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是大部分出生后1-2个月内的宝宝都会出现的,有些宝宝鼻塞的程度比较轻微,所以很多时候妈妈们没有觉察到,当宝宝鼻塞的程度严重时,还会出现唏哩呼噜的杂音,种声音有时很大,用手指轻触宝宝的颈部喉头附近,就可以感受到振动的幅度。
目录
1小宝宝鼻塞怎么办
1.如果宝宝是感冒,妈妈可要宝宝趴在床上,隔着衣服搓宝宝背部,上下搓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功效,鼻子不通气可以轻轻揉搓宝宝的小耳朵,揉红为止,如此也有缓解鼻塞的作用哦。
2.宝宝感冒初期鼻子不通气,可在晚上睡觉的时,用微烫的姜末放在宝宝脚心,可以使鼻子呼吸通畅,感冒也好的快咯~;方法:姜切丝干锅炒干,炒出姜香味(如果稍微糊也无妨),可将炒好的姜丝放到一个小纱布袋里,再将微热的姜丝纱布袋帖子宝宝脚心即可。(一定要注意姜丝的热度不能太烫,以免烫伤宝宝。)
3.热敷法:鼻子不通气可能是宝宝囟门受凉导致,妈妈们可用厚毛巾在暖气片或者用包在盛沸水的容器外周放热;可在宝宝囟门处暖一会,不断热敷直到宝宝额头出细汗为止,如不能分辨宝宝是否囟门受凉,也不妨一试,这样做对宝宝是没有伤害的。
4.清理宝宝鼻痂,如宝宝鼻腔内鼻痂导致不通气,妈妈们应及时为宝宝清除鼻痂,但不能用手直接挖出,如此可能伤害到宝宝的鼻腔粘膜,如严重会引起出血感染的可能;也可采用专门清理宝宝鼻屎的小夹子(最好是等宝宝睡觉时使用,动作一定要快,以免宝宝不配合伤害到宝宝。)如果鼻痂比较干燥可先要宝宝吸入一点潮湿的水蒸气,吸3~5分钟后再清理。
此外,如果宝宝鼻屎过于干燥并且严重影响通气时,可请医生用专业小机器处理,如需使用小儿感冒药要根据医生指导用药哦!
5.宝宝伤风性鼻子不通气,可用葱白泡水,将葱白切丝(容易入味),放到沸水中,趁热熏宝宝口鼻,此方法对宝宝风寒性鼻塞疗效显著。
6.盐水洗鼻,可用凉开水加盐,用小棉签沾湿,清洗宝宝鼻腔,清洗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每天清洗可缓解鼻子不通气的症状;此外宝宝感冒流鼻涕可以看看,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内有许多治疗方法如多喝温开水,生吃大葱等。
7.如果宝宝左侧鼻子不通气可右卧,同样右侧不通气可左卧;也可用手指轻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2分钟,按摩完后喝一杯热开水,可很快缓解甚至消除鼻塞反应。(用时指尖点压按摩,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较有效。)
2宝宝鼻塞是什么原因
感冒鼻塞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随后鼻黏膜发生急性水肿,引起鼻塞。表现: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防治对策:
1.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鱼肝油;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2.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摄氏度左右为宜。
3.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急性鼻窦炎鼻塞
宝宝反复上感可累及鼻窦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窦口引起急性鼻窦炎。
表现: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防治对策:
1.若宝宝患了上感,应积极进行治疗。
2.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3.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一般可在睡觉前或喂奶前点药。注意:点药时,要使婴儿头部稍后倾,以保证将药液滴入鼻腔。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4.宝宝脓鼻涕多时,可请医生做置换疗法,将鼻窦中的脓性分泌物清除出来。
鼻痂阻塞
鼻黏膜每天都会有正常量的分泌物,由于宝宝不会擤鼻涕,妈妈没不及时给宝宝清除鼻腔里边的分泌物,会使分泌物积存在鼻道,时间久了,积聚的分泌物会干燥变硬而形成鼻痂。
表现:鼻痂粘附于鼻腔外口或深处,阻塞狭窄的鼻道。
防治对策:
1.及时为宝宝清除鼻腔分泌物,如较多,可使用吸鼻器吸除。
2.清除鼻痂时忌用手抠宝宝的鼻子,以免损伤嫩弱的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正确方法:如果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签轻轻将其卷除。如果鼻垢在鼻腔较深处,可先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母乳往鼻孔内滴1~2滴,让鼻痂慢慢湿润软化,然后轻轻挤压鼻翼,促使鼻痂逐渐松脱,再用消毒小棉签将鼻痂卷除。
异物堵塞
两三岁的宝宝好奇心强,有时玩一些小石头、小积木块、小哨子、扣子、小橡皮头、瓶盖、纸团,爱把这些小东西往鼻子里边塞;有时会边吃葵花籽、花生米、炒豆、果仁边把这些东西塞入鼻腔。因宝宝的鼻腔小,这些东西塞进去,自己就取不出来,也不敢对爸妈说,过后又忘记了,异物便留在鼻腔内。有的宝宝患有鼻前庭湿疹,因刺痒,就用塞东西摩擦来缓解瘙痒。
表现:绝大多数为一侧鼻腔堵塞,通气不畅;若继发感染,黏液逐渐变为脓性;如果异物停留过久,可使鼻黏膜糜烂,长出肉芽,流出血性鼻涕,发出臭味。
防治对策:
1.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往鼻子里乱塞东西,一旦塞了要及时告诉爸妈,及早取出异物。
2.爸妈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一侧发生鼻堵现象,或不明原因的流脓鼻涕、有臭味时,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过敏性鼻炎鼻塞
过敏性鼻炎分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到头都可发病,多由真菌、尘螨、昆虫的分泌物、动物皮毛等引起。
表现:鼻塞明显,喷嚏多,常流涕。
防治对策:
1.避免宝宝接触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如不用羽绒枕头、羽绒被和席梦思床垫;不要让宝宝亲近猫、狗、鸟等宠物。在花粉播散的季节,不带宝宝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随便采摘和闻花草。
2.居室里经常带湿除尘,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不给宝宝吃辛辣食物、烹炸食品及海鲜,不滥喝饮料;多吃新鲜蔬果,多喝白开水。
4.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提高身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利于防病。
5.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全身和局部抗过敏药物治疗。
3宝宝鼻塞的食疗
宝宝很容易发生鼻塞,中医指出,可以通过按摩和药膳来缓解,那么宝宝鼻塞有哪些食疗可以治鼻塞呢?
1、葛根芫荽粥
原料:葛根50克,粳米100克,芫荽10克。
制作:葛根洗净放入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至1000毫升、去渣,加入粳米煮成粥,加入切成碎末的芫荽调匀食用。
此粥清热解肌、通鼻窍,适用于1岁以上宝宝。
2、薄荷苏叶饮
原料:鲜薄荷5克,苏叶15克,冰糖。
制作:将鲜薄荷叶、苏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煮开后捞出薄荷和苏叶、丢弃;再根据平时的习惯放入冰糖适量,随时服用。
以上药膳适用于6个月以后的宝宝服用。
4宝宝鼻塞一定是感冒吗
大人们如果遇到鼻塞感冒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何况是对于宝宝而言,他们的身体情况比较的特殊,因为各种身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说当受到这种疾病困扰的时候会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那么你有了解过如果宝宝鼻塞就一定是感冒吗?
新生儿鼻塞,并不一定是感冒。新生儿感冒往往不表现为鼻塞,而是精神差,奶量减少,睡眠增多或减少,哭闹不安等非特异症状。新生儿打喷嚏,也不是感冒。新生儿刚刚来到大自然中,对环境还不适应,外界刺激使鼻黏膜发痒,引发喷嚏。新生儿鼻塞,打喷嚏,都不一定是感冒,不要贸然服用感冒药。误服感冒药,会造成宝宝鼻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对外界微生物的防御能力进一步下降,微生物趁势侵袭,引发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5如何缓解小儿鼻塞
1、感冒鼻塞表现: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防治对策:
(1)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鱼肝油
(2)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3)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左右为宜。
(4)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
2、急性鼻窦炎鼻塞表现: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防治对策:
(1)若宝宝患了上呼吸道感染感,应积极进行治疗。
(2)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3)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4)宝宝脓鼻涕多时,可请医生做置换疗法,将鼻窦中的脓性分泌物清除出来。
6走路健身有讲究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家小编为您精选了一些保健养生知识、健康小窍门,助您更好、更科学地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走路已经成为很多人健身休闲的方法,但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因为人们平常走路的步速、姿势都太随意,所以只有6%的人真正能达到健身目的。
通常人们走路健身的方式大多一成不变,并且总是在相同的时间、沿着相同的路径、走着相同的步伐,这样锻炼效果肯定会随着新鲜感的消退而减少,走路姿势也会逐渐与普通的散步没什么两样。
因此,专家鼓励那些走路健身者改变自己的运动习惯,不妨边走边冥想,但不是海阔天空地瞎想一气,而是尽量使自己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
例如可以在走路的时候进行腹式呼吸,思想集中于吸气、吐气、再吸气、再吐气的过程中,以增强心肺功能;或者可以边走路边思考问题,同时注意行走时双脚的动作规律;还可以在走路的时候抬头注视远方,以放松身心。
从芬兰考察回来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研究所北欧越野行走推广中心主任姚新新认为,在走路时,胳膊相对处于闲置状态。因此他建议走路健身者不妨买个手杖,不但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还能锻炼上肢。
而日本的医学博士横山正义认为,走路健身不妨从增加身体“重量”开始,这样热量消耗会加倍。他建议大家握着哑铃行走,0.5~1公斤的哑铃男女都适宜。开始速度可以稍微放慢些,但姿势还要保持正确,以不让肩膀感到有负担为准。
7宝宝多大会走
想要在生活中让我们的宝宝早点学会走路,我们建议妈妈们在生活中要多教孩子走路,这样宝宝就会早点走路了,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宝宝多大会走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了解才好。
每个宝宝开始站立和走路的时间差异很大,有的宝宝是在9个月时就能迈步扶走,而有的要到12-13个左右甚至更晚的时候才开始迈步扶走,这多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宝宝本身的发育情况、遗传因素、运动训练的机会、疾病以及季节的影响等,也有的宝宝在刚刚学步时跌了一跤后产生了惧怕走路的心理而影响学步的进程。
宝宝从躺卧到直立并学会迈步,是动作发育的一大进步,对于宝宝体格发育和心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妈妈要及时地教宝宝走路,并为创造一些条件,如准备学步车、围栏、小推车、可推拉的玩具等,并可经常让宝宝扶着妈妈的手学步。
幼儿1岁以后便开始学习走路,这标志着孩子今后活动范围将逐渐扩大,视野逐渐开阔,给体能和智力方面尤其是体质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让孩子独自站立,在她面前用玩具逗引她独走。只要你按以上方法去训练,让孩子每天有机会多练习,她会很快地学会独立走路。当她会走几步时,你要给予赞扬,以鼓励她继续前进的勇气。
对于文章分析的宝宝多大会走了,相信你们都知道宝宝在一岁的时候一般都是会走路的了,如果你们的宝宝在一岁过后还不会走路,那你们就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因为宝宝的骨骼发育问题,所以你们在生活中就要多去了解一些这些原因。
8宝宝赤脚走路身体好
有的小宝宝虽然会走路了,但还是不爱穿鞋,这让家长们很烦恼。其实大可不必,中医认为,赤脚在地上走路是吸收地气的最好方法。赤脚运动可给宝宝的发育带来极大的好处。
现在的宝宝条件好,一出生就穿袜穿鞋,上上下下收拾得整齐、漂亮、可爱,可是年轻的父母们,你们知道吗?宝宝不穿鞋走路,对身体更好哦!俗话说:“赤脚不怕穿鞋的。”下面就说一下宝宝赤脚走路的注意事项。
因此,父母应该有意识的经常让宝宝赤脚走路,吸收大地的能量,吸收地气,这样才会身强体壮不易生病了。
赤脚走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室内必须在一楼,是瓷砖地,水泥地,泥巴地。其它地没作用。
2 室外:是早地,泥巴地,水泥地,石子路地,沙地。不能在柏油路上走。
3 二楼以上没用。
4 注意宝宝安全(划伤,跌伤等)
5 每次时间安排在30分钟以上。(天气太冷不要安排)
6 地太潮湿不要做。
以上就是宝宝赤脚走路身体好的介绍,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9脑瘤致使走路困难
去年初秋,医院的儿科来了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已经10岁的男孩却仿佛不会走路。据孩子家长反映,最近半个多月孩子老是感到全身乏力,上课也无精打采,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前些天他上课时又感到视物模糊,连黑板上的字画也看不清楚。早晨起床伴有呕吐症状,放学回家抬脚困难,逐渐走路不稳,有时喊头痛,但无发烧症状。
儿科医生陈主任听了不禁眉头一皱,这种头痛、呕吐、步态不稳而又找不到适当的原因解释的症状,很可能是脑肿瘤造成的。随后赶紧让家长带孩子去做头颅CT和核磁共振检查,最后确定为脑干肿瘤。
在安排孩子进行治疗后,陈主任随后给科室的医生讲了这个病例,并提醒他们,儿童脑肿瘤发病高峰年龄在5~10岁,起病较急,发展快,大多数病儿有头痛,呕吐症状,还可进行性全身乏力,走路不稳,甚至说话含糊不清或不能说话。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癫痫等疾病,当小儿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呕吐、步态不稳时,应考虑到脑肿瘤。
10走路姿势会短命你中招了吗
原来走路的姿势也有很大的学问,一个人的走路姿势不管好看与否,关乎他的气质和仪态。近日骨科医生表示,走路的姿势更能看出你的寿命长度。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走路姿势看你是否中招了。
1、走路速度很慢可能提示短命
美国研究者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具体来说这种预测在75岁以上人群中会更准确。一般来说,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随着年龄增加,骨骼密度逐步下降,肌肉逐步丢失,这一点很容易表现在腿部,显示为腿部力量不足,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下降。由于腿部的支撑和运动能力下降,不仅预示着这些老人身体机能的衰退,也让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而后者则可能会给老人带来意料不到的威胁,甚至可能导致老人残疾乃至死亡。
2、手臂不摇预示后背有问题
在正常走路的时候,我们的两臂也会自然前后摇摆。如果摇摆幅度过大,这容易被认为是举止仪态不佳,影响到个人的气质;但如果走路时手臂不怎么摇摆,那也不见得是端庄优雅,而更可能是后背出了问题。从生理角度来看,当一只脚向前迈时,骨盆会随之运动,脊柱也会像对侧旋转,并带动对侧手臂的摆动。这一切都是系统连贯的,所以同手同脚才会显得那么不自然。而某些人群可能因职业、场合需要限制手臂摆动的幅度,但手臂轻微摆动时仍符合这一规律。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意味着他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伤,所以才无法摆动;另外,腰部出现问题也会带来这样的后果。所以不用犹豫,赶紧寻求骨科医生的帮助才是正理。
3、脚掌先着地可能有过中风
健康人迈步时首先是脚后跟接触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时是脚掌先落地,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意味着,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了肌肉神经功能受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人走路已经不是脚掌先着地,而是“足尖-脚掌”部位感觉根本“抬不起来”,而呈现足下垂的情况。为了避免因此走路时足尖蹭地带来不便,甚至导致跌倒,当事人会有意识把整条腿提起来,呈现出一种“高抬腿”样的步态。这多半是由于腓总神经受损一类的问题引起的。
4、步伐小意味着膝盖在退化
走路步伐大小,可能和一个人的身高有关;但在骨科医生介绍说这可能和膝盖的健康状况有关。据称脚后跟接触地面的一刹那,正常人的膝盖应该保持笔直。如果不是这样,则意味着可能是膝盖骨的移动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这种功能退化可通过按摩推拿来解决。
以上就是“走路姿势会短命 你中招了吗”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本身并不是内八字的成年人,突然不知不觉变成了内八字了,那就要小心了。因为有研究显示,不少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就会出现这种内八字步态,因此有这种现象要及时看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