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胆囊息肉主要是由胆囊壁上皮细胞沉积较多的胆固醇所造成的,它是属于一种良性的病变,绝大多数的多发性胆囊息肉患者都不会发生癌性改变,多发性胆囊息肉症状是什么?下面来介绍一下。
目录
1胆囊息肉与饮食的关系
息肉是人体任何一个器官都有可能出现的,以胆囊息肉最为常见,胆囊息肉其实就是胆结石的前期,因此希望大家在胆囊息肉阶段就要及时治疗,如果变成胆结石麻烦就大了。
专家表示患上胆囊息肉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平时生活中饮食不当,主要就是患者吃了大量油腻的食物,因此大家为了自己身体健康着想,平时还是要多吃一点清淡的食物,荤菜少吃一点,也不是不吃。还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及时将身体内的脂肪去除,这样您患上胆囊息肉的概率就比较低了,自己也可以少收点痛苦。
此外,如果您已经患上胆囊息肉这种疾病的话,请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戒酒,连酒精类的饮料也不要喝,因为酒精是会伤害您的肝功能的,最后使您的胆汁分泌过多,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同时要提醒大家的是生活中饮食一定要有规律,早餐一定要吃好,最好吃一些植物油的食品,一些高胆固醇的食物不能吃。
2多发性胆囊息肉症状是什么
胆囊位于右上腹部,像一个梨形的囊袋悬挂在肝脏的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储藏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在人体需要的时候排泄到肠道去帮助消化吸收食物。
胆囊息肉就是在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小的形如粟米仅1毫米~2毫米,大的状似桑椹可达2厘米,根据息肉数量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单发性胆息肉多为乳头状腺瘤、单纯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引起的腺肌增生病,这三种息肉癌变的机率均较高(5%左右)。
最新研究表明胆囊息肉的发病,因于情志失调(压抑、抑郁、易怒)饮食所伤(过量饮食肥甘厚腻、过量饮酒)劳逸过度(劳累、劳神过度、安逸过度)感觉外邪(风寒、暑湿)等所致。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胆汁泌排不利、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症瘕、积聚之症。虚实夹杂。
3胆囊息肉的危害是什么呢
胆囊息肉是胆囊粘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容易引起突起性病变的疾病,早期的时候症状并不是太明显,因此这种疾病也是比较难发现的。慢慢地患者会感到右上腹部不适,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息肉,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胆囊息肉最主要的危害就是息肉容易发生癌变,一旦癌变的话肿瘤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会对患者的性命产生威胁,另外这些人的内心也会留下极大的创伤,留下阴影。不过多发性胆囊息肉多数是由胆囊壁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内有胆固醇沉积的胆固醇沉着症,它是胆囊息肉的良性病变,很少发生癌性改变。
另外还有少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感觉自己的腹部有不同程度的闷胀或者发作胆绞痛,这可能是息肉恰好长在胆囊管附近。胆囊息肉的危害就是从胆囊管是向外排泄胆汁的一条很细的管道,使得息肉妨碍了胆汁的出路。
4如何鉴别胆囊息肉与胆囊癌
胆囊息肉与早期胆囊癌临床上都无明显的症状和特征,多数在进行体格检查做B超时.才发现胆囊息肉或可疑胆囊癌样改变。这给临床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胆囊息肉与胆囊癌的早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两者都可有消化道的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脯食物等。也可有右上腹的不适、隐痛或腹痛。不同的地方在于:中晚期的胆囊癌变有黄疸、右上腹包块及恶病质;而胆囊息肉则多无黄疸、右上腹包块,不发生恶病质。
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DNA流式细胞学分析有助于胆囊痛的诊断。电脑彩超观察息肉或癌肿内有无彩色血流,可与临床最常见的胆固醇性息肉相鉴别。对于较大的瘤体,行CT增强、扫描瘤体强化,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
应用B超引导探针穿刺进行细胞检查以鉴别胆囊息肉和胆囊癌。在B超的随访过程中,胆囊息肉生长缓慢,没有粘膜浸润;而胆囊癌生长较快,且有周围粘膜浸润的改变。当息肉近期增长较快或有周围粘膜浸润时则考虑发生了癌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5胆囊息肉的预防
胆囊息肉的日常预防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原则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胆囊息肉健康教育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