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产科

产后血晕

产后血晕,是指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昏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西医中没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但临床中因产后出血引起的虚脱、休克或羊水栓塞等病,可与本病互参。是产后危急重症之—,若救治不及时,往往危及产妇生命,或因气血虚衰而变生他疾。那产后血晕该怎么治疗和预防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产后血晕症状起因 产后血晕应该如何预防? 产后血晕的药膳调理 与产后血晕相鉴别的疾病 艾灸治疗产后血晕的方法

1产后血晕症状起因

  产后血晕属妇科产后的急症之一,导致产后血晕的病因,有虚、实两端。虚者居多,虚者属于脱晕,常由产后血崩发展而来;实者属于闭晕闭厥,乃瘀血上攻,扰乱心神所致。以下是导致产后血晕虚实两端的病因介绍:

  1、虚此病之虚,为血虚气脱。产妇素体气血虚弱,复因产时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下夺,血分大耗,血者与气分相连,血为气之配,又说血为气之内守,而气又为血之统摄,气赖血存,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故营血耗损过甚,气失依附,阳气虚脱,故见气血分离的虚脱状态。气之虚脱,必见汗多神疲,形寒肢冷;血之下脱,则不能涵养心肝,以致心神骤然失养。

  2、实此病之实,为瘀血内闭。产时排瘀不畅,或胎盘残留,瘀阻于内,损伤胞络,故致出血过多,或因产后胞脉血虚,瘀浊有所残留,或者因产感寒,血为寒凝,气为寒阻,以致瘀浊不行,或因产后元气亏虚,气血运行失度,以致血瘀气逆,并走于上,扰乱心神,而致血晕。

2产后血晕应该如何预防?

  血虚气脱而致血晕:治宜滋补气血,益气固脱,方药可选定坤丹或独参汤。若汗出肢冷,则用参附汤,以回阳救逆;若伴出血不止,则于参附汤中加姜炭,以止血。还可采用药膳调治,如黄芪粥,取黄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粳米50克煮粥,熟时加药汁和适量红糖,稍炖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亦可用桂圆枣仁芡实汤,桂圆肉10克,芡实12克,炒枣仁10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饮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

  瘀阻气闭型血晕:治宜行血逐瘀,方药用夺命散加当归、川芎。若兼胸闷呕哕,则加姜半夏以降逆化痰。也可用下列药膳调理,如佛手山楂元胡汤,佛手6克,山楂10克,元胡6克,水煎取汁服用,每日一剂。桃仁粥,桃仁15克捣烂,加水浸泡,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待粥半熟时加入桃仁和少许红糖,炖至粥熟即可,每日晨起食之。黑豆红花汤,黑豆30克,红花6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冲红糖50克温服,每日一次

3产后血晕的药膳调理

  产后血晕的药膳调理

  产后血晕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甚至神志昏迷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导致血晕的原因,一是生产时失血过多,心神失养,以致气虚血脱;二是血瘀气滞,扰乱心神而致血晕。治疗时可对症用独参汤、定坤丹或夺命散。还可根据病症分型采用药膳调理。

  血虚气脱型药膳方

  黄芪粥:黄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熟后加入药汁和适量红糖,再稍炖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

  五味子大枣人参汤:五味子50克、大枣10枚、人参12克,水煎共煮。取药汁加红糖适量,温服,每日1剂。

  莲子粉粥:莲子共研细末,每次取15克,同粳米30克煮粥,熟时调入适量红糖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

  当归羊肉芪姜汤:羊肉500克(洗净后切片),当归60克,生姜、黄芪各30克,大枣10枚,加水文火炖汤,吃肉饮汤。

  血瘀型血晕的药膳方

  桃仁粥:桃仁15克,捣烂后加水浸泡,取汁。粳米50克,煮粥,粥半熟时加入桃仁汁与适量红糖,炖至粥熟,每日清晨服食。

  佛手元胡山楂汤:佛手、元胡各6克,山楂10克,水煎,取汁饮服,每日1剂。

  黑豆红花汤:黑豆30克,红花6克,水煎,取汁冲50克红糖温服,每日1次。

  艾叶干姜醋糖饮:艾叶、干姜各9克,水煎,取汁,加入米醋100毫升,再加适量红糖,稍煎片刻,温服,每日1次。


4与产后血晕相鉴别的疾病

  与产后血晕相鉴别的疾病:

  (1)产后郁冒

  相同点:都可见眩晕症状。

  不同点:产后郁冒是因为产后亡血复汗感受寒邪所致,症见头晕目瞀,郁闷不适,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产后血晕多由于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急,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是以不省人事,口禁,甚则昏迷不醒为特点星恒教育编辑|整理。

  (2)产后痉病

  相同点:口噤不开。

  不同点:产后痉病多由于产时创伤,感染邪毒,或产后亡血伤津,筋脉失养所致,其发病时间较产后血晕缓慢,其症状一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为主。产后血晕多与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急,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是以不省人事,口禁,甚则昏迷不醒为特点。

  (3)产后子痫

  相同点:都可见神志不清。

  不同点:产后子痫除了产前有头晕目眩、头面即四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以外,尚有典型的抽搐症状。产后血晕五上述病史及典型的抽搐症状。

5艾灸治疗产后血晕的方法

  悬灸保健技术只用于养生保健,而不是用于治疗疾病。因此,在调理项目中,悬灸组方分为二类,一为基本方,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主,本着既要简便易行,穴位少而精,便于掌握的原则,又要科学辨证,达到悬灸效果。二为调理方,是为针对不同症候而设,采用辨证取穴的方法。

  艾灸治疗产后血晕的方法

  产后血晕,中医病名。是指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昏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病因】

  产后血晕多由于产妇素体气血虚弱,加之生产时产程过长,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或产时体虚受寒,寒凝血瘀,气逆于上等引起。

  【症状】

  常见证型有:①血虚气脱型产后血晕。证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四肢厥冷,汗出淋漓,渐至昏迷不省人事,舌淡无苔,脉微欲绝。

  ②血瘀气逆型产后血晕。证见产后阴道出血量少,小腹疼痛拒按,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神昏口噤,面、唇、舌色紫暗,脉涩。

  【疗法】

  取穴:水沟、神阙、血海、三阴交(穴位示意图如下)

  灸法:1.用艾炷无瘢痕灸,取黄豆大小艾炷置于上述穴位上,点燃灸之,不计壮数,灸至苏醒为止;2.用艾条雀啄灸,取艾条点燃,在上述穴位上,行雀啄灸,各灸10~30分钟,直灸至苏醒为止。

  产后血晕艾灸调理穴位示意图

  【注意事项】

  1. 注意做好孕期保健。对双胎、多胎、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或有产后出血史、剖宫史者,应严格把好产前检查关,择期住院待产;对胎盘早剥者,应及早处理,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2. 提高助产技术,正确处理分娩三个产程。认真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残留。如发现软产道损伤等体征,应及时处理。

  3. 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同时观察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

  4. 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量多,须迅速查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时纠正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进行针对性治疗。

  5.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注意外阴部清洁卫生,避免产妇情绪激动,并应注意产后饮食调摄,清除其他导致产后血晕的因素,确保产妇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