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型秋玉米是一种适应性广、生育期短、营养丰富的优质高效晚秋作物,以鲜果穗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那怎样种植秋玉米呢?小编为你整理的种植秋玉米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目录
1玉米育种方法和注意事项
种植秋玉米的方法
一、选用良种 秋玉米必须选用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育期短、优质高产、穗形美观、鲜果穗食味好的杂交种。如渝糯2号、渝糯7号。
适时播种 鲜食秋玉米与鲜食春玉米不同,由于生育期间气温从高到低,其灌浆结实时间比春玉米长,对温度要求严格。秋玉米的灌浆结实期温度要求不低于20℃,如果气温低于16℃,灌浆缓慢,低于15℃就停止灌浆。因此,可在7月中旬开始分期分批播种,最迟在7月底结束,鲜果穗在10月下旬可上市。
二、育苗移栽 秋玉米播种期间正值高温天气,雷阵雨频繁。为提高出苗率,宜采用小苗带土移栽。选择排水良好的苗床地,苗床做到湿润、阴凉,上面铺一层湿稻草,以防止太阳直射和雷阵雨袭击苗床。出苗后揭去覆盖物促进生长,待苗长到二叶一心时移栽大田。
三、合理密植 鲜食秋玉米由于生育前期气温高,生育速度快,同一品种全生育期比鲜食春玉米缩短10一15天,植株矮10厘米左右,总叶数少2片。为确保鲜果穗大小均匀,增加商品性,提高产量和质量,以亩栽4500一5000株为宜。
四、科学施肥 坚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酌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的原则。基肥一般亩施土杂肥150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8公斤,碳铵20公斤或尿素7公斤。移栽时亩施500公斤定根肥。中耕除草后苗施尿素、磷肥各5公斤促苗早生快发。拔节时视苗情长势酌情施肥促进平衡生长。在大喇叭口期施攻苞肥,亩施碳铵50公斤或尿素15-18公斤,开沟深施覆土,并清沟培土护苗。
五、防治病虫 秋玉米生长期间易遭受螟虫等危害,要及时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在采收前7一10天停止使用农药。
适时采收 一般秋玉米采收期以授粉后30一35天为宜。过早采收灌浆不足,糯性不够,产量低,过迟采收缺少鲜香味。
秋玉米栽培技术
选用早熟品种
秋玉米生长期所处气候条件特殊:前期高温,后期低温、阴雨。故应选用苗期耐高温,后期籽粒灌浆成熟快且抗性好的高产早熟品种。我省种植的秋玉米品种有石单三号、黄七单交等。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高的地块
秋玉米前期多遇伏旱,后期秋雨多,又是早稻或春玉米茬口种植,故必须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地块种植。如稻沟槽地、一、二台地等。
适时育苗移栽和适宜的种植密度
秋玉米要保证不影响前作,同时其散粉期要赶在秋雨来临之前。我省早稻和春玉米一般是7月上中旬收获,秋玉米播期安排在收获前10~12天,采用肥团育苗,2至3叶移栽。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667m2植3000~4000株,采用双行留双株种植,行距80~90厘米,窝距40~50厘米。每窝双株分开,错窝定植,减轻阴蔽。
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
秋玉米温度高、生长发育快,故应“重底早追”。每667m2(下同)用30公斤磷肥和1500公斤左右的清粪水作底肥;4叶期(返青后)施纯氮3.5~4.0公斤,对清粪水1500公斤左右提苗,视旱情灌水抗旱;6-7叶期施纯氮4.0~4.5公斤,对清粪水1500公斤左右壮秆,结合中耕除草;在大喇叭口期施纯氮6.0~6.5公斤,同时培土上厢。
及时治虫。
秋玉米处于高温多湿季节,虫害严重,在4叶期、6叶期和大喇叭口时期用敌杀死、菊马乳油等杀虫剂对成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玉米螟、蝗虫等害虫。
人工辅助授粉。
秋玉米散粉期气温不稳定,雌雄往往不协调,加之秋雨较多,自然授粉不理想,应加强人工授粉。减少秃尖,夺取高产。在大多数植株花丝吐出后,收集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授粉两次。提高结实率。同时,不定期摘掉已散粉雄花,增强光照和通透性,减轻病虫害。
2如何挑选生粉与淀粉
每天购买一些食材是每一个家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购买食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食物挑选好了吃起来更加的美味和营养,尤其像生粉这种常见的食物,选择更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下面带大家一起看一下什么样的生粉好。
生粉在食谱中经常出现,大多都是用来勾芡。或用在汤里,做成羹状,还可以用来腌制肉类,使肉质软化,产生嫩滑的口感。但生粉并不是某一种粉的专有名词,在北方称之为团粉,大陆和香港常用的生粉则多为玉米淀粉,而台湾惯用来勾芡的则是太白粉。
生粉和淀粉其实可以说是同一类材质,要说区别勉强只能说生粉是对所有淀粉的统称,淀粉仅仅只是生粉中的一种。淀粉有很多种,比如说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玉米淀粉等。
玉米淀粉(CornStarch)
地域差异,有些地方把玉米淀粉又称之为玉米粉、粟米淀粉、粟粉、生粉,
还有的地方管它叫豆粉。它是从玉米粒中提炼出来的。在烹饪中,玉米淀粉是作为稠化剂使用,主要用来帮助材料质地软滑以及汤汁勾芡作用。生活中在糕点制作过程中,会在调制糕点面糊时,要在面粉中掺入一定量的玉米淀粉,主要是利用玉米淀粉所具有的凝胶作用,在做派馅时也会用到,如克林姆酱。
绿豆淀粉
绿豆淀粉作为最佳淀粉,我们生活中一般很少使用。它主要是由绿豆用水浸泡、磨碎后,沉淀而成的。
主要特点: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洁白、有光泽。
马铃薯淀粉(又称太白粉)
马铃薯淀粉是将马铃薯磨碎后,揉洗、沉淀制成。
主要特点:粘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光泽优于绿豆淀粉,但吸水性差。
由于太白粉直接加热水调匀或放入热食中会立即凝结成块从而无法煮散。加了太白粉水煮后的食物放凉之后,茨汁会变得较稀,称为“还水”,因此一般在西点制作上多利用玉米淀粉来使材料达到粘稠的,而不使用太白粉。
小麦淀粉
小麦淀粉是麦麸洗面筋后,沉淀而成(或由面粉制成)。
主要特点是:色白、光泽较差、质量不如马铃薯粉,勾芡后容易沉淀。
西谷椰子淀粉(sagopalmstarch)
可能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过,但是如果说西米,相信大家就不会陌生了。西米即西谷米,原产地是印度尼西亚,采用木薯粉、麦淀粉、苞谷粉加工而成,圆珠形粉粒。西米有皮肤回天然润泽之功能。
身体的健康与日常饮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保证饮食的质量,上面就是对什么样的生粉好的一些介绍,这样喜欢吃生粉的朋友能够挑选到更加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了。3玉米须如何保存呢
每年到夏天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大街小巷里都有卖玉米的,也有很多人喜欢吃玉米,而且很多人也知道玉米须的功效非常多,但是不宜保存,所以很多人都会把玉米须扔了,所以有点可惜,那么玉米须如何保存呢?保存后的玉米须还能吃吗?下面一起来看下吧!
1.剥去玉米外层的厚皮,留3层玉米的内皮,不必择去玉米须,更不必清洗,放入保鲜袋或塑料袋中,封好口,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保存。储存期很长,至少在下一个玉米上市季节之前,能保证你随时可以吃到鲜嫩的玉米。
2.食用前,把玉米从冰箱里拿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继续煮8分钟即可。不用提前解冻,更不要水开后再放入冷冻的玉米煮。
3.食用前,把玉米从冰箱里拿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继续煮8分钟即可。不用提前解冻,更不要水开后再放入冷冻的玉米煮。
4.煮玉米,无论是新鲜的玉米,还是冷冻保存后的玉米,在煮的时候,都不要剥去所有的玉米皮,留几层内皮和须子,煮出来的味道才香。煮玉米要冷水下锅,煮的时候,放一点点盐,可以使玉米的口感更甜香。
以上介绍了一些关于玉米须如何保存的问题,玉米须的药用价值非常的多,例如玉米须当做茶来泡水喝,具有利尿的功效。用水煎服可以利胆,可与栀子配合是可以治疗胆囊炎、糖尿病、以及脂肪肝。所以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玉米须保存下来。
4玉米和什么搭配吃
玉米可以单吃,有健脾养胃的功效,与其他适宜的食物搭配还能发挥其他功效。玉米和什么搭配一起最好吃?玉米有什么营养吃法吗?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和什么搭配吃
一、玉米+鸽肉:防治神经衰弱
推荐食谱:猴头玉米鸽子汤
原料:猴头菇一个、玉米一根、姜两片、鸽子一只、胡萝卜一根。
做法:
1.把鸽子放在冷水中焯,水开后捞出来,放入凉水中激一下。
2.待汤锅中的中烧开后加入鸽子,加入猴头菇,加入玉米、胡萝卜、姜片。
3.煮一个小时左右加入盐,继续煮。
4.再煮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即可食用。
二、玉米+松子:防癌抗癌
推荐食谱:松仁玉米
原料:玉米、松仁、红菜椒、葱末、白糖、盐。
做法:
1.红菜椒去籽洗净,切成1厘米大小的菱形片;玉米棒去皮和须,剥下玉米粒。
2.大火将平底煎锅烧热,撒入生松仁,调小火焙干。要用锅铲经常翻炒,使松仁滚动,颜色均匀。
3.当焙至松仁全部为金黄色时,盛出摊在大盘中晾凉。
4.煮锅中放水,大火烧沸,将玉米粒放入,调中火煮5分钟,然后取出沥干水分。
5.大火烧热炒锅,倒入油,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先放葱末煸香,随后再放入玉米粒和红菜椒片,调入适量盐和白糖翻炒片刻。
6.沿锅边加入约1汤匙(15毫升)清水,再盖上锅盖焖3分钟。
7.打开锅盖,加入松仁,大火翻炒均匀即可。
三、玉米+鸡蛋:防止胆固醇过高
推荐食谱:玉米羹
原料:玉米1-2条、香菇若干、胡萝卜1根、鸡蛋2个。
做法:
1.香菇与胡萝卜洗净,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丁。
2.剥下来新鲜的玉米粒放入海尔搅拌机里,轻轻搅打几下。
3.锅中加入高汤烧开后放入香菇丁与胡萝卜丁,中火煮15分钟,然后加入玉米粒再煮10分钟。
4.出锅前撒入少许盐巴,关火倒入鸡蛋清搅拌出蛋花即可。
四、玉米+小麦:提高蛋白质的吸收
推荐食谱:玉米煎饼
原料:玉米半个、小麦面粉40克、鸡蛋3个、毛豆适量、色拉油少许、食盐少许、水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玉米取粒,毛豆取粒备用,水里加面粉先搅拌均匀。
2.挨个加入鸡蛋拌匀,加入毛豆和玉米粒,加适量糖或盐拌匀。
3.锅里加少许油,倒入蛋液一面凝固后翻面继续煎至凝固即可。
4.装盘,卷起或切块食用。
五、玉米+山药:吸收更多的营养素
推荐食谱:山药玉米炒鸡丁
原料:山药250克、玉米150克、鸡胸肉250克。
做法:
1.鸡胸肉洗净,去皮,切丁,并加入小许食用油拌匀。
2.玉米洗干净,掰出玉米粒。
3.山药去皮切成小粒,并用小许清水泡浸以防变黑。
4.热锅下油,油烧至六成热时,加入鸡丁。
5.炒至变色后加入1茶匙砂糖,拌炒均匀。
6.加入1茶匙豆瓣酱,翻炒均匀。
7.加入山药丁和玉米粒,继续翻炒,炒至均匀,加入小许清水,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
8.煮至收汁,即可装碟。
六、玉米+豇豆:玉米粥对于脾胃虚弱、尿频遗精、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病人有着很好的食疗效果,适合这些患者长期食用,玉米粥配上点豇豆的食物效果更好。
推荐食谱:豇豆炒玉米粒
原料:豇豆200克、玉米粒200克、胡萝卜粒30克、火腿粒30克。
做法:
1.将焯好的豇豆,切成小粒,装入小碗内待用。
2.将煮熟的玉米,扒成粒,装入小碗中待用。
3.将胡萝卜清洗干净,切成小粒,火腿肠切成小粒,葱切成葱花,装盘待用。
4.热锅放油,爆香葱花,放入胡萝卜粒,火腿粒翻炒。
5.加入豇豆翻炒均匀。
6.倒入玉米粒,加入精盐,五香粉,味精,清汤,稍微煨一会儿。
7.翻炒均匀,出锅装入盘中即可。
玉米的营养价值
1、玉米是抗眼睛衰老的极佳补充食物
根据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许多研究中心一起做的研究显示,摄取较高量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能降低43%罹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几率。玉米含有黄体素、玉米黄质,尤其后者含量较丰。因此美国医学家也认为,玉米是抗眼睛衰老的极佳补充食物。
由于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为脂溶性维生素,加油烹煮有帮助吸收的效果,促使发挥营养作用的效果。所以,吃玉米,可以时不时地炒着吃点,比如做道松仁玉米。
2、煮玉米时间越长,抗衰老作用越好
从抗自由基角度来看,美国康乃尔大学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的研究显示,在摄氏115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依序升高了22%、44%和53%,也就是说,加热越长时间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所以,在家中煮玉米,也最好能多煮一段时间。
玉米的养生功效
从食疗角度分析,玉米具有多种功能,如:开胃、利胆、通便、利尿、软化血管、延缓细胞衰老、防癌抗癌等,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慢性胆囊炎、小便不利等疾患的食疗保健。
1、健脾益胃
玉米在北方是粗粮,在南方则为饲料。但从药食同源角度说,玉米的性味甘、平,归胃、膀胱经,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作用。
2、抗衰老
玉米以其成分多样而著称。例如玉米含有维生素A和E及谷氨酸,动物实验证明这些成分有抗衰老作用。
3、防止便秘,防止动脉硬化
玉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便秘,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加速肠内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4、防癌
玉米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胡萝卜素的含量是大豆的5倍多,也有益于抑制致癌物。
5、美肤护肤
玉米还含有赖氨酸和微量元素硒,其抗氧化作用有益于预防肿瘤,同时玉米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等,对保护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有效。
6、降糖
玉米须有一定的利胆、利尿、降血糖的作用,民间多用以利尿和清热解毒。如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用干燥玉米须50-60克,加10倍的水,文火煎开,每天分3次口服,对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十分有益,只是作用迟缓,以经常饮用为宜。
7、通便
玉米渣及玉米梗芯有良好的通便效果。取玉米渣100克,凉水浸泡半天,慢火炖烂,加入白薯块,共同煮熟,喝粥吃白薯,可缓解老年人习惯性便秘。
5玉米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之一,很多人都喜欢用玉米制作出很多美味的佳肴,可是说到玉米的营养价值却没多少人知道,那么大家知道玉米的功效吗?玉米的营养价值多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的功效与作用吧。
玉米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它的营养价值有多少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的功效与作用吧。
玉米的功效与作用
1.增加记忆力、抗衰老
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记忆力和人体新陈代谢力、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作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
2.明目
经常用眼的人,应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缓解黄斑变性、视力下降,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
3.促进胃肠蠕动
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
4.减肥
食后可消除肥胖人的饥饿感,但食后含热量很低,也是减肥的代用品之一。
5.防癌抗癌
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6.降血压降血脂
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有促进细胞分裂、降低血清胆固醇、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压与他们主要食用玉米有关。
玉米的营养价值
1.维生素含量非常高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而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
2.植物纤维素含量丰富
玉米中所含的丰富的植物纤维素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能束缚及阻碍过量的葡萄糖的吸收,起到抑制饭后血糖升高的作用;纤维素还可以抑制脂肪吸收,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和改善冠心病、肥胖、胆结石症的发生。
3.富含硒和镁
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应而受到抑制。镁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这对防癌也有重要意义。
4.含谷胱甘肽
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5.含玉米黄质
玉米中所含的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的产生。根据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许多研究中心一起做的研究显示,摄取较高量的玉米黄质,能降低老年黄斑性病变的机率。
6.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烟酸
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玉米中还含有烟酸,含量比大米高很多。烟酸在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帮助我们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的正常功能。人体内如果缺乏尼克酸,可能引起精神上的幻视、幻听、精神错乱等症状,消化上的口角炎、舌炎、腹泻等症状,以及皮肤上的癞皮病。
7.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亚油酸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其沉积在血管内壁上,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对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