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湿疹

接触性皮炎的症状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外来的刺激或过敏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皮肤的急性炎症,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炎症,也可逐渐转化成慢性皮炎,分为原发性刺激(如强酸、强碱等)和变态反应(如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两种。接触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接触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得了接触性皮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会得接触性皮炎 怎么诊断是不是得了接触性皮炎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预防接触性皮炎的发生

1接触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接触性皮炎症状表现为红斑、水疱、大疱、渗出、糜烂、皮肤肥厚、苔癣样变等改变,临床上多为急性经过,但长期反复接触某种致敏物质,也可使皮炎呈慢性经过。常见表现如下:

  皮损分布。皮损常分布在接触部位,有一定形态,界限清楚,且与致病物的接触方式有关。可根据发病部位寻找可能的发病原因,如头面部接触性皮炎常考虑化妆品及染发剂过敏,对内裤染料过敏引起的皮损可呈裤形分布。

  皮损特点。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水疱破后为糜烂面,严重者(如强酸、强碱作用)可发生表皮剥脱,甚至坏死。在皮肤组织比较疏松处如面部、阴囊等处常有明显肿胀。有时由于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则症状发生缓慢,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若病因不能及时发现而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则呈慢性湿疹样变,皮损呈轻度浸润、增厚及苔藓样变,如洗涤剂引起的手部接触性皮炎。

  自觉症状。自觉瘙痒、烧灼感,间有疼痛。皮损泛发者,可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

  病程有自限性。皮炎症状在数日内发展至高峰,若已脱离与致病物的接触,可于1~2周内逐渐消退,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少数患者在反复接触过程中,对接触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或耐受性提高,发生脱敏耐受状态而好转或痊愈。


2得了接触性皮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接触物有密切关系,首要治疗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因,避免再次接触该种物质,治疗已出现的症状。

  1.寻找过敏原因详细采取病史,仔细询问与发病有关的环境、所接触的物质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接触时间长短、接触方式、过去有无类似发疹情况等。从病史中来分析与哪种物质可能有关,为皮肤斑贴试验提供依据。一旦找到过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触。

  对于存留在皮肤上的刺激物质或毒性物质应尽快冲洗清除,冲洗时可用清水、生理盐水或淡肥皂水。接触物若为强酸,可用弱碱性液体冲洗(如苏打水);如为强碱性物质,可用弱酸性液体冲洗(如硼酸液)。

  2.避免刺激出现临床症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热水烫洗,避免强烈日光或热风刺激。

  3.全身治疗内服抗组胺类药物,如赛庚啶、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或静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推注。面积广泛,糜烂和渗液严重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曲安西龙或地塞米松;得宝松肌内注射。重症者也可先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等症状减轻后,口服维持。

  接触性皮炎如果合并局部感染,如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软组织炎时,可使用抗生素,轻者给予罗红霉素、青霉素Ⅴ钾、头孢氨苄或磺胺类药物口服;重者静脉给与青霉素、头孢类菌素或奎诺酮类抗生素。

  4.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十分重要,应根据临床表现分别对待。

  (1)急性阶段 以红斑、丘疹为主者,用洗剂、霜剂或油膏。如炉甘石洗剂、振荡洗剂、曲安奈德霜、氯氟舒松霜、肤轻松霜等,也可使用含有松馏油、糠馏油、氧化锌的油膏外涂。红肿明显,伴水疱、糜烂和渗液者可做开放性冷湿敷,湿敷溶液有3%硼酸溶液、1∶2醋酸铝溶液、1:8000高锰酸钾溶液。如有脓性分泌物者,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或0.5%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湿敷不宜过长,通常湿敷2~3天,待渗液停止,肿胀消退后,可停止湿敷,改用霜剂或油膏外涂。

  (2)亚急性或慢性阶段 以霜剂及油膏外用为主,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也可用松馏油膏、黑豆镏油膏、氧化锌油膏等,如有脓性分泌物,可在油膏中加入抗生素,如新霉素、红霉素、杆菌肽,或其他杀菌剂如莫匹罗星软膏、黄连素、汞剂等。

3我们为什么会得接触性皮炎

  原发性刺激(25%):

  该类物质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且无潜伏期,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当去除刺激物后炎症反应能很快消失,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一定浓度,一定时间,于接触部位均会出现急性皮炎,另一种为长期接触的刺激弱的物质,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机油等,多为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所致,这和原发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物理状态,个体因素如皮肤多汗,皮脂多,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及环境因素有关。

  变态反应(25%):

  主要为Ⅳ型变态反应,是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不立即发病,经过4~20天(平均7~8天)潜伏期,使机体先致敏,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在12~48h左右即发生皮炎。

  搔抓(20%):

  皮损一般仅局限于接触部位,以露出部位为多,境界边缘清楚,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将接触物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发病者,甚至因机体处在高度敏感状态而泛发全身,自觉灼痒,重者感疼痛,少数患者尤其是皮疹泛发全身者有时可引起全身反应,如畏寒,发热,恶心,头痛等。

  发病机制

  1.具有原发刺激引发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

  2.发生的过程 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1)致敏阶段:是从最初接触抗原到淋巴细胞识别并与之发生反应的过程,大多数变应原是低分子量(<500~1000)的简单化学物质,称为半抗原,只具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活性,当与皮肤中的大分子物质即载体蛋白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物后成为完全抗原,方具有免疫活性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这些载体蛋白是表皮细胞的膜蛋白,很可能是抗原递呈细胞(目前确定的有朗汉斯细胞,巨噬细胞,皮肤内待定细胞,淋巴结,胸腺,脾内的树枝状细胞等) 上的免疫反应原Ia或HLA-DR,形成的全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主要是朗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呈现在细胞膜表面,然后向真皮及淋巴结移动,经淋巴管到达皮肤淋巴结副皮质T细胞区,携带抗原信息的LC必须把抗原信息递呈给CD4 细胞即Th细胞(T辅助细胞),这类细胞具有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接触性抗原及MHCⅡ类抗原(Ia/HLA-DR)的特殊受体,接受抗原信息的Th在LC所分泌的IL-1的作用下激活,细胞增大,胞质丰富,核增大,免疫母细胞化,合成和分泌IL-2,而又使另一些活化的Th表达IL-2受体,当Th与IL- 2结合就达到充分活化,Th开始迅速增殖,产生T效应细胞及记忆细胞,前者通过输出淋巴系统至血循环及皮肤内,后者在淋巴结内或其他器官内久存,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结的这种输出功能在产生接触致敏中有重要作用。

  动物实验证实,于接触二硝基苯胺48h后,切除其淋巴结就能抑制致敏,于5天后切除则无抑制作用,T效应细胞循环至全身形成全身致敏状态,实验证实接触致敏传出途径包括血管,而传入途径需局部完整的淋巴管回流,此期约需5~7天。

  (2)效应阶段:亦称激发阶段或反应期,传出期。

  在机体已被致敏后,如皮肤上有抗原持续存在或有同样抗原再次接触经过上述感应,致敏的相同过程,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物,被表皮的朗汉斯细胞经过识别抗原,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效应细胞,并与之结合发生反应,与抗原发生反应的T淋巴细胞产生许多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活化,并通过 LFA1/1CAM1,CD2/LFA3,ELAM1等黏附因子的作用,不断吸引血循环中的T效应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移动至局部,在 IFNr,TNF等细胞因子的参与下发生以海绵形成。

  单核细胞侵入为特征的炎症反应,此期只需7~8h,18~24h内达高峰,朗汉斯细胞在发生变态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为半抗原进入皮肤即与朗汉斯细胞结合并被递呈,负荷有抗原的朗汉斯细胞进入皮肤开始T细胞致敏,抗原的加工和递呈称为细胞介导免疫的传入期,其发生的部位是在中央即淋巴结还是在外周即皮肤目前尚不清楚,仍有争议。

  淋巴因子在诱导和激发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淋巴因子是由淋巴或非淋巴细胞产生,在本病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由抗原活化T细胞过程中TH细胞局限性,接触物如为气体,粉尘则可呈弥漫性发生,轻者局部呈红斑,境界清楚,重者肿胀,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若为强酸,强碱或其他强烈化学物质等原发性刺激物常可引起坏死或溃疡,皮炎发生于眼睑,包皮,阴囊等皮肤组织疏松部位,则皮肤水肿异常显著。

  3.去除原因和恰当处理后,通常数天或十余天后即可痊愈,但由于搔抓或处理不当,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时除去,致使病程迁延变为慢性皮炎,类似慢性湿疹。

4怎么诊断是不是得了接触性皮炎

  根据患者有接触史,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和典型的皮疹表现以及斑贴试验阳性,即可作出诊断。

  诊断

  1、有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的病史。

  2、皮疹发生部位常在接触刺激物处。

  3、皮疹形态常依接触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如致敏物的常为边缘清楚,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也可发生自家过敏;如为刺激物的则常以红肿、水疱或大疱、糜烂甚至坏死均可发生。

  4、有痒和烧灼感,重的有痛感、发热等全身症状。

  5、病程有自限性,某些致敏物所致者可于除去原因后l至2周皮疹可消退。

  6、致敏原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处理原则是停止接触致敏源,立即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应用安抚消炎止痒外用及内服抗过敏药物。必要时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选用抗菌素及内服。

  祖国医学无接触性皮炎名称,常按接触物加以命名,如“漆疮”、“膏药风”、“马桶癣”等。中医认为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主要由于人禀性不耐,皮毛腠理不密,外受辛热之毒(接触某些物质),毒热蕴于肌肤而成病。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

  2.丹毒 皮损颜色鲜红,境界边缘清楚,无接触史,局部触痛明显,伴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末梢血检查见白细胞常增高。

  3肛门急性湿疹

  任何部位急性湿疹一般均循潮红-丘疹(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鳞屑)-色素新生这一过程,同时伴发瘙痒,临床突出表现为浆液渗出明显,严重者呈点滴状渗出,剧烈的瘙痒使患者难以耐受,由于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合并细菌感染而出现脓疱,脓性渗出,脓性结痂,呈现湿疹特有外观,即多种形态皮疹同时存在,肛门皮肤为一敏感区,急性湿疹瘙痒尤为剧烈,粪便污染更易招致细菌感染,症状表现更重,可扩展及会阴,阴囊,臀部皮肤,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使病程极不稳定,治疗过程延长,而转为慢性经过。

5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预防接触性皮炎的发生

  1、对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致敏的物质,接触时应保持警惕性,尤其是过敏体质者,尽量远离,若接触后发生反应,应立即隔离,避免继续接触,伤湿止痛膏引起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以防病情加重,对已患过接触性皮炎,则应尽量寻找致敏原因,加以除去,不要再接触,若已发病则应立即进行适当处理,避免搔抓,洗涤或乱用药物等附加刺激使病情恶化。

  2、饮食疗法,忌食辛辣及油炸食物,特别是发病期,平时要吃的清淡,忌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酒,海鲜等,多吃新鲜蔬菜或水果。

  3、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4、适当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活动,如爬山,散步,跳舞等。

  5、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服用,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体质,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