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喝茶有讲究

如果没有特殊的禁忌,适量饮茶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是,饮茶不当则有害无益。饮茶不仅有季节之分,对于不同的人群也有分别。所以于老年人来说,喝茶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老年人喝茶应该注意什么呢?

目录 喝茶有讲究 不适喝茶者 喝茶的礼仪 喝茶的利弊 每天喝茶6大好处

1喝茶有讲究

  【不要饭后立即饮茶】人们习惯在吃饭时和饭后饮茶,觉得能够消脂去腻,不过,饭中和饭后饮茶,茶中的鞣酸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凝固成颗粒,这种颗粒难以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会影响身体对各类营养的吸收,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及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

  【喝茶要淡】茶叶中含有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同时鞣酸还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块状的、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对消化吸收也有一定影响。所以适量饮茶才对

  【不要用滚开水泡茶】大家习惯用滚开水泡茶,其实这也是不对的。泡茶的最佳温度是80度左右的水,这样不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而且鞣酸析出含量也少,对铁质吸收和营养消化方面的影响不是很大。另外用滚开水浸泡的茶还会影响口感和香气,而且茶色容易发黑,不透亮。因此,应把开水灌入暖瓶放1~2小时后再泡茶,随泡随饮。

  【不要睡前饮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可可碱等,具有较强的兴奋大脑的作用,如果睡前饮茶过多,势必难于入睡,并增加排尿次数。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严重的还会导致失眠。

  【不要饮隔夜茶】隔夜茶因搁置时间太久,容易受到病源性生物污染,茶水中的复杂成分也易发生变化,饮隔夜茶可导致胃肠疾病。小时候一直被教导“隔夜茶,拉肚子”看来真是自有道理的。

  【不要用茶水服药】有些人尤其是爱喝喝茶的人,会选择用茶水来送药,殊不知茶水中的鞣质可与药物结合而沉淀,会改变药性,阻碍吸收,影响药效,所以,服药应用白开水。这也就日常所说的“茶解药”。看来古语自有道理一点不假

2不适喝茶者

  1)缺铁性贫血者:

  茶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使贫血加重。 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加重失眠。

  2)

  茶具 神经衰弱者:

  3) 动性胃溃疡患者:

  咖啡因刺激胃液分泌,加重病情,影响溃疡愈合。

  4) 泌尿系结石者:

  茶中的草酸会导致结石增多。

  5) 肝功能不良者:

  咖啡因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良的人饮茶,将增加肝脏负担。

  6)便秘者:

  鞣发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管蠕动,加重便秘。

  7) 哺乳期妇女:

  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肠痉挛,贫血,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8) 心脏病者:

  饮茶过多,会使心跳加快,有的还可出现心律不齐。

  9)孕妇:

  饮茶过多,会使婴儿瘦小体弱。

  10) 醉酒者:

  酒精对心血管刺激很大,茶水因可使心跳加快,两者一起发挥作用,对心脏功能欠佳者,十分危险。

3喝茶的礼仪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

  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著茶盘底部,右手扶著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1] 。

4喝茶的利弊

  一、喝茶可以减肥

  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在综合作用下,有预防和抑制肥胖的功效。 在日本,特别喜欢中国的乌龙茶。因为乌龙茶对分解脂肪的作用较强,可以帮助解除油腻,帮助消化,有减肥作用。法国巴黎圣东安尼医学系临床主任卡罗比医生研究证实,常饮云南产的普洱茶,可降低人体中的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法国妇女,特别是女青年很讲究形体美,她们把普洱茶称为“减肥茶”。法国医生用普洱茶作了试验,受试者每人每天饮三杯普洱茶,坚持一个月,结果有的体重减轻了,有的血脂降低了。法国医生还用云南陀茶对40名男女肥胖者进行实验,让他们每日早、午、晚各饮一杯陀茶,连用一个月后,有40%以上人的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这是法国人喜欢喝云南茶的一个原因。根据茶能减肥的作用,茶叶成为“减肥茶”、“健美茶”的主要原料。

  二、喝茶可预防蛀牙

  饮茶或用茶漱口、刷牙,不但能除口臭,还可防治龋齿。据报道,北京市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周大成,从70年代即开始研究茶叶在预防龋齿方面的功效、饮茶、用茶汤漱口、刷牙,或者用含茶的牙膏均可,但以茶汤刷牙为最好。这是因为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难溶于酸的“氖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的防酸杭龋能力。 利用茶防龋是牙齿保健的途径之一。因此,可在儿童中推广用茶汤漱口、刷牙和饮茶。低氟地区,提倡饮用一般低档茶(高档茶和名茶含氟量较低),可以防止龋齿。每人每天饮用10克茶叶冲泡的茶汤,即可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含氟量较高的茶叶有福建“乌龙茶”、云南、“滇红”、浙江“杭绿”、江西“茉莉花茶”和贵州“茯砖”等。

  三、茶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饮茶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胆固醇也有所减低,对8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有30名患者经用绿茶进行五天治疗后,有的血压下降,有的恢复到正常;有人还对喝茶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为不喝茶、偶而喝茶、常喝茶三个组,发现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生率为3.1%,偶喝茶者患病率为2.3%,常喝茶者为1.4%。由此可以看出喝茶对预防冠心病的效果。

  四、茶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

  医圣张仲景说:“茶治便脓血甚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茶多酚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能凝固蛋自质,将细菌杀死。如把危害严重的霍乱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放在浓茶汤中浸泡几分钟,多数会失去活动能力。因此,中医和民间常用浓茶或以绿茶研末服之,治疗细菌*痢疾、肠炎等肠道疾病。 方法是茶叶3克,水一碗,煎服,一日三次;或用浓茶一杯,醋20毫升,混合服下,一日三次;也可用茶叶、荠菜花各15克,煎服,一日三次,饭前服用。其次,用水泡茶时,如果饮用水不洁,茶叶能吸收水中的杂质,并使之沉淀,有净化、消毒作用,这对预防肠道传染病有好处

5每天喝茶6大好处

  一、你不知道的喝茶的好处

  喝茶有益身心众所周知,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多种维生素等能够起到保健和药理作用。

  1、提高肌肉耐力。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为“儿茶素”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于对抗疲劳,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常喝绿茶,效果最为显著。

  2、抵抗紫外线。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茶水洗脸能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的作用,还有助于减少日光中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是天然的“防晒霜”。

  3、保持身材。唐代《本草拾遗》中关于茶的论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国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饮茶可以缩减腰围,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从而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4、抵御辐射。国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质,保护细胞不受辐射伤害,对于修复受损细胞也有帮助。临床研究显示,茶叶提取物可治疗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治疗辐射导致的血细胞、白血球减少,效果很好。

  5、改善记忆力。茶多酚有助于大脑进行局部调节,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国外研究证实,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认知障碍症。此外,咖啡碱能促使中枢神经兴奋,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6、提高骨密度。虽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成分,会促进钙随排尿流失,但含量极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颇高的红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其实,茶叶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于减少钙流失的物质,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和钾元素。台湾研究发现,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较高,髋关节骨折机率更低。

  二、不同人群如何选茶

  1、常用脑喝绿茶。据报道,绿茶有助抗癌防癌,能降血脂、防动脉粥样硬化。绿茶适用于经常接触有毒害物质、或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对这些人群,绿茶中的有效成分可起到保护作用;适用于嗜烟酒者,有利于解烟毒、醒酒;适用于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适用于脑力劳动者,可提高大脑的敏捷程度,长时间保持头脑清醒、精神饱满,有利于增强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记忆能力;适合于阴虚体质的人群;适合于有减肥美容需求的人群。孕妇饮用绿茶时,以较淡味的茶汤为好。

  2、常运动饮红茶。红茶性温,适合于身体虚弱的人,也适用于运动人群、体力劳动人群,饮用时可酌量加糖,既有利于增加能量又能补充营养。孕妇在临盆前1—2月和产后,以饮用红茶为宜。

  3、想减肥喝青茶。青茶(乌龙茶)具降血脂、防动脉粥样硬化、延年益寿的功效,适用于身体肥胖、希望减肥美容的人群,也适用于运动人群;适用于以荤食为主的人群,有助于消化;适合于阳虚体质、脾胃虚寒的人群。

  4、常吃牛羊喝黑茶。黑茶适用于常年以荤食为主、吃牛羊肉较多的人,有利于促进脂肪消化;也适用于减肥人群。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边陲地区,常习惯于饮用砖茶、饼茶、普洱茶等经后发酵的紧压茶类,与其饮食习惯有关。

  5、心情差喝花茶。花茶适用于脑力劳动过度的人,有助于解抑郁、提神;适合于阳虚体质、脾胃虚寒的人群;适用于经期和更年期妇女,可缓解性情的烦躁,能疏肝解郁、理气调经。

  6、大便干喝决明子。决明子归大肠经,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常喝决明子茶还可辅助降血脂。日常保健可将炒决明子或已打碎的决明子15克,直接泡茶饮用;习惯性便秘者可用炒决明子10~15克捣碎,加水300~400毫升煎煮10分钟,加入蜂蜜20~30克搅匀,早晚服用。但脾胃虚寒及便溏、泄泻者要慎用。

  7、肝火旺喝菊花。很多人经常出现头晕口苦、皮肤干裂、口舌生疮、脾气暴躁等症状,这多是由肝火太旺所致。而菊花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养肝降火的作用,能够缓解口苦、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平肝火最好选用杭白菊或者胎菊(即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冲泡菊花茶时,用10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3~5分钟即可,喝到只剩1/3的汁水时再续沸水。

  三、不同茶叶冲泡方法

  1、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冲泡绿茶最好用瓷杯。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绿茶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2、红茶: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红茶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这样能欣赏到茶叶在水中的翻滚舒展。具体方法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泡红茶要盖上盖子,这样茶香会更浓郁。

  3、乌龙茶:用沸水多次冲泡。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4、黑茶:先洗茶,再沸水冲泡。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普洱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为了保持茶叶的芳香,泡茶最好选用金属离子含量低的“软水”,如纯净水和高品质的矿泉水。

  四、10种茶再爱也别喝

  1、变质茶

  茶不易妥善保管,易吸湿而霉变,而有些人出于爱茶节约,舍不得丢弃已霉变的茶。变质的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是绝对不能饮用的。优质茶泡好后若放置太久,茶汤也会因氧化和微生物而繁殖而变质,这样的茶亦不可再饮用。

  2、头道茶

  因为现代茶叶在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农药、化肥、尘土等物质的污染。头道茶其实是洗茶的水,应尽快到出后再冲入开水,这样泡出的茶水才是最卫生的茶。

  3、焦味茶

  炒制过火的茶叶,营养已经丧失,味道也不好了。

  4、久泡茶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汤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直菌)数量较多,很不卫生。

  5、冷茶

  茶宜湿热而饮,冷茶有滞寒、聚痰之弊。也就是说温茶,热茶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6、烫茶

  茶一般都是用高温的水冲泡的,但是不能在水温过热时饮用。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如果长期饮用太烫的茶水,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另据国外研究显示,经常饮温度超过62oC茶者,胃壁较容易受损,易出现胃病的病症。饮茶的温度宜在56oC以下。

  7、串味茶

  有的味道是有毒素,如油漆、樟脑味等。

  8、浓茶

  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很强,饮浓茶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对肠胃也不好,有的人饮用后会产生呕吐感。

  9、隔夜茶

  特别是变了味的茶,即使还尝不出来变味,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细菌等。因为茶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大部分不溶解于热水,残留在叶片中,水温较高时,茶叶上的蛋白质便会腐烂,放置一晚后,又会有一种酶菌生成,同时在茶中残留大量的丹宁酸会变成具有刺激性的强烈氧化物,对肠胃造成刺激,引发炎症。所以,隔夜茶不宜饮用。

  当然,未变质的隔夜茶在医疗上还是有它的作用的。如:隔夜茶含丰富的酸素,氟素,可以阻止毛细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痛,温疹,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疮口脓疡等可用隔夜茶治;眼睛出现红丝或常流泪,每天用隔夜茶洗眼多次,可奏奇效;每天早上刷牙前后或吃饭以后,含嗽几口隔夜茶,不仅可以使口气清新,还有固齿的作用,等等。

  10、老年人不宜饮生茶

  所谓生茶是指杀青后不经揉捻而直接烘干的烘青绿茶。这种茶的外形自然绿翠,内含成分与鲜叶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点的醛醇化合物转化与挥发不多,香味带严重的生青气。老年人饮了这种绿茶,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强,饮后易产生胃痛;青年人饮后也会觉得胃部不适,即通常所说的“刮胃”。误购买了这种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饮,可放在无油腻的铁锅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气,待产生轻度栗香后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