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它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并及时的进行治疗,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宝宝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宝宝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常在出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宝宝会有厌食、呕吐、肝轻至中度增大的现象出现。
(2)新生儿败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儿溶血症。
(2)胆道闭锁。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周才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边硬而光滑;肝功改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3)母乳性黄疸:大约1%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宝宝一般状态良好,黄疸在4-12周后下降,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诊断。
(4)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如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
(5)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
1、颜色改变:
皮肤黄染:皮肤呈金黄色、或者桔黄色,面部、身体、巩膜(眼睛的眼白部分)、手心、足底都有明显黄染。黄染是判断得黄疸的最有力的症状特征。
便便颜色:尿液颜色加深,会有深黄色、茶色甚至酱油色。大便颜色则变浅,变白色或者白陶土色。
2、精神差:体温不正常(新生儿正常体温和大人是差不多的,都在36.7~37℃左右)、吃奶吃力、食欲不好(不吃奶时还会发出呻吟)、精神不好(嗜睡、双眼呆滞)、啼哭、体重不增加。
3、血清胆红素:也就是新生儿黄疸指数足月儿>12mg/dl,早产儿>15mg/dl。每天都会增长5mg/dl。
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
4、有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伴有贫血,或者其他症状。
5、病情会反复,宝宝可能黄疸退了之后又会再次出现。
3新生儿黄疸要怎么护理
1、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3、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保持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
5、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4孕期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1.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诱发溶血的药物、化学物品等。
2.如果孕妇以前有胎黄的婴儿,在妊娠期间做好预防措施,去医院看看病情,医生会开一些药物来缓解病情。
3.患者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4.当孕妇生下婴儿的时候,这段期间要仔细观察婴儿是否出现黄疸的症状,如果发现最好及时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5.怀孕的妈妈们这段期间尽量不要吃蚕豆,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忌嘴。
查看详情>>5新生儿黄疸多久才能退完
一般只要是生理性黄疸,大约都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消退,但也有时间长的,如有的新生儿黄疸会在三个月的时间才会消退完完。当然这种情况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进行良好的治疗。只要是孩子满一个月后还有黄疸的,都属于病理性黄疸。
作为新生儿黄疸来说,如果是生理性的,需要在平时做好调养工作,如让孩子多喝些水,喝水能够促进孩子代谢,这样有利于黄疸的消退。另外要注意喝水时间点,最好在两次喂奶之间,这样不耽误孩子的喝奶。
如果新生儿黄疸在满月后还没有消退,就要引起一定注意,可以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通过照射治疗、西药治疗等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中药来调理,要预防因黄疸问题给宝宝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如果是轻度的病理性黄疸,可以在家进行调理,一方面注意观察孩子的黄疸现象,另外一方面给孩子适当喝些葡萄糖水,适当进行一定的阳光照射,但在照射时要把宝宝的眼睛蒙好,避免眼睛出现照射损伤。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