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没有小刺的鱼有哪些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一般的鱼肉都会有刺的,不过这给一些人就会带来麻烦,吃的时候很容易被鱼刺卡住喉咙,那么没有刺的鱼类有哪些呢?下面就来说一下。

目录 喉咙卡刺了怎么办 没有小刺的鱼有哪些 4种吃鱼方式等于慢性自杀 春季吃鱼好时节7种鱼最肥最好吃 饭桌上吃鱼的礼仪

1喉咙卡刺了怎么办

  喉咙卡鱼刺的小妙招:鱼刺鲠喉时,可剥取橙皮,块窄一点,含着慢慢咽下,可化解鱼骨。用维生素C软化。 细小鱼刺鲠喉,可取维生素C1片,含服,徐徐咽下,数分钟后,鱼刺就会软化消除。饮井水。鱼刺卡喉,如果喝醋也不见效,可在次日清晨,喝1碗井水,即可消除鱼刺。

        遇到喉咙卡刺的情况不需要太过惊慌,及时进行处理即可,如果卡入咽喉部位的鱼刺比较大又硬,不建议进行自我调理,最好去医院口腔科在医生的帮助下取出,以免造成肠道损伤,严重时引发感染疾病,如若是一些软刺,通过饮用食醋或是吃一点东西压一压可以解决,这些方法有时一次并不管用,需要多进行几次,建议在吃鱼的时候多加小心,最好将鱼刺剔除干净再食用。

2没有小刺的鱼有哪些

  龙利鱼

  龙利鱼俗称子板鱼、鳎目、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中国近海海区。龙利鱼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高蛋白,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作为优质海洋鱼类,其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之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颇有益处。另外,龙利鱼中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以抑制眼睛里的自由基,防止新血管的形成,降低晶体炎症的发生。再加上其刺少肉多的特点,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其实淡水鱼身子扁的比较多刺,像鲫鱼就比较多,像身子比较园的就刺少,像草鱼还有黑鱼。怕鱼刺卡着孩子的妈妈可以给孩子选择罗非鱼、银鱼、雪鱼、青鱼、鲶鱼、黄花鱼、比目鱼、马面鱼等。这些鱼肉中几乎没有小刺。吃带鱼时先往掉两侧的刺,就只剩中间与脊椎骨连着的大刺了,也很好剔。吃鲈鱼、鲫鱼、鲢鱼、胖头鱼、武昌鱼时,可让宝宝吃鱼腹肉,没有小刺,可以放心给孩子吃。

  选购鱼类时应留心:肉质要有弹性、鱼鳃呈淡红色或鲜红色、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外观完整、鳞片无脱落、无腥臭味等。

  还有,鱼肉买回家后最好采取清蒸或烤的方法,避免油炸,以保存最多的养分。

34种吃鱼方式等于慢性自杀

  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建议:

  购买活鱼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再杀,已经杀死的鱼则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左右,以尽量挥发鱼身上的剩余毒素,降低有毒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而烹饪最好在鱼死亡数小时后进行,因为放置一段时间后,鱼肉的结缔组织开始逐渐软化,肉品也变得味美鲜香,此时烹饪,味道最好。

  不可否认,鱼的确是很好的健康食品,但食鱼有道,才能对你的健康真正有益。

  生吃鱼片易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吃鱼吃肉能帮助保护大脑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提醒:

  不少人以为生鱼片用酱料和醋拌过,就能杀死其中的肝吸虫,可以放心食用,但事实上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芥末、酒精等都很难杀死它们,就算把鱼片投入90℃热水中,煮的时间不足也不能将之杀死。

  因此生鱼片还是少吃为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肝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刚开始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有些人甚至十几年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等到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建议长期嗜吃生鱼片的人最好到医院检查,确诊是否感染。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提醒:

  个人千万不能擅吃鱼胆,有食用要求的患者应在中医指导下合理摄入。

  空腹吃鱼可能导致“痛风”

  在减肥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建议:个人在吃鱼肉前可先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低脂食品,如杂粮粥、荞麦粉、芋头等垫底,用餐中间也可食用一些含淀粉的菜肴,如蒸甘薯、甜玉米、马铃薯等,以此平衡体内酸碱度,减轻嘌呤的危害,起到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4春季吃鱼好时节7种鱼最肥最好吃

  1、桂鱼

  桂鱼也叫鳜鱼、季花鱼,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佳品”,其肉质丰满,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骨刺很少。作为宴席上之佳肴,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每到春天最为肥美,因而也被称为“春令时鲜”。

  桂鱼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蒸、煮、烩、烧、烤、炸,也可以做成各种造型和花色的菜看,如“乌龙桂鱼”,“叉烧佳鱼”,“醋溜佳鱼”等,都是宴席上的名菜。

  清蒸桂鱼

  主料:鳜鱼1条

  辅料:红椒少许

  调料:花生油2.5汤匙、食盐1茶匙、葱2段、姜1块、蒸鱼豉油3汤匙、黄酒1/2汤匙

  清蒸桂鱼的做法:

  1.将大葱洗净,切半破,取出葱芯

  2.将葱白、红椒、生姜切成细丝,葱芯切成粗丝

  3.杀好的桂鱼洗净肚内黑膜及异物,用厨房纸擦干水,在鱼肉厚处轻划一字刀,然后先抹一层黄酒,再抹匀盐,加姜丝腌5分钟

  4.在鱼盘底下放四个勺子,把鱼放在上面,鱼身铺上葱芯,入水开的蒸锅用中大火蒸6分钟,中途不得开盖

  5.到时间后,关火焖半分钟取出,倒去盘里的汁水,淋上蒸鱼豉油

  6.鱼身铺上葱丝和红椒丝,锅里烧热花生油,淋在鱼身上即成

  2、鮰鱼

  三四月份,鮰鱼体硕膘肥,据江阴《澄江志》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江阴江海社鮰鱼年捕捞量达4000公斤。现在,野生鮰鱼大概很少见了,市场上十元钱一条的都是养殖鮰鱼,鲜味不佳。

  鮰鱼鳔肥厚,晒干后即为名贵河鲜,旧时酒家的“蟹粉鮰肚”是一道名菜。鮰鱼鱼皮有弹性且多胶质,宜红烧,食之,鱼肉肥腴滑润,软糯、鲜而粘嘴,有胶质感。“白汁鮰鱼”鱼嫩汁鲜,亦是老上海名菜之一。鮰鱼要除腥,它背上两边有两条白筋,特别腥气,要把白筋抽掉,还有,烧鮰鱼最好加点胡椒粉,乃解腥之妙法。

  豆豉蒸鮰鱼

  主料:鮰鱼1条

  调料:食盐1/2茶匙、姜1小块、蒜3瓣、料酒1汤匙、豆豉1汤匙、红尖椒3个、葱白1段、细香葱2根、植物油1汤匙

  豆豉蒸鮰鱼的做法:

  1.准备好所有小料

  2.锅中注入植物油,小火凉油下锅(可以加少许水)加入豆豉、姜末、蒜末、红尖椒末和葱白

  3.一起煸炒出香味

  4.炒好后装入小碗中放凉,将鮰鱼切成小块

  5.调味料放凉后再放入鮰鱼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料酒

  6.搅拌均匀腌制十五分钟

  7.将腌好的鮰鱼块放入小碗中

  8.烧锅开水,大火蒸上十分钟

  9.蒸好后拿出来, 放入小葱末

  3、甲鱼

  春天的甲鱼肉味道最好,因为甲鱼蛰伏了一个冬天还未进食,此时体内脂肪最少,肉质鲜嫩,因此民间有“春天吃甲鱼,一年少生病”的说法。甲鱼中所含蛋白质、钙、磷、铁及维生素A均较丰富,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

  肝病患者忌食甲鱼;患有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者不宜食用;失眠、孕妇及产后腹泻者不宜食用。甲鱼含高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它的边缘肉裙部分还含有动物胶质,不容易消化吸收,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清炖甲鱼

  主料:甲鱼500克

  调料:食盐3克、葱10克、姜20克、料酒10毫升、枸杞子2克

  清炖甲鱼的做法:

  1.以水池的边沿抵住甲鱼头,用剪刀在甲鱼的腹部剪出十字刀口,去除内脏,用流水冲洗干净

  2.将甲鱼置入深盆中,倒入开水稍烫片刻

  3.去除甲鱼身上的一层砂皮

  4.用小刀将甲鱼的外壳剥离

  5.用剪子剪掉甲鱼身体上的黄油

  6.将收拾好的甲鱼剁成块

  7.锅内倒入凉水,加入料酒,放进甲鱼块,水开后去除血末,捞出后再用温水清洗干净

  8.将锅清洗干净,倒入开水,放入焯烫好的甲鱼块,加入盐、葱段和姜片,中小火炖3个小时,起锅前撒入泡好的枸杞即可

  4、带鱼

  在鱼类的选择上,海鱼里首推带鱼。春天的带鱼营养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镁,能保护心脏,且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皮肤表面细胞活力的作用。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带鱼本身腥气较重,所以烹调的时候宜用红烧、糖醋的方式。

  剁椒带鱼

  主料:带鱼500克

  调料:料酒2茶匙、剁椒酱5茶匙、胡椒粉1/2茶匙、蒸鱼豉油1/2茶匙

  剁椒带鱼的做法:

  1.带鱼解冻冲洗干净,加入料酒和白胡椒粉腌制1小时左右

  2.腌好后,放入盘里,码放整齐,表层加剁椒酱

  3.放入蒸锅里,蒸8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出锅后,倒去盘里的水,加入蒸鱼豉油,拌匀即可

  5、鲈鱼

  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春天,鲈鱼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鱼肉细腻,是最好的品鲈鱼季节。

  鲈鱼做法较多,随个人口味,清蒸、红烧或炖汤都是很好的吃法。普通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女性妊娠水肿或胎动不安的情况,食用鲈鱼有助安胎。不过,鲈鱼属于发性食物,因此有皮肤病的人群忌食。一般食用鲈鱼肉每天最好别超过100克。

  剁椒鲈鱼

  主料:鲈鱼1条

  调料:食盐1/2茶匙、葱半根、姜1小块、料酒1汤匙、剁椒1汤匙、植物油1汤匙、蒸鱼豉油1汤匙

  剁椒鲈鱼的做法:

  1.鲈鱼去掉内脏和表面鳞片,清洗干净,用盐和料酒腌制15分钟

  2.从背部每隔2厘米切一刀,不切断

  3.葱白洗干净摆在盘底

  4.准备好剁椒和姜末

  5.锅热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姜末和剁椒炒香

  6.炒好后浇在鲈鱼表面

  7.上锅大火蒸八分钟,虚火蒸两分钟(水开后再上锅)

  8.蒸好后,倒去蒸出来水

  9.撒上葱花,淋上蒸鱼豉油,再淋上少许热油即可

  6、鲤鱼

  春天常见的鱼类多为鲤鱼,而春季气温回升,正是鲤鱼产卵的高峰时期。鲤鱼在河鱼中被列为佳品之一,肉质细嫩、鲜美,以二三月间最为肥美。中医认为它有滋补、健胃、利水、通乳的作用;现代营养学分析其鱼肉味佳,主要是它的十余种游离氨基酸在发挥作用,特别是谷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最为丰富。

  鲤鱼味道鲜美,肉厚刺少,但要注意的是,鲤鱼的鱼腹两侧各有一条细线一样的白筋,俗称“腥线”,在烹调前去掉可以去除腥味。

  酱焖鲤鱼

  主料:鲤鱼1条

  辅料:五花肉50克

  调料:食盐1/2茶匙、葱1根、姜6片、蒜1/2头、料酒1汤匙、豆瓣酱1汤匙、植物油1汤匙、白糖1汤匙、辣椒(红,小)6个、香菜2根、尖椒4根、水适量

  酱焖鲤鱼的做法:

  1.鲤鱼刮鳞,去鳃,除内脏,洗净,切大段备用

  2.五花肉切成小片,葱、姜切段

  3.炒锅烧热,加入植物油,葱、姜、大蒜、红辣椒、尖椒炝锅,下肉片,煸炒

  4.下料酒、豆瓣酱、白糖和精盐,添水烧开,下鲤鱼,移小火焖至汤汁稠浓时即可

  7、鲫鱼

  河鱼里的鲫鱼,也是春季食补的佳品。鲫鱼的特点是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吃起来既鲜嫩又不肥腻。常吃鲫鱼不仅能健身,还有助于降血压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寿。产妇食用鲫鱼,不仅可以增加营养,还能有效催乳。

  一般来说,0.5~1斤的鲫鱼肉质最鲜嫩,还略带甘甜。鲫鱼烧、炖、焖均可,但以做汤最为美味,比如鲫鱼豆腐汤、鲫鱼蘑菇肉片汤、鲫鱼猪蹄汤等。鲫鱼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感冒发热期间则不宜多食鲫鱼,阳虚体质和素有内热者不能食用,易生热而生疮疡者也应忌食。

  红烧鲫鱼

  主料:鲫鱼1条

  辅料:柿子椒1/2个、红椒1/2个、干香菇3个、干辣椒3个、香菜1根

  调料:食盐1/2茶匙、姜1小块、蒜5瓣、料酒1汤匙、生抽1汤匙、老抽1茶匙、胡椒粉1茶匙、甜醋1汤匙、植物油2汤匙、细香葱7根

  红烧鲫鱼的做法:

  1.新鲜的鲫鱼宰杀完毕,冲洗干净,背部打上花刀便于入味,把鱼籽和鱼肚塞进肚子里,然后在鱼的表面抹上一层食盐,倒入料酒,撒上胡椒粉,腌制15分钟以上

  2.腌鱼的时候来准备配料,细香葱切大段,姜切大片,蒜头拍扁,柿子椒、红椒和干香菇都切小粒

  3.接下来开始煎鱼,热锅凉油,把腌好的鱼放进去,用中火煎,不要动,大约五六分钟后,轻轻的晃动锅子,鱼可以动了说明已经定型好,轻轻的翻过来,煎另一面,煎鱼不能着急,得慢慢来,鱼煎好后盛出备用

  4.锅里倒油,六七成热的时候放入葱、姜、蒜和干辣椒煸炒,出香味以后放入柿子椒和红椒,翻炒片刻加入生抽,再加入少许老抽调色

  5.倒入热水,放入适量食盐,汤汁可以稍稍咸一点,接着放入煎好的鱼,加甜醋,炖大约二十分钟,炖的时候可以把汤汁淋到鱼身上,中间翻面一次,等到汤汁有点浓稠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5饭桌上吃鱼的礼仪

  有些大人会经常跟小孩讲,比如,鱼身上不能动的位置是鱼的眼睛。但是,也有“鱼眼给领导,叫高看一眼”这样的说法。还有,一个有地位的人是不会去吃鱼尾巴上的肉的,据称,鱼尾巴是留给跟班的吃的,现在就是在餐桌上地位较低的人。但是,也有“鱼尾给下属,叫委以重任”的说法。我们将这些说法归纳一下:

  鱼眼给领导,叫高看一眼;

  鱼樑给贵客,叫中流砥柱;

  鱼嘴给好友,叫唇齿相依

  鱼尾给下属,叫委以重任;

  鱼鳍给后辈,叫展翅高飞;

  鱼肚给新识,叫推心置腹;

  鱼臀给失意者,叫定有后福;

  鱼肉随意吃,叫年年有余。

  饭桌上吃鱼的礼仪

  一、鱼头朝东,鱼肚朝北

  中国人的房屋大多是坐北朝南的,来客人在吃饭时,按照风俗习惯:

  1、客人要坐在“上手”(即桌子的东边);

  2、陪客的要坐在西边;

  3、主人坐在南边作招待服务(即把席口)。

  这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上来的菜都要照顾客人,尽量让客人舒服地夹菜吃,鱼作为在席上特殊的菜(鱼借意为“年年有余”),自然也要以客人为先,把鱼头朝向东的方向。这是何习俗?

  一是对客人的祝福;

  二是对客人的尊敬。

  若在家里吃饭,应让鱼头对准长辈。

  二、一箸定乾坤,二箸开阡陌

  “一箸定乾坤,二箸开阡陌”。这一点没有在哪本典籍中看到过,可能是口口相传的。

  箸就是筷子。在餐桌上主人不动鱼,其他人是不能先动的。

  古代以及现代重要的场合往往都是商人宴请官员,因此主人第一筷子将鱼鳃上的肉夹给最尊贵的客人,鱼鳃上那一点肉是最好吃的。

  鱼头尊贵,鱼鳃上的肉就显得格外的尊贵,乾坤就是天地,夹给官员代表他能步步高升。

  主人第二筷子就是夹给自己了,古代开阡陌代表着做生意的人,因此二箸代表自己能够生意兴隆。

  另外,一个有地位的人是不会去吃鱼尾巴上的肉的,鱼尾巴是留给跟班的吃的,现在就是在餐桌上地位较低的人。

  三、鱼头不能吃

  在高规格的宴席之上,鱼头往往是不能吃的,即便是最尊贵的客人也不会去吃鱼头,把鱼头剩下代表着年年有余(专门做的鱼头那就随便了)。

  四、鱼不能翻过来

  很多时候,上面的鱼吃完了,下面的还没吃,这时候不要去翻鱼,用筷子把下面的鱼肉抠出来就好了。翻过来代表会出不好的事情。

  五、鱼身上不能动的位置

  鱼眼睛是不能动的,鱼头代表尊贵的客人,难道要吃掉他的眼睛吗?所以大家谨记,餐桌上整条鱼的鱼头一定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