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是其他矿物在地下发生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成的,属于一种“变质矿物”,通常由镁的岩石经变质而成。比如由碳酸镁构成的白云岩,在富含硅的高温热液作用下,主要成分就可能渐变成水合硅酸镁,即滑石。滑石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录
1滑石的功效与作用
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
滑石粉由于颗粒小,总面积大,能吸着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因此当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有保护的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
抗菌作用
用平板法使培养基含10%的滑石粉,对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球菌有轻度抑菌作用。
治产后淋
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千金方》滑石散)
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
滑石、蒲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酒眼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治伤寒衄血
滑石末不拘多少。饭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微嚼破,新水咽下。只用药末一大钱,饭少许,同嚼下亦得。老幼皆可服。(《本事方》滑石丸)
治暴得吐逆不下食
生滑石细末二钱匕。温水服,仍急以热面半盏,押定。(《本草衍义》)
治脚趾缝烂
滑石一两,石膏(煅)半两,枯白矾少许。研掺之,亦治阴下湿汗。(《濒湖集简方》)
治小儿体热痱疮
滑石末三两,白矾灰一两,枣叶四两。上药捣罗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疮,后取药敷之。(《圣惠方》滑石散)
治天泡湿热等疮
滑石、粉甘草(此当半用为是)、上等分为末,搽敷。或加绿豆末,以治湿热肥疮。(《景岳全书》金黄散)
功能主治
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2滑石的鉴定
鉴定
滑石呈扁平形、斜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全体白色、蛋青色或黄白色,表面有珍珠样光泽,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软而细致,手摸有滑润感,用指中即可刮下白粉。无臭,无味,有微凉感。以整洁、色青白、滑润、无杂石者为佳。显微鉴定:在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低正突起。最高干涉色可达三级橙色,有的滑石最高干涉色只达到二级中部。近于平行消光(滑光角只有2°-3°)。正延长符号。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2V)很小,一般在10°以内。折射率Np=1,538-1.550,Nm=1.575-1.594;双折射率Ng-Np=0.030 -0.050。
1.硅的鉴别:取本品粉末约0.2g置铂坩埚中,加等量氟化钙(或氟化钠)粉末,拌匀,加浓硫酸5 ml,微热,立即将悬有1滴水的铂坩埚盖上,稍等片刻,取下坩埚盖,水滴呈现白色浑浊。
2.镁的鉴别:取本品粉末0.5g,置烧瓶中,加盐酸(4→10)10ml,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微沸,不时振动烧杯并保持微沸40分钟,取下,用快速滤纸过滤,用水洗残渣4-5次。取残渣约0.1g,置坩埚中,加入硫酸(1→2)10滴和氢氟酸5ml,加热分解并蒸发至冒三氧化硫的白烟时,取下冷却后,加10ml水使溶解。吸取此溶液2滴,加镁试剂1滴,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使成碱性,立即出现天蓝色沉淀。
3.红外光谱法:由于中药滑石组分较单纯,其红外特征峰很明显,可作鉴定。
3滑石的常用配方
1.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水,和米煮粥吃。
2.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满者难治。
3.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4.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换。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5.妊妇尿涩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6.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7.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8.下部湿汗。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干搽患处。
9.脚趾缝烂痒。治法同上。
10.打伤肿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热茶洗伤处后将药敷上。
11.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用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饮此水,饮完为止。12.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疗。
4滑石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主要含硅酸镁(3MgO·4SiO2·H2O).通常一部分MgO 为FeO 所替换.此外, 尚含氧化铝(Al2O3),杂有黏土、石灰、铁等.
药理作用
1。对皮肤、黏膜的保护作用 滑石粉外用, 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形成保护性膜.既可减少局部摩擦, 防止外来刺激,亦能吸收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并有吸收分泌液, 促进干燥、结痂作用.内服时可以保护胃肠黏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尚可阻止毒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2. 抗菌作用 将10%的的滑石粉加入培养基内(平板法), 可见到滑石粉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双球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
5滑石营养知识
滑石知识介绍:
滑石为硅酸盐类滑石族矿物滑石,主要含水合硅酸镁。滑石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系由热水溶液和岩石中的镁和硅化合而成,分布于辽宁、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四季可采,开采后去净杂石、泥土。
1. 滑石为致密块状、鳞片状集合体,法则块状或扁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灰色至淡蓝色。半透明或不透明。具蜡样光泽,有的呈珍珠光泽。质软细腻,可于硬纸上书写,手摸之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气无,味无,具微凉感。
以整洁、色白、滑润、无杂石者为佳。
2. 滑石粉为微细、无砂性的粉末,白色或类白色。手摸具滑腻感。无臭,无味,以粉细、色白,无杂质者为佳。
滑石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滑石、滑石粉,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干燥处。
滑石适合人群:
孕妇慎服;脾胃虚弱,热病津伤,或肾虚滑精者禁服。
滑石食疗作用:
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胃、膀胱经
体滑质腻,可降可收;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的功效
主治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淋涩疼痛,水肿,脚气,暑热烦渴,泄泻湿疹,湿疮,痱子。
滑石做法指导:
1. 滑石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可配车前子、木通等品。
2. 用于湿热引起的水泻,可配合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等同用。
3. 对暑热病症可配合生甘草、鲜藿香、鲜佩兰等同用。
4. 治湿温胸闷、小便短赤,可配合生苡仁、通草,竹叶等同用。
5. 滑石外用还能清热收湿,用治湿疹、痱子等,可配石膏、炉甘石,枯矾等同用。
6. 滑石甘草清热解暑,质滑利窍通淋,为暑热烦渴及热淋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