4周岁宝宝不宜添加哪些食物
周岁的宝宝有以下不宜添加刺激性太强的食物。酒、咖啡、浓茶、可乐等饮品不应饮用;汽水、清凉饮料等容易造成食欲不振;辣椒、大葱、大蒜、酸菜等易损伤口腔、食管、胃黏膜,不应食用。
周岁宝宝不宜添加哪些食物
1.刺激性太强的食物。
酒、咖啡、浓茶、可乐等饮品不应饮用;汽水、清凉饮料等容易造成食欲不振;辣椒、大葱、大蒜、酸菜等易损伤口腔、食管、胃黏膜,不应食用。
2.含脂肪和糖太多的食物。
巧克力、麦乳精都是含热量很高的精制食物,长期多吃易致肥胖。
3.不宜消化的食物。
章鱼、竹笋和牛蒡之类均不易消化,不应给婴儿食用。
4.太咸、太腻的食物。咸菜、酱油煮的小虾、肥肉,煎炒、油炸的食物不宜食用。
5.小粒食品。花生米、黄豆、核桃仁、瓜子应研磨后食用。
6.带壳、有渣食品。鱼刺、虾的硬皮、排骨的骨渣可卡在喉头或气管,必须认真检查后方可食用。
7.未经卫生部门检查的自制食品。
8.易产气胀肚的食物。洋葱、生萝卜、白薯、豆类等,只宜小量食用。
5新生宝宝营养摄取的五个途径
A母乳喂养
新生儿主要是母乳喂养。母乳(尤其初乳)是婴儿最佳天然营养品。喂奶时间不固定,一般每隔三个半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喂15分钟左右;初乳非常珍贵,应让新生儿尽量多次吸吮。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的好处有:
1.营养均衡:母乳具有孩子6个月以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几乎所有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6、钙、铁、锌等。
2.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母乳中各种营养成分都能很容易被孩子吸收,并能减少食物过敏发生;此外,不同时期母乳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能很好的满足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孩子的营养需求。
3.能够预防孩子感染:母乳(特别是产后5天内分泌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加婴儿的抗感染力。
4.能促进亲子关系和发育:母乳喂养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最佳途径。
5.最省钱、方便。
6.鼓励完全母乳到生后4个月。
7.注意:建议从生后15天开始适当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
B人工喂养
在不能得到母乳的情况下,应采用鲜牛奶或经卫生部门许可出售的奶粉、配方奶粉,按指定食用方法喂养。每天喂6~7次,每4小时左右喂一次。
人工喂养应使用婴儿配方奶粉,而不是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过多的钠、钾等矿物质,会加重婴儿的肾负荷;牛奶中的蛋白以乳酪蛋白为主,不利于婴儿消化吸收。
婴儿配方奶粉又称为母乳化奶粉,是以牛乳或其他动物乳或其他动植物成分为基本成分,适当添加营养素,可供给婴儿生长与发育所需营养的一种人工食品。
C混合喂养
一般喂母乳后,可接着喂牛奶或配方奶粉(米粉),也可在两次喂母乳间隔时喂。坚持每天保证喂三次母乳。
D喂水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不需要喂水。人工及混合喂养可在两次喂奶中间喂温开水,每天可喂2到3次,每次40毫升左右(可逐渐增多)。
E 辅食
4~6个月婴儿开始有吞咽非流质食物的能力,开始出牙。在这个阶段单乳类不能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因此除坚持乳类喂养外,还应逐渐添加辅食。增加辅食原则是:从少到多、循序渐进。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可能对某些食物成分、特别是某些蛋白过敏,家长应格外小心。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不管婴儿是全部吃配方奶还是部分吃配方奶,选择合适的品牌是很重要的,家长应向医务或护理人员进行咨询。
4个月婴儿日参考食物
奶类:母乳、牛乳及其他乳制品,900~1000毫升
谷类:米糊、米汤,2匙~3匙(20克~30克)
蛋类:蛋黄泥,1/4个~1/2个(12克~25克)
豆类:豆浆、豆奶,4匙(40毫克左右)
水果:西瓜水、苹果汁(泥)
橘汁,100毫升
蔬菜:菜水(菠菜、西红柿)
土豆糊,100毫升(克)
水: 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