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牙周病

儿童蛀牙痛应该怎么办

儿童蛀牙疼痛现象比较多见,很多时候是平时儿童太过喜欢吃甜食,又不注意牙齿护理所引起的,所以想要有效的解决,那么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儿童蛀牙痛应该怎么办?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被动吸烟也容易导致蛀牙 儿童蛀牙痛应该怎么办 蛀牙由哪些方面引起 龋齿患者的诊断依据 龋齿的保健措施有哪些

1被动吸烟也容易导致蛀牙

  龋齿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成因是牙菌斑。变形链球菌是导致龋齿的主要致病菌,它能够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来破坏牙齿表面。试验已经发现,尼古丁能够促进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吸烟的母亲更容易将这些细菌传染给她们的孩子。另外,尼古丁有免疫抑制作用,能使体内的维生素C水平下降,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促进变形链球菌生长。

  美国儿童健康专家对3531名4~11岁的被动吸烟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25%的儿童至少有1颗龋齿,其中有33%的儿童做过修补术。另外,有53%的被动吸烟儿童血清尼古丁水平明显升高,并使乳牙发生龋齿的危险性升高2倍,使乳牙因龋齿而必须进行修补术的危险性升高40%。即使排除了其他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家庭收入、地理位置、看牙医的次数以及血清铅水平后,这种联系仍然存在。

2儿童蛀牙痛应该怎么办

  一、含漱方 盐水漱口: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其溶化,待冷却后,频频漱口,每可解燃眉之痛。因为盐水既可清除残留口腔内之食物残渣,又能消炎杀菌解毒。

  二、冷敷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近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约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

  三、掐合谷穴 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四、姜灸法 鲜姜1片,艾绒2~3壮。鲜姜片切成五分硬币大小,置合谷穴或牙痛穴(掌面第3、4掌骨距掌指纹1寸处),艾柱放姜片上,连灸2~3壮。左侧牙痛灸右侧穴,右侧牙痛灸左侧穴。仍不止,可同时灸颊车、下关、丝竹空,上颌牙痛还可配四白,下颌牙痛还可配承浆。五、 外用方 花椒油滴齿:花椒10克,麻油100毫升。麻油放锅中烧热,投入花椒,炸焦,去花椒,待温,滴入龋齿中,可速止龋齿牙痛。 鲜毛莨方:鲜毛莨叶2~4克,洗净,捣成泥状。充填龋齿中或外敷印堂穴,用胶布固定,至痛止即去药。另方:鲜毛莨全草1000克,洗净,捣烂,纱布绞汁,加入95%酒精15毫升备用。牙痛时用棉签蘸药液擦抹痛牙,可治各种牙痛。

3蛀牙由哪些方面引起

  一、蛀牙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口腔内存有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致龋细菌,形成又粘又薄的细菌斑膜,粘附在牙齿表面,称为牙菌斑。牙菌斑中的致龋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类产酸。酸持续作用于牙齿,使牙齿表面脱钙、组织崩解。形成龋洞。

  二、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食糖及精细食品日趋增多,蛀牙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因此,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蛀牙的发生。

  三、人体机体情况与牙齿结构也是重要的因素。龋齿容易发生在牙齿表面的窝沟,因其结构凹凸不平,容易存留细菌。

  四、不易清洁的两牙邻面也易生龋。某些全身性疾病或口干病、颌面部放射治疗造成唾液腺破坏、因病摘除唾液腺,可使唾液分泌缺乏。唾液量减少使牙齿自洁作用下降,局部卫生环境恶化,从而引起了龋齿。

4龋齿患者的诊断依据

  患者自我检查龋齿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其症状表现进行初步判断,比如可以通过病变部位的颜色,自我感觉的牙齿异常等方面,一般来说,在龋齿的初期,患者的病变部位颜色一般都是以灰黑色的龋斑为主。

  当然,针对龋齿的诊断还是应该以专业的临床检查数据为主,比如确诊是浅龋,中龋,以及深龋等,下面就龋齿的自我检查方式进行介绍。

  自觉症状:在遇到冷热刺激或吃酸甜食物时,有酸痛不适的感觉。

  牙齿颜色:仔细观察牙齿有无颜色的异常改变,主要注意后牙咬合面及唇舌面的窝沟处,前牙两牙之间的牙缝,牙齿唇颊面的牙劲部等颜色的改变。如果咬合面的窝沟处颜色呈墨浸状,有可能牙齿已经龋坏。

  牙齿形态:发生龋坏的牙齿的表面会变得不完整,有的形成洞,有的形成小碎块脱落。

  牙齿质地:被细菌侵蚀后的牙齿硬组织会脱钙、变软,在承受嚼压力时可能断裂,形成较大的龋洞。

  牙面清洁度:牙面经常粘有食物、软垢等,有刷牙去除不了的色素沉着。在遇到冷热刺激或吃酸甜食物时有酸痛不适的感觉。有以上异常改变或症状时,建议及时去牙医处做进一步检查及必要的治疗。

  龋齿是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此,口腔方面的检查是一个必要的检查项目,如果确定龋坏部位有难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比较先进的检查技术,比如拍摄X线牙片,或者是更为专业的光纤维透照等。

5龋齿的保健措施有哪些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使儿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小儿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擦洗牙齿,幼儿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刷牙,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要顺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这样就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刷牙后要漱口,不要横刷,横刷容易损伤牙龈,也刷不净牙缝里的残渣。

  2.增强牙齿的抗龋性,主要是通过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

  3.注意饮食,按时增加各种辅食,多吃粗糙,硬质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磨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磨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