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不睡觉的原因

充足的睡眠对新生儿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可有的父母发现自家宝宝不睡觉,睡觉时间明显减少,这时候需要重视了,父母们要结合自家宝宝的情况找到原因,这才是最重要的。新生儿不睡觉的原因有什么?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新生儿不睡觉怎么办 新生儿不睡觉的原因 预防宝宝打嗝奶瓶要倾斜45度 如何区别宝宝溢奶or吐奶 给新生儿喝水都有哪些讲究

1新生儿不睡觉怎么办

  1、调节适合的温度:温度高,宝宝会感觉很烦躁也睡不好。爸妈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给他穿全棉舒适的衣服。宝宝盖的被子要轻软、温暖、舒适,不宜太多。可以在房间放一把风扇让空气流通,实在太热的时候就开空调,不过温度要保持在27℃左右。

  2、宝宝先天营养不足,这是由于妈妈营养状态不好,导致宝宝的钙质不足,影响他神经发育。这个问题不是很严重,只要妈妈奶水充足,孩子能吃,很快就会补上。

  3、给宝宝唱唱摇篮曲,也能使他安心入睡。如果宝宝总是不时地打哈欠,尽管他还是舍不得合起眼睛入睡,那也表明宝宝已经很困了,这时你只需要轻轻拍拍宝宝就行了。如果宝宝情绪很高,没有一点倦意也不必着急,首先选择一首节奏轻快的歌曲吸引他的注意力,使他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再唱慢节拍的摇篮曲。

  4、尿不湿要勤更换:宝宝白天最好用尿布,可以防止宝宝红屁股。晚上用尿不湿的话,最好要经常更换,不要等尿多的时候才换。

2新生儿不睡觉的原因

  1、吃太饱或饿肚子了。宝宝吃得过饱,腹部胀得难受;或者宝宝吃得不够饱,饿肚子了,都会哭闹个不停。新生宝宝按需喂养,但爸妈还是得留意宝宝的进食量,不要一下子给宝宝吃太多,也不要让他饿着了。

  2、尿布湿了。如果尿布尿湿了,妈妈没来得及给宝宝更换,也会造成宝宝哭闹,不肯睡觉。所以爸妈对宝宝的反应要敏感,留意宝宝的尿布是不是湿了,湿了要及时给他换尿布,让他有一个干爽舒适的环境,这样宝宝才能安心睡觉!

  3、衣服太紧,被子太厚都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这些对于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情绪的宝宝来说,只能通过大哭来向妈妈申诉了。

  4、蚊叮虫咬。如果有蚊子或者湿疹找上宝宝了,也会让宝宝大哭不停,因为这些都会使他感到皮肤瘙痒难忍。所以爸妈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不妨检查一下宝宝的身体有没有红红的小疙瘩。

  5、缺钙。宝宝缺钙也会出现哭闹,爸妈可以给宝宝检测一下微量元素。如果宝宝缺钙了,爸妈要注意给宝宝补充钙质。也可以多给宝宝晒晒太阳,这样也可以防止宝宝缺钙。

  6、白天睡太多:这也是影响宝宝晚上睡眠质量的祸首之一,所以爸妈在白天可以适当的陪宝宝玩,那么晚上宝宝就可以安心入睡了。

3预防宝宝打嗝奶瓶要倾斜45度

  新生儿打嗝多由三方面原因引起:

  一是由于护理不当,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

  二是由于乳食不当,若乳食不节制,或过食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三是由于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噎也可诱发打嗝。

  平素若无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嗝声高亢有力而连续,一般是受寒凉所致,可给其喝点热水,同时胸腹部覆盖棉暖衣被,冬季还可在衣被外置一热水袋保温,有时即可不治而愈。若发作时间较长或发作频繁,亦可在开水中泡少量桔皮(桔皮有疏畅气机、化胃浊、理脾气的作用),待水温适宜时饮用,寒凉适宜则嗝自止。

  若由于乳食停滞不化或不思乳食,打嗝时可闻到不消化的酸腐异味,可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胸腹部的轻柔按摩以引气下行或饮服山楂水通气通便(山楂味酸,消食健胃,增加消化酶的分泌),食消气顺,则嗝自止。

  新生儿打嗝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打”一会儿就会好的,当然对新生儿打嗝也应该以预防为主。小儿在啼哭气郁之时不宜进食,吃奶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体位。吃母乳的新生儿,如母乳很充足,进食时,应避免使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养的小儿,进食时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新生儿在打嗝时可用玩具引逗或放送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情致,减少打嗝的频率。

  吃奶时要讲究正确的姿势,要注意头比身子高。

  母乳喂养时注意避免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奶也要避免太急,奶瓶倾斜45度角,可以让气泡跑到奶瓶底端,不会让宝宝吃进气泡而打嗝每次吃完奶,竖着抱起来轻轻地拍着后背,直到打出嗝以后再放下,宝宝的肠胃会比较舒服。

4如何区别宝宝溢奶or吐奶

  宝贝溢奶了

  哎哟!糟糕!宝宝把刚喝的奶全吐出来了。经常这样该不是得病了吧?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宝宝由于生理原因容易导致溢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其实溢奶是属正常现象,大多只是喂养不当引起,所以只要适当改善喂养方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宝宝溢奶的原因

  宝宝胃容量小,刚出生后十余天每次只能容纳1—2两奶;食管发育比较松弛,胃又呈水平位,胃和食道联接的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较松弛,所以在胃中的奶和水或奶块易反流。而十二指肠和胃联接的幽门发育却比较好,极易痉挛,奶水不易进到十二指肠。由于胃的出口处紧而入口处松,因此极易造成宝宝溢奶的现象。

  关于溢奶的Q&A

  Q:什么情况下,宝宝容易溢奶?

  A:除了生理原因外,喂养不当,奶前哭闹,吸空奶瓶或喂奶时奶头内未充满奶汁,都可以造成大量吞气而引起宝宝溢奶。喂奶后让宝宝立刻平卧或抱宝宝来回摇晃,奶后洗澡或换尿布动作强硬,这些体位变动也容易造成溢奶。

  Q:宝宝偶尔吐奶,是否说明他已经吃饱了?

  A:是的,宝宝可能吃够了。其实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是正常的,每24小时有5—6次尿湿尿片,3—4次大便就不用担心。如果宝宝在吃奶后吐奶,就不要再喂了,因为喂奶过量也会导致呕吐。

  如果宝宝一开始就拒绝吃奶,胃食管反流症也许是元凶。这种病症的产生很有可能是由于胃酸流回食管从而导致其变红变肿,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宝宝就不想吃奶了。所以宝宝持续胃口不好的话,最好去看医生,以防止宝宝得了胃食管反流的疾病。

  Q: 胃食管反流症是怎么回事?

  A:胃食管反流的现象,即使是最健康的宝宝有时也会存在。而一旦宝宝发生没有食欲,体重不增加,脾气变得急躁,最严重时还出现喘息、咳嗽、呕吐等现象时,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症,需要立即就医。但这种疾病不常见,大约只有3%的婴儿会出现这种情况。

  Q:如何区别宝宝的正常溢奶和非正常的溢奶现象?

  A:正常的溢奶

  大多数宝宝都经历过经常性的食物逆流——那种温和地、适量地漾奶,滴滴答答地从嘴里或者鼻子里吐出来,却感觉不到任何疼痛或者不舒服,这种现象普遍发生在喂奶过程中或刚结束。

  胃食管反流症

  宝宝如果呕吐或溢奶太频繁,而且难受得哭上几个小时,拒绝吃奶,或者体重不增加,就有可能得了这种疾病。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立即去医院诊冶——

  1.吐奶并伴有发高烧、精神恍惚;

  2.吐奶并伴有痉挛;

  3.吐奶并伴有大量的血便;

  4.每次吃奶后都会喷水似的吐奶;

  5.因头部受到撞击而引起的呕吐;

  6.吐奶不是由进食引起的;

  7.持续呕吐、没有小便。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父母抽时间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1.宝宝发生吐奶是有规律的,比如一天一次或几次;

  2.吃下的不多,吐出的很多,且有酸臭味或混有黄色胆汁;

  3.吐出时像喷泉一样喷出,且气色不佳,体重不增加,有时伴随有水状便。

  Q: 什么时候宝宝的溢奶会结束?

  A:不用担心,当你不用每次喂完奶都要洗奶渍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结束。宝宝长大点了,可能呕吐得更多一些,因为他吃得更多。但是胃食管反流现象一般在6个月左右就会减少,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消化系统已经成熟了,他开始吃固体食物,也会坐了。当宝宝满1岁左右,溢奶现象就应该消失。但是,如果在停滞溢奶之前,情况突然变糟,你也不需要担心,因为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学会爬。胃里的食物也会随之来回“活动”,有些宝宝的胃食管反流现象又会再次出现。

5给新生儿喝水都有哪些讲究

  一岁以下的小儿每天水的需要量为每公斤体重120―160毫升,而成人则为每公斤体重40毫升。所以,除正常饮食外,孩子可能还要经常喝水。但给孩子喝水是有讲究的,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新生儿不能喂过甜的水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可以在两餐之间喂点糖水,但不能过甜。大多家长会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自己尝过后觉得甜才算甜。其实,新生儿的味觉要比大人灵敏得多,大人觉得甜时,他们就觉得甜得过头了。给新生儿吃过多糖是没有好处的,用高浓度的糖水喂新生儿,最初可以加快肠蠕动,但不久就转为抑制作用,使腹部胀满。喂新生儿的糖水应以大人觉得似甜非甜为合适。

  2、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有些家长认为饮料肯定比白开水营养价值高,孩子又喜欢,所以经常用各种新奇昂贵的甜果汁或其它饮料代替开水给孩子解渴,其实这是不妥当的。首先,即使称为天然果汁者,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及其有限,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也常常遭到破坏,所以想通过喝饮料来补充营养是不大可能的;其次,饮料大多含有香精、色素、防腐剂,这些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利。另外,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较多的电介质,喝下后不像白开水那样很快就离开胃部,而会较长时间停留,对胃部产生不良刺激。所以孩子口渴了,只要给他喝些白开水就行了。如果是夏季出汗过多,因为随汗液丢失的有盐分,可补充一些盐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