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吃奶粉眼屎多,可能说明出现了上火的现象,就是要了解一下喂养的方式是不是正确的,因为新生儿不同的一个年龄阶段,适合的奶粉以及喂奶的量都是不一样的。新生儿吃奶粉眼屎多应该怎么办?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宝宝常腹胀有可能是喂养不当
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要检查自己的进食,试着排除豆类及辛辣食物,然后观察孩子的症状是否逐步改善。如果宝宝是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可以调换其他牌子的奶粉试试。调换奶粉后,要两星期左右才能看到效果。如果宝宝已添加辅食,则注意看是否在辅食中添加了粟米泥、栗子泥或豌豆泥、黄豆泥等,这些谷物粗粮含有可导致大肠胀气的纤维。另外,苹果、梨等含有高浓度糖分的纯果汁,也是导致婴儿腹内气体凝聚不畅的诱因。
有时,导致婴儿胀气的原因是不正确的进食方式。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如果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嘴与母亲乳房的位置摆得不适当,宝宝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以至于嗝气或腹胀。正确的姿势是让孩子的脸正对乳房,而不是呈现某种角度,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使用奶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吸入过量的空气。如果孩子用奶瓶喝奶时,妈妈听到“咕咕”冒泡的声音,或是看到奶从孩子的嘴角流出来,那么就表示孩子含裹奶嘴不严密,应设法使奶嘴总是充满奶水。另外,奶瓶的奶嘴孔大小要适当,以免空气通过奶嘴的缝隙而进入宝宝体内。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也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
缓解胀气的方法:试着让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比如吃了一半的时候停下来,让宝宝竖直坐在妈妈腿上,轻轻拍打他的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程度加重。另外,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并且动作要轻柔,这样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的排出,进而改善消化吸收的情况。
2新生儿吃奶粉眼屎多应该怎么办
1、喂养方式要调整
家长喂养不当所致。奶粉含有优质蛋白并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年龄阶段以及宝宝自身体质的不同,宝宝喝奶粉也有所讲究。
2、奶粉和水的比例要合理:不能只凭经验进行冲调,有的妈妈生怕宝宝喝的奶粉不够饱、营养不够,喜欢冲较浓的奶粉给宝宝,这是错误的。在冲奶粉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份额来配奶粉,过浓的奶粉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从而导致宝宝上火。如果喂养鲜奶的话,更应该遵循稀释原则。
3、选择奶粉要留心:口味清淡、热量不高的奶粉不容易上火。选择奶粉时要看配方,营养成分多而且丰富的容易上火!一般来说,许多大品牌的奶粉基本都不会上火的。还有,不要经常给宝宝换奶粉,经常换奶粉可能让宝宝不适应,上火容易找上宝宝。
4、奶粉与果汁、葡萄糖搭配更下火,喝奶粉的同时搭配一些水果汁,如果宝宝到了七八个月大,在喝奶粉的同时可以搭配辅食。如各种水果汁和蔬菜汁都可以,蔬菜粥、水果粥也是预防宝宝喝奶粉上火和促进消化的好选择。
5、向奶粉中加入适量葡萄糖,向奶粉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是预防宝宝上火和促进消化吸收的好方法。
6、清晨喂一杯白开水。多喝水比什么灵丹妙药都来得强。给宝宝多喝水是宝宝下火的基础工作。每天早上醒来后,不要忘记给宝宝喝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可以帮助清理宝宝肠胃中的垃圾,排除宝宝体内毒素,防止宝宝上火。而在平时,妈妈们也要给宝宝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3小婴儿不宜吃蛋糕
过生日的时候总要吃蛋糕,很多父母也会给宝宝吃。但蛋糕并非健康食品,蛋糕的一些添加剂对大人可能是安全的,但是对小婴儿就有可能不适宜,因为孩子的肝肾功能发育还不成熟。母婴专家指出,小婴儿不宜吃蛋糕。
而且一些小作坊制作的蛋糕往往过量使用添加剂,如乳化剂、起酥油等。
此外,蛋糕的生产中往往还会添加泡打粉,目前绝大多数泡打粉含有明矾。明矾中含有铝,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对发育中的孩子危害更大。
一些蛋糕房所谓的“纯鲜奶油”实际上是植物奶精,也含有危险的反式脂肪,对心血管健康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危害极大。而且蛋糕制作时还要用大量油脂,多是饱和脂肪酸,可能使血脂升高。
4夏天该给宝宝喝什么
目前市场上的饮料可谓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饮料吸引着孩子,也让父母挑花了眼。由于大多数的饮料都声称具有诸如保健、益智、营养等功能,于是许多家长不惜多花钱,也要让孩子喝“有益健康”的东西。有时甚至将饮料取代水。那么,让孩子喝什么好呢?正确的答案是水。
水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一个人可以数日不吃饭,但不可一日不喝水。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在成人占体重的60%,在儿童则还要多些。水是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在保持人的体温平衡和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等方面,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体内如果缺少水,轻则易于疲劳,代谢障碍;重则出现代谢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人体缺水的信号是口渴,但是对孩子而言,就不能等待他们感到渴时再让喝。因为,孩子的玩心大,玩时常将口渴的信号放置脑后,等到玩累了才想起喝时,就晚了,容易使得体内的代谢产物堆积。不利于孩子健康发育。特别是夏天,宝宝出汗增多,不及时补充水,还可能出现中暑现象。中暑的孩子表现为体温升高,神志不清,有时还会出现四肢抽搐等表现。
那么宝宝究竟应该喝多少呢?这要视年龄而定,并非越多越好。在新生儿期,喝水量要严格掌握,因为宝宝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善,一次20毫升即可。随着月龄增长,喝水量也要相应增多。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孩子需水量相对少,而喝牛奶的孩子需水量就多一些。到了1岁,孩子活动量大了,需水量也更多了。此时,应该让孩子每天至少喝3次水,每次水量在100-200毫升左右。天气干燥及夏天时还要相应增加。过了1岁,孩子每天的水量就应在500毫升以上。
有些家长说,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怎么办?这是由于孩子常喝饮料成为习惯,他们认为甜水好喝。但从健康角度讲,白开水更适宜孩子。我们看看常见的市售饮料的成分吧。
一、汽水
汽水也就是碳酸水,是由糖、水、柠檬酸、小苏打制成,亦有充二氧化碳的。根据品名不同,在其中还会添加不同的香精和色素。常喝碳酸饮料对孩子钙的吸收不利。国外的可乐型饮料中还含有咖啡因,孩子更不宜喝。
二、果汁
果汁分为原果汁和果味型饮料两种,原果是鲜水果直接压榨而来,由于来源受限,故而价格高、品种少。包装好的原果汁饮料在制作过程中,通常要加入一定的防腐剂。大多数名为果汁的饮料都是果味型果汁,是由水、糖、乳化果味香精及相应的色素制成。有时,在这些饮料中也会加入少量的原果汁,但由于制备和运输过程中,其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损失许多,已没有什么营养上的实际意义。
三、乳酸菌饮料
乳酸菌饮料也存在着这种问题。活菌在制备和运输上都较直接加乳酸的复杂,所以,经常可遇到的是加乳酸而非含乳酸活菌的饮料。
四、太空水、矿泉水
这些水是市场上走俏商品,太空水为纯水,矿泉水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两者均不含糖。但是,在生产中如果被污染,则对孩子不利,所以,从全盘考虑,它们并不一定优于白开水。
一些添加微量元素的饮料,也不宜让孩子常喝,因为,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量很少,多喝无益;缺乏时,又不能肯定饮料中的含量是否符合孩子需要。对这些饮料,平时偶尔喝喝不要紧,不要成习惯。
至于对某些含补药的饮料更要持慎重态度,原则上不宜给孩子喝。
虽然喝白开水是最好的补充水的方式,也不是说别的水不能喝,为了满足孩子喜欢甜味,喜欢漂亮颜色的要求,我们还可以为宝宝自制一些果汁。比如,用糖腌成的草莓水、西瓜汁、橘子汁、乌梅汁等等。在夏天,还可以给孩子做些防暑饮料,如绿豆汤、冬瓜汤等等。
给宝宝补水的方法
如果父母想让宝宝在生长发育期减少发病的机会,就应该在饮水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选择,以利于宝宝肠胃功能增强,肾脏负担减轻,从而促进宝宝体格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喝什么水固然重要,怎么喝也要讲究。
◆饭前不要给孩子喝水
饭前喝水可使胃液稀释,不利于食物消化,也影响食欲。
◆睡前少喝水
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夜间深睡后不能完全控制排尿。如果在睡前喝水多了,很容易尿床,即使不尿床,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少饮多餐
为孩子补水的方法要正确,要经常让宝宝喝一定量的水,做到少"饮"多餐。不要等到孩子渴了才想起为孩子补水,因为孩子口渴时表明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身体细胞已经脱水。
◆切忌渴后暴饮
极度口渴时,应该先让宝宝喝少量的水,休息一会儿,等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后再喝。不要等到渴极了一次喝下过多的水,因为宝宝的机体在短时间内喝下太多的水,会使体内的血液浓度急剧下降,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
◆不要给孩子喝太多冰水
因为喝大量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不但影响孩子的消化,甚至有可能引起肠痉挛。
水灵灵的宝宝需要多少水
刚出生的宝宝,如果体重是3公斤,那么其中有2.4公斤是"水";婴儿体内的水分仍占体重的70%;幼儿为65%;成人仅为59%。水灵灵的宝宝对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4-7岁的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90-110毫升水。除去喝汤、吃菜所摄取的水分,每天还得喝6-7杯水,每杯200毫升左右才够量。要分多次喝,切忌渴极了暴饮。
宝宝喝 妈妈问
Q:怎样发现小宝宝需要喝水
A:婴幼儿口渴了不会说,因此全靠爸爸妈妈注意观察,如果宝宝不断用舌头舔嘴唇、口唇发干,或应换尿布时没有尿等,都提示宝宝需要喝水了。
Q:给婴幼儿喝什么水好
A:最好是不带甜味的白开水。因为宝宝喝了带甜味的水(饮料),时间一长就不愿吃母乳了,这对宝宝生长发育不利。尤其不要给宝宝喝各种人工配制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中的人工添加剂会对宝宝胃肠道产生刺激,轻则引起不适、妨碍消化,重则引起痉挛。
Q:怎样安排喝水时间
A:除出现上述需喝水的表现外,一般在两次喂奶(喂食)之间,在屋外时间长了、洗澡后、睡醒后、晚上睡觉前等都需要给宝宝喝水,但必需注意在喂奶前不要给他喝水,以免影响喂奶。
Q:一天喝多少水为宜
A:由于影响人体对水需要量的因素较多,如年龄、室温、湿度、活动度、体温、奶水或食物中水的含量等,一般来讲在新生儿期,由于喂母奶的次数多,若奶水充足的话,一天喂l~2次水就足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喂水次数和每次喂水量都要增加。但在实际生活中喝多少水,可随宝宝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若他不愿意喝,也就算了,这说明宝宝体内的水分已足够了。
Q:宝宝喝的水水温以多少度为宜
A:婴幼儿的消化道粘膜相当嫩,经受不了过冷或过热的刺激。若夏天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水喂宝宝,宝宝易发生不适甚至痉挛;过热的水则易发生烫伤。所以夏天的水温以与室温相同为宜,冬天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宜。
专家提示
对人类健康有利的饮用水的标准是:无菌,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小分子团,PH值适宜。
5新生儿最易缺乏维生素K
维生素K的功劳不小,它能预防新生婴儿出血疾病;减轻因病造成的内出血、促进血液的正常凝固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K,只有靠食物中天然产物或肠道菌群合成。成人一般可以通过食物或肠道菌群得到足量补充,而维生素K比较难以通过胎盘吸收,所以,婴儿体内没有多少“老本”可用。
刚从子宫娩出的小宝宝,肠道内还是一片洁净的世界,还没有帮助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来“安家落户”,再加上婴儿通常只吃母乳,奶汁虽然营养充分、全面,唯独维生素K含量偏低,仅为牛奶的1/4。因此,出生后24小时至3个月最容易维生素K摄入不足。
当宝宝缺乏维生素K时,会表现胃肠黏膜出血,表现为黑便伴呕吐、脐带、皮下及口鼻黏膜也可出血,以缓慢持续渗血为特点。病情较轻者4~5日后常自行停止。出血量多可有贫血,甚至休克。
如何获得维生素K
1 在怀孕时,尽可能不服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在婴儿出生前孕妇使用某些药物,如鲁米那、苯妥因钠、利福平、异烟肼等,可加快维生素K氧化降解,造成体内维生素K含量下降。
2 只要是正规医院生宝宝,每个新生儿出生后肌肉注射一次维生素K,以预防新生儿出血。
3 哺乳的母亲应多吃些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苜蓿、西红柿及鱼类。
4 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经常腹泻并应用厂谱抗菌素时,应该适量注射维生素K。因为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生长,造成维生素K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婴儿凝血功能障碍。
5 婴儿有黑便、呕吐物为咖啡色、脐带渗血不止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或注射维生素K,千万不要自行购药给婴儿喂服。
最佳食物来源
酸奶酪、紫花苜蓿、蛋黄、大豆油、海藻类、绿叶蔬菜、猪肝、西兰花、椰菜花、椰菜、稞麦、红花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