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心脏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很复杂,比如情绪激动、大量体力活动等生理因素,另外有可能是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炎等疾病因素,心脏窦性心动过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窦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症状
本病无特殊的症状,常是由于其它疾病所引起,其临床症状与心率增快影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程度有关,与基础心脏状态亦有关,当心率轻度增快时,心排血量增大,心脏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当心率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胸痛。症状的个体差异也较大。通常从休息状态下心率70次/min左右增加至2.5倍左右(180次/min),心脏的工作效率最大;当超过180次/min时,则心脏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是因为心率>180次/min时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有冠心病者更加明显),舒张末期缩短,心室充盈减少,每搏心排出量减少等所致。
体征:心率增快至100~150次/min,少数人可达160~180次/min。生理性者大多为一过性;系器质性心脏病所致者,则心动过速持续较久。心尖搏动有力,心音增强,颈动脉搏动明显。
诊断只能依靠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特征是:
1.P波有规律的发生 心动过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时限、振幅完全相同。
2.P波频率 大于10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
3.P-R间期 大于0.12s。
4.P-P间期 窦性心动过速开始时可逐渐缩短,终止时逐渐减慢至原有时限。窦性动过速时PP间距短于0.6秒,窦性心律不齐时最长与最短的PP间距之差达0.12秒以上。
5.有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
2心脏窦性心动过速
1、生理因素
正常人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饮咖啡、吸烟、饮酒等,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
2、心力衰竭: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
3、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100~120次/min,严重者心率可达到120~140次/min。
4、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到30%~40%。
5、休克:休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可达到100次/min以上;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可大于120次/min。
6、急性心肌炎:多数患者可出现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的窦性心动过速。
7、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8、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9、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发病机制:
(1)心力衰竭:在心力衰竭时,心率往往加快,这是机体维持心脏排血量的代偿性机制之一。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是具有代偿意义的。
(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患者都有窦性心动过速。
(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高,这是由于在发病的初期,全身的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疼痛、紧张、血容量不足或并发感染、发热等因素有关。如持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则是梗死面积大、心排血量减低、左心衰竭或坏死、心肌愈合修复较差的反映。
(4)休克:窦性心动过速的程度常作为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5)急性心肌炎:此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心肌急性炎症而导致心功能受损所致。
(6)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2~15次。此外,在应用拟交感类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用迷走神经阻滞药物(如阿托品),解除了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也均可发生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速应该如何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是减少窦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关键。
2.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本病诱发因素;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药物治疗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折返环,而控制其复发。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包括那些发作频繁,影响正常生活或症状严重而又不愿或不能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对于偶发、发作短暂、或者症状轻的患者可不必用药物治疗,或者在心动过速发作需要时给予药物治疗。要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均可减少本病的复发。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咖啡;食宜清淡。
4窦性心动过速会导致哪些疾病的发生
1、肺水肿
肺水肿是此病的并发症之一,本病的发生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报价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之一,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以及紫绀,大汗淋漓,再就是阵发性咳嗽,双肺布满对称性的湿啰音,晚期可出现休克甚至是死亡。
2、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也是窦性心动过速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症状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时主要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而后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患者只能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症状表现,患者常常出现有胸闷、气急、咳嗽、以及哮鸣,特别严重的患者可演变为急性肺水肿的情况。右心衰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夜尿等等。
3、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窦性心动过速的并发症之一,指的是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患者的心输出量显著减少,而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组织衰竭的情况在,在临床上主要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基础心脏病,持续性的低血压、少尿、以及意识障碍等等。
查看详情>>5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有什么
1.治疗原则
(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
(2)对症处理。
2.用药原则
(1)由生理或心外因素所致者,大多不需特殊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等。窦性心动过速的纠正,常作为左心衰竭控制的指标之一。
(2)非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不能使心率减慢。注意:洋地黄过量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高为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镇静药等。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 在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时,窦性心率持续>110次/分钟时,为减慢心率,可临时试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如口服阿替洛尔或钙拮抗药如口服硫氮卓酮,需要时可8~12小时服1次。继发于左心衰竭的窦性心动过速,应主要处理心力衰竭。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