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蛤为大型、深水埋栖的双壳贝类,足部肌肉发达,能时常用足从海底飞跃跳起运动,故名鸟蛤,俗称“鸟贝”。多为暖水性种类,黄渤海常见有两种:滑顶薄壳鸟蛤 和加州扁鸟蛤。生长速度很快,约1年即可长到壳长7厘米。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哪些人不宜食用鸟贝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所以饮食上我们也要做好适当的调整,并不是任何食物都会对身体健康有帮助,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鸟贝呢!
副作用
蚌肉性寒,患脾胃虚寒、腹泻便溏等病症者不宜食用。
禁忌人群
1、脾胃虚寒,腹泻便池者忌食; 2、寒性胃痛腹痛者忌食; 3、女子月经来潮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 4、受凉感冒者忌食。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饮食对身体的调理方法,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鸟贝以后,我们就能更好的去改善自己的饮食,另外平时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对每一个人都能起到作用,饮食要特别注意调整。
2鸟贝的简介
鸟蛤为大型、深水埋栖的双壳贝类,足部肌肉发达,能时常用足从海底飞跃跳起运动,故名鸟蛤,俗称“鸟贝”。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异齿亚纲、帘蛤目、鸟蛤科。
多为暖水性种类,黄渤海常见有两种:滑顶薄壳鸟蛤和加州扁鸟蛤生长速度很快,约1年即可长到壳长7厘米。[1]
滑顶薄壳鸟蛤自然栖息于潮间带至水深50余米的泥底内湾浅海,分布于我国黄海以北海域,为目前养殖种。贝壳近圆形,壳质薄脆,两壳极膨胀,放射肋细而平,约46~49条。雌雄同体,每年有春、秋两次产卵期,在北方为5~6月(水温 17℃~23℃)和10月(水温在22℃~18℃)。产卵量随个体大小而异,壳长60毫米可产卵60~80万粒。
鸟蛤发育经过D形幼虫、壳顶期幼虫等浮游生活阶段以后,在壳长220微米以上开始变态。初期稚贝附着在底质的砂粒等物体上,进而转入埋栖生活。鸟蛤的水管很短,因而埋栖深度较浅,大多生活在底质表层中。
3鸟贝的管理
在垂挂时注意盆不要倾斜,还可在盆的上部盖一个中央留有开孔的特制盖子,以防砂子流失;为防止鸟蛤逃逸,可用挤塑网围在盆的上部。随着鸟蛤的生长、个体不断增大就会出现密度过大,造成生长停滞、贝壳畸形或鸟蛤从砂层中露出等现象,因此应及时疏散并调整养殖密度。鸟蛤在壳长50毫米以前生长迅速,在此阶段可疏散2次,以后再疏散1~2次即可。一般疏散后的密度,壳长40毫米的,每盆放养90个;壳长50毫米左右时,每盆放养30~40个;壳长60~70毫米时,每盆放养20个为宜。在上述放养密度的条件下,壳长10毫米的苗种经过1年即可达到壳长70毫米的商品规格。
4鸟贝的做法
葱油鸟贝
1、买回的鸟贝去肚内赃物、洗净(我是买的时候让他直接帮我收拾干净了。(回家洗两遍就好)[1]
2、烧开水,水中加适量盐,将鸟贝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注意时间不能长,否则就咬不动了(我一般是水开后倒进锅里搁了一下就捞出来装盘),另外我还焯了豆芽放在鸟贝下面。
3、切葱姜丝放在鸟贝上。
4、将一品鲜、糖、鸡精和料酒(我做的时候家里刚好没有料酒了,我加了点儿白酒,也挺好)加热混匀浇鸟贝上。
5、锅里放油,加点花椒,花椒油炸香的时候就把热油浇在葱姜丝和鸟贝上就可以了我这纯是山寨版的做法哈,不过做出来不难吃。
温拌鸟贝
1、鸟贝买回来,用清水清洗干净,用剪刀从背部剪开,把里面的内脏除去。[2]
2、锅中烧热水,水开后停火,把处理好的鸟贝肉倒入,用漏勺快速捞出,用凉水过一下。
3、然后用辣根、味达美、醋、姜、盐调成汁,倒入拌匀即成
翡翠鸳鸯贝
材料
扇贝400克,鸟贝、虾肉、银鳕鱼肉、灵芝菇、面捞各100克,西芹、芥兰各150克,香菜粒、面包糠各25克,盐、蚝油各适量。
做法
1、扇贝取肉,其中一半与鸟贝肉一同加料酒、盐略腌,中间穿孔,用芥兰穿起,拉油炒熟至香,盛入盘中。
2、另一半扇贝肉与虾肉、银鳕鱼肉、西芹、克芝菇粒用面捞炒拌成糊状,抹在扇贝壳上,拍面包糠,入油锅炸熟,围边即成。
5鸟贝的特色
生长在辽南沿海纯净冰冷海域的鲜活鸟贝,形似金钩,鲜嫩无比,故而得名金钩鸟贝。金钩鸟贝是鸟贝中的极品,口感劲道有弹性。
亚洲渔港出品金钩鸟贝,烹饪时,鸟贝背开,沸水漂烫3秒,即可食用。
鸟贝图册生长在辽南沿海纯净冰冷海域的鲜活鸟贝,形似金钩,鲜嫩无比,故而得名金钩鸟贝。金钩鸟贝是鸟贝中的极品,口感劲道有弹性,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