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泌尿外科 >性功能障碍

荸荠怎么煮

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荸荠怎么煮 荸荠的简介 荸荠的形态 荸荠的栽培 荸荠的施肥

1荸荠怎么煮

  1、用小刷将荸荠表皮刷洗干净,放到煮锅里(忌用铁锅),倒上4-5倍的水。

  2、将煮锅搁置火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锅中荸荠。

  3、直到荸荠煮透熟。待最后锅中水快烧干时,将锅盖打开,手晁动煮锅,让荸荠慢慢收汁。

  4、待荸荠冷却后,放到凉开水中洗去外皮上的糖粘物。

  5、晾干外皮洗净后的熟荸荠,吃时削皮即可。

  荸荠既可作为水果,也可作为蔬菜,小寒时季是荸荠最甜的时期,春天的荸荠算晚收的了,但品质好的荸荠依然甜脆。最常见的荸荠的做法莫过于水煮。生食的荸荠爽脆多汁,煮熟的荸荠甜糯温胃,但荸荠性寒,无论生的熟的均不易多吃。

  荸荠每100g中含能量247kj,水分83.6g、蛋白质1.2g、脂肪0.2g,膳食纤维1.1g,碳水化合物13.Ig、胡萝卜素20μg、视黄醇当量3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2mg、尼克酸0.7mg;维生素C 7mg,维生素E 0.65mg;钾306mg,钠15.7mg,钙4mg,镁12mg、铁0.6mg,锰0.11mg、锌0.34mg,钢0.07mg,磷44mg,硒0.7μg,尚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荸荠素。

2荸荠的简介

  荸荠(学名:H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近膜质,绿黄色,紫红色或褐色。小穗顶生,圆柱状,在小穗基部有两片鳞片中空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较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顶端不缢缩;花柱基从宽的基部急骤变狭变扁而呈三角形。花果期5-10月。[1]

  原产于印度,广布于全世界,中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3荸荠的形态

  荸荠是莎草科植物荸荠地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

  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15-60厘米,直径1.5-3毫米,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近膜质,绿黄色,紫红色或褐色,高2-20厘米,鞘口斜,顶端急尖。小穗顶生,圆柱状,长1.5-4厘米,直径6-7毫米,很淡绿色,顶端钝或近急尖。

  有多数花,在小穗基部有两片鳞片中空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松散地复瓦状排列,宽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钝圆,长3-5毫米,宽2.5-3.5(-4)毫米,背部灰绿色,近革质,边缘为微黄色干膜质,全面有淡棕色细点,具一条中脉;下位刚毛7条;较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刺;柱头3。

  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顶端不缢缩,长约2.4毫米,竟1.8毫米,成熟时棕色,光滑,稍黄微绿色,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从宽的基部急骤变狭变扁而呈三角形,不为海绵质,基部具领状的环,环宽与小坚果质地相同,宽约为小坚果的1/2。花果期5-10月。

4荸荠的栽培

  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具匐匍茎,先端膨大为球茎。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荸荠喜温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 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 育,又不致球茎深钻,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 肥较多。

  荸荠于15℃萌芽,25℃开始分蘖,30℃植株旺盛生长,气温降至20℃以下时球茎形成。一般在早春选顶芽和侧芽健全的种荠在室外苗床育苗,经常保持湿润。约15-20天即可成苗,供大田栽植。株行距一般30厘米×60厘米,亩栽约3000穴。分蘖和分株期间保持一定水层并追施氮肥。球茎形成前追施磷肥和钾肥 ,对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有显着效果。

  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其全生育过程如下:气温达10-15℃时,80% 以上球茎可萌芽,同时抽生发芽茎,并向上抽生叶状茎,当幼苗有5-6根叶状茎 时,便向下萌生新根。

5荸荠的施肥

  大田基肥在耕地时每公顷施农家肥3-4.5万千克,过磷酸 钙4500-7500千克。栽后适宜的追肥时期是在分蘖、分株初期进行,以促进植株早发棵。追肥量 多少因移栽期 和土壤肥力而异。早水荸荠生长期长,以基肥和追施有机肥为主,可在移栽后15-20天、开花前期各追施1次人粪尿或尿素,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植株徒长,容易引起病虫害和倒伏。伏水荸荠施肥量适中。晚水荸荠生长期短,为争取短期内发棵封行,应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加大施肥量,并以追施速效肥为主。追 肥2-3次,可在栽后10-12天第1次追人粪尿每公顷1.4-3万千克或尿素150-220千克,以促进提早分蘖分株;第1次追肥后8-10天第2次追施素75-150千克;第3次追肥根据全田生长情况适量追施,一般在开花前追施 尿素45-75千克,以促进结荠。第2次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植株贪青,延迟结荠期,影响产量。同时应在分蘖分株期及时喷洒地果 壮蒂灵,加大营养输送量,提高荸荠产量。追施时如气温较高,粪水浓度宜稀,尿素应在露水干后撒施,以免烧伤茎叶。可结合追肥,在荠面封行前中耕和除草3-4次。球茎形成期,严防人畜下田,以免踩断地下匍匐茎。荸荠一生需水量大,栽后田间不宜缺水。一般移栽至分蘖分株期,田间保持2-3厘米浅水层。如荠田淤泥层深,可在栽后25-35天放水晒田,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控制无效分蘖。秋分以后为地下球茎膨大期,水层应加深到5-6厘米。球茎成熟后,应在采收前10-15天放干田水,以利于下茬种植。如需在第2年春季采收,冬季田间应保持湿润,表土不应干裂,以免冻伤球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