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孕妇来说,怀孕期间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也是常见的。孕妇窦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跳加快,有些人因此觉得喘不过气、心悸、头晕目眩等。很多孕妇担心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但实际上,只要对此症有一定的了解就能够正确处理。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怎么办?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窦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症状
本病无特殊的症状,常是由于其它疾病所引起,其临床症状与心率增快影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程度有关,与基础心脏状态亦有关,当心率轻度增快时,心排血量增大,心脏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当心率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胸痛。症状的个体差异也较大。通常从休息状态下心率70次/min左右增加至2.5倍左右(180次/min),心脏的工作效率最大;当超过180次/min时,则心脏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是因为心率>180次/min时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有冠心病者更加明显),舒张末期缩短,心室充盈减少,每搏心排出量减少等所致。
体征:心率增快至100~150次/min,少数人可达160~180次/min。生理性者大多为一过性;系器质性心脏病所致者,则心动过速持续较久。心尖搏动有力,心音增强,颈动脉搏动明显。
诊断只能依靠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特征是:
1.P波有规律的发生 心动过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时限、振幅完全相同。
2.P波频率 大于10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
3.P-R间期 大于0.12s。
4.P-P间期 窦性心动过速开始时可逐渐缩短,终止时逐渐减慢至原有时限。窦性动过速时PP间距短于0.6秒,窦性心律不齐时最长与最短的PP间距之差达0.12秒以上。
5.有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
2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发现产检时查出窦性心动过速,而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的话,这种窦性心动过速就不用太担心了,因为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是心脏的功能性改变造成的,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治疗,产后自己就会恢复的。
孕妇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如果只是短时间的不会对胎儿造成什么影响,为了胎儿好,平时不要过于紧张,窦性心动过速有可能也是因为紧张引起的,注意生活的规律性,早睡早起,平常尽量放轻松点,要保持情绪的稳定。
孕妇窦性心动过速的话,平常可以多吃核桃和坚果,对胎儿智力发育好,多吃蔬菜水果,宝宝就能营养均衡,平时要注意卫生,勤洗澡,避免感染细菌,避免吃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对胎儿不好。
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注意事项
1、窦性心动过速是心脏的功能性改变造成的,不需要治疗,产后会恢复,怀孕期间要注意休息。
2、血压140/90毫米汞柱是超过正常范围了,如果再合并水肿或蛋白尿,就可以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一定要及早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母婴出现危险;另外,平时的饮食要清淡,注意休息。
3、孕期乳房的增大是激素所致,不要使用过紧的胸罩,而且要用纯棉制品,会缓解痒感。
除此之外,建议孕妇在平时不可一下子站立,或躺着时一下子爬起来,这样就不会因血液循环不良而造成血压太低引起头晕目眩的现象。此外,尽量少喝咖啡,若工作不可太累,多休息,不要太过于紧张,只要不影响生活作息,正常的心跳加速对孕妇或胎儿并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3窦性心动过速如何诊断
第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非常容易让人混淆,因为这两种疾病在p波频率上有一些重叠现象。因此,两者看起来比较相似,我们要提前对两种疾病的现象和一些症状做提前了解,分别两种疾病的不同。
第二,频率不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波频率每分钟为100到180次,而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大多数频率为每分钟140以下,并且窦性心动过速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日常的情绪,进食,卧床休息,哪怕呼吸也会受影响,而前者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影响。
第三,发作时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在发病时的发作发作一般为突然发作,然后最后就会突然的终止。但是窦性心动却有些不同,在发作时是逐渐发生的,停止也是逐渐停止的。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来。
第四,规律不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频率之间会有绝对的规律,但是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疾病在这个期间会有轻度的不规则,不像前者一样没有规律。一定要提前对这两种疾病各种不同做一些了解,以免在治疗时发生错误的治疗。
第五,出现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在发作前后都会出现一个症状,就是常有房性期前会有收缩出现。而窦性心动过速没有房性期前收缩的现象。这两种疾病p波的频率有点相似,但是他们的不同还是有很多的,要仔细对他们有一个了解去仔细的辨别。
查看详情>>4窦性心动过速应该做哪些检查
本病的检查主要依靠心电图
1.体表心电图特点
(1)P波: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由窦房结发出,PⅡ直立、PavR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时的P波振幅稍高,在Ⅱ、Ⅲ导联中更明显。这是因为窦性心动过速时,激动多发生于窦房结的头部,此部位系心房前结间束的起始部位,窦性激动多沿着前结间束下传所致。
(2)P-R 间期:在0.12~0.20s。
(3)P-P间期:常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可有轻度不规则。但P-P间期间差异应
(4)QRS波: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相等。
(5)频率:成人P波频率100~16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个别可达160~180/min。婴幼儿的心率较成人略高。不同年龄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不同,如1岁以内应>140次/min,1~6岁应>120次/min,6岁以上与成人相同,应大于100次/min,通常不超过160次/min。个别婴幼儿的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可达230次/min左右。
2.窦性心动过速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特点
(1)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窦性P波频率:逐渐加快至100次/min以上,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逐渐减慢至原有水平。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P波的形态相同。
(2)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24h动态心电图所记录的P波总数应>14.4万次。
(3)窦性心动过速时24h动态心电图所记录到的其他伴随情况:
①P波振幅变尖或增高:提示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头部。
②P-R段下移:此系受心房复极波的影响所致。
③可有不同程度的继发性ST-T改变:或原有ST-T改变,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时恢复正常。
④Q-T间期缩短。
⑤出现快心率依赖型阻滞、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5窦性心动过速有什么病因
1.生理因素
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如正常人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咖啡;吸烟、饮酒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体位改变如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加快;卧位时心率则减慢。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常为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
2.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 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
(2)甲状腺功能亢进 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100~120次/分钟,严重者心率可达到120~140次/分钟.
(3)急性心肌梗死 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到30%~40%。
(4)休克 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可达到100次/分钟以上;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可大于120次/分钟。
(5)急性心肌炎 多数患者可出现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的窦性心动过速。
(6)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7)其他 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等,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8)药物 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