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和子宫囊肿的区别是什么

子宫肌瘤与子宫囊肿其实都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是这两者却有一定的区别所在,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它的症状进行区分了解,这样就可以及时的明确这些疾病对症治疗。

目录 子宫肌瘤的易发人群 子宫肌瘤和子宫囊肿的区别是什么 子宫肌瘤不能吃什么 子宫肌瘤的食谱推荐 子宫肌瘤的检查

1子宫肌瘤的易发人群

  一、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女性在妊娠期和排卵期,由于激素的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到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可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目的排卵,有生养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爱护,轻易发生激素依靠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二、抑郁的女性朋友轻易引发子宫肌瘤

  中年女性由于面临各种精神压力,很轻易产生抑郁情绪。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女性出现雌激素操纵期。在此期间,很轻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作用加强,导致子宫肌瘤的产生。

  三、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

  正常的性生活刺激,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的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很轻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

2子宫肌瘤和子宫囊肿的区别是什么

  (1)子宫出血 为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出现于半数以上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不具有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出血以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较多见,而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宫出血。

  (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 肌瘤逐渐生长,当其使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为位于宫底部的较大浆膜下肌瘤时,常能在腹部扪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包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尿频、尿急;巨大宫颈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特别是峡部或宫颈后唇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巨大阔韧带肌瘤可压迫输尿管,甚至引起肾盂积水。

  (3)疼痛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引起疼痛,但不少患者可诉有下腹坠胀感、腰背酸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产生急性腹痛,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者亦不少见,则可有痛经。

  (4)白带增多 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多,加之盆腔充血,可使白带增加。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坏死时,则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

3子宫肌瘤不能吃什么

  1、不要贪凉:肠胃功能不佳的女性,经前和经期应忌食生冷寒凉食品,如冷饮、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绿豆、黄瓜、荸荠、柚、橙子等,以免寒凝血瘀而使痛经加重。

  2、不要吃酸:酸性食品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因此痛经者应尽量避免在经期使用此类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3、不要吃辣: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本来就月经量多,再吃辛辣温热、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所以像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鸡汤、榴连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4、不要吃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5、不要不适宜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物。

4子宫肌瘤的食谱推荐

  1、苏芎猪肉汤

  配料:苏木12克,川芎10克,香附6克,黑木耳30克,穿山甲片3克,猪肉250克。

  制法:黑木耳,水发,洗净;猪肉,切块,焯水去浮沫;苏木、川芎、香附、穿山甲,用纱布包后扎紧。将药包、猪肉、黑木耳等一并放锅中,加水、盐、料酒,煮沸后,改小火炖30分钟,加入味精调匀,即可食用。

  功能:活血祛淤,理气调冲。本膳用苏木、川芎,活血化淤;香附,疏肝理气;黑木耳,补肾;穿山甲,散结破坚;猪肉,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该汤以活血化淤为主,合以补虚填精益肾的食物,不单美味,且具攻而不伐的功效。

  2、米仁丹参粥

  配料:生米仁30克,丹参15克,糯米150克。

  制法:先将丹参加水,煎30分钟,取汁去渣。米仁洗净,糯米淘净,入锅中,加水及药汁,熬成粥,即可食用。

  功能:活血祛淤,化浊利湿。本膳用米仁,渗湿清热,排毒消积,现代研究认为,其所含米仁脂有抗肿瘤的作用;丹参,活血化淤,通络调经,所含丹参酮、丹参甙等成分,有扩血管和改善血流动力的功能,而具消散积聚的作用。

  3、乳鸽枸杞汤

  食材:乳鸽1只,枸杞30克,盐少许。

  做法:将乳鸽去毛及内脏杂物,洗净,放入锅内加水与枸杞共炖,熟时加盐少许。吃肉饮汤,每日2次。具有益气、补血、理虚作用。

5子宫肌瘤的检查

  子宫肌瘤的检查包括以下几种:

  1、超声检查

  为目前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有变性提供参考,又有助于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

  2、诊断性刮宫

  通过宫腔探针探测子宫腔大小及方向,感觉宫腔形态,了解宫腔内有无肿块及其所在部位。对于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常需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性刮宫具有重要价值。

  3、宫腔镜检查

  在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有无赘生物,有助于黏膜下肌瘤的诊断。

  4、腹腔镜检查

  当肌瘤须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时,可行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肿瘤生长部位并初步判断其性质。

  5、磁共振检查

  一般情况下,无需采用磁共振检查,如果需要鉴别诊断是子宫肌瘤还是子宫肉瘤,磁共振尤其是增强延迟显像有助于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在腹腔镜手术前,磁共振检查也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术前和术中了解肌瘤的位置,减少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