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血液内科 >贫血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

如果是母体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改善,而且也不能在继续喂母乳,否则问题也都是会越来越大,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也都是有着严重危害。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婴幼儿贫血吃什么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 婴儿贫血怎么办 什么是婴儿贫血 如何预防婴儿贫血

1婴幼儿贫血吃什么

  1、鸡蛋黄:虽然铁吸收率只有3%,每100克鸡蛋黄尽含铁7毫克,但鸡蛋富含其他营养素,所以贫血的人吃什么好,多摄入鸡蛋黄。

  2、芝麻酱: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添加在食品中,颇受欢迎。

  3、黑豆: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黑豆也可以生血。

  4、豆制品:每100克的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7%,比米、面中的铁吸收率高很多,贫血的人吃什么好,建议常吃豆制品。

  5、动物血液:虽然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仅为12%,但却是一种价廉方便的食品。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不错。

  6、瘦肉: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

  7、面筋:这是种民间食品。一般的素食馆、卤味摊都有供应,面筋的铁质含量相当丰富。而补血必须先补铁。

  8、龙眼肉:贫血的人吃什么好,龙眼肉除了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

  9、萝卜干: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

  10、菠菜:这是很有名的常见补血蔬菜,菠菜内含有丰富的铁质胡萝卜素,所以贫血的人吃什么好,多吃菠菜可防治贫血。

2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

  1、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2、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或者给婴幼儿食用非婴幼儿配方的奶粉或辅助食品(比如只给孩子喝粥),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由于妈妈很难判断宝宝每次进食的量,如果宝宝长期没有吃饱,也可能造成贫血。

  4、某些因素会影响铁吸收,比如补钙过多会影响铁吸收。

3婴儿贫血怎么办

  家有9-12个月宝宝的爸爸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以上所述的贫血症状,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咨询儿科医生,让医生诊断宝宝是否有患贫血的可能,常规的检查方法是抽取宝宝的血液样本,测试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指数。

  确认宝宝患贫血后该怎么补?建议从日常饮食中开始多给宝宝补充铁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肉类、谷物、豆类等等。与此同时,多补充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物也相当很总要,例如营养丰富的橙汁,这类食物有帮助提高铁质吸收的作用。

  温馨提示:上述给宝宝多喝橙汁的建议仅仅是举例说明。事实上,并不建议给婴儿喝果汁,特别是给6个月龄以下的宝宝喝果汁,应该控制摄入量,最多每天不能超过半杯。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预防贫血措施还有严格采取用母乳喂养的方式哺育未满4个月的婴儿,也就是说母乳喂养必须维持到宝宝开始能吃富含铁质的辅食以后。但是,也要补铁也要适量,过量的铁质会引起宝宝胃部不适。

4什么是婴儿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A、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缺铁的主要原因有: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铁的摄入和吸收不佳,也极易导致贫血。

  2、铁吸收性障碍慢性贫血

  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色素铁可以直接以卟啉铁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吸收率较高非血红色素铁的吸收取决于胃肠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种因素可阻碍铁的吸收。

  B、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维生素B12及叶酸的摄入与吸收造成营养素巨幼红血球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都在核酸代谢中起辅酶的作用,若缺乏则导致代谢障碍,从而影响原始红血球的成熟。常发生于未加或者少加辅助食品、单纯以母乳喂养或淀粉喂养的婴儿,或反复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的小儿。

  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巨幼性红血球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叶酸缺乏除引起巨幼性红血球性贫血外,还有舌炎、口炎性腹泻等。

5如何预防婴儿贫血

  主要是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家长认识到本病对小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应包括对孕母的卫生指导,小儿出生后的合理喂养,强调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助食品(如自生后3个月因不能进食肉类,可加蛋黄),早防、早治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对早产儿及双胎儿早期给予铁剂(元素铁0.8—1.5毫克/公斤/日),对疾病恢复期患儿注意营养素的供给等等。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且吸收率高的辅食;

  2、婴幼儿食品可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3、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结扎脐带时间延长,2个月左右即给予铁剂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