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造成很严重的肩背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治疗过程十分复杂。为了避免脊髓型颈椎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就应该对临床上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有所了解。脊髓型颈椎病有哪些症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目录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吃什么好 中医改良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奇效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误区 脊髓型颈椎病为何会下肢无力

1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为高位脊髓的压迫,波及面积很广,牵连上肢、下肢、头部与能神经,由于每个病人压迫的轻重,病程的长短,所出现不同部位的支配异常反映。

  ①上肢症状:可出现一侧或两侧L肢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病人常反映上肢酸胀、麻木、烧灼疼痛与发抖无力感。感觉的部位可发生在肩区、肩部、上臂或前臂、亦可沿神经路线走行方向放射c病程较长者出现大小鱼际及前臂肌群的肌萎缩。

  ②下肢症状:韧发者下肢行走无力,如踩棉团状,下肢可单侧发病或双侧同时发病。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迟钝。严重者下肢负重步态不稳,抖动、肌张力增高,后期出现下肢瘫痪。

  ⑤四肢症状:表现于四肢神经功能障碍,初期可出现于单纯感觉障碍,多以手指、脚趾为明显。随着病的发展则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于下肢麻木、行走无力、抬腿困难、步态不稳等。

  ④头部症状:主要反映于头部疼痛、头晕与头皮麻痛之感。

  ⑤骶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于大小便控制异常,出现排尿时尿急尿频,徘使时无力或控制失约。

2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吃什么好

  专家建议颈椎病患者应根据病情虚实分别选择食物,可以更好的达到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瘫病初起,病属实证者饮食应清淡,宜食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桃仁、丹参、当归等,忌食过于油腻厚味的食物。瘫病日久,病属虚证者,饮食宜补养,一般经常吃骨头汤、蛋、猪骨及羊肾、核桃仁等。

  气虚证候偏重者

  宜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粳米、山药、牛肉、鸡肉、鲢鱼、鳝鱼、大枣、樱桃、葡萄、人参、西洋参、黄芪、胎盘、胡萝卜、豆浆、蜂王浆等。

  血虚证候偏重者

  应常食高铁、高蛋白、高维生素C的食物,宜吃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功效的食物,如牛肉、牛肝、羊肉、鸡蛋、阿胶、墨鱼、大枣、桑堪、龙眼肉、黑芝麻、当归、何首乌、黄茂、党参、羊肝、猪肝、鸡、海参、豆浆、牛奶等。忌食或少吃荸荠、大蒜、海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生冷性凉的食物。

  阴虚精亏证候偏重者

  宜多吃些清补性质的食物,宜食具有甘凉滋润、生津养阴作用的食物,如鸭肉、猪肉、鸡蛋、牛奶、甲鱼、龟肉、海参、蛤蜊、蚌肉、墨鱼、桑椹、枸杞子、银耳、西洋参、菠菜、青菜、黄芽菜、香蕉、西瓜、蜂蜜、芝麻等。忌食辛辣刺激性、温热香燥的食物,忌脂肪、糖类含量过高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狗肉、羊肉、炒花生、炒黄豆、龙眼肉、佛手柑、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胡椒、生姜、花椒、肉桂、小茴香、丁香、红参及白酒、香烟等。

  肾亏阳虚证候重者

  应多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宜食用具有温阳散寒、补肾功能的食品,如狗肉、羊肉、干姜、胡椒、肉桂、荔枝、茴香、人参、羊骨、牛鞭、韭菜、淡菜、桂圆、白酒等。忌食性寒生冷之品,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阳虚之人应少食或不食鸭肉、兔肉、田螺、海蛳、蚌肉、蚬肉、柿子、柚子、香蕉、西瓜、苦瓜、菜瓜、生藕、生萝卜、丝瓜、冬瓜、紫菜、菊花、荸荠等。

3中医改良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奇效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变最常见的一类疾患,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药内服方,首选加味补阳还五汤改良:

  原方:生黄芪 四两125g; 当归尾 二钱6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花 一钱3g; 桃仁 一钱3g。

  改良方:生黄芪500克,当归尾25克,赤芍20克,地龙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红花50克,陈皮20克,一日一剂,一天二次煎水服用。用药15剂后大有成效。

  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mRNA表达的影响 选用SPF级Wista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金纳多组;采用法复制中度SCI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1周;连续给药2周后,取各组脊髓组织,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PAF-RmRNA表达显著降低;补阳还五汤组及金纳多组均可抑制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两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补阳还五汤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减少PAF-R数目,抑制 PAF-R活性,从而阻断PAF发挥损伤效应有关。

4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误区

  一、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误区为有些年轻人转头时颈椎经常发出响声,就会认为自己患了此病。之所以转头时脖子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主要是因为颈部的韧带和骨骼发生摩擦所造成的,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脊髓型颈椎病。毕竟,脊髓型颈椎病仍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年轻人患病的比率也不是很高,但是年轻时不良生活习惯和长期伏案工作会增加患病的可能。

  二、做瑜伽、倒走、做按摩等方法是有助于缓解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是颈椎脊髓神经根或者是椎动脉受压。但是倒走增加了不慎摔倒而引发颈椎受损的风险;瑜伽中的许多动作如果不能控制好力度,反而会伤害颈椎;还有按摩推拿尽管能够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和痉挛,恢复颈椎活动,但是这对按摩手法的要求很高,不恰当的重力按摩和复位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这是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误区之一。

5脊髓型颈椎病为何会下肢无力

  (1)动力性因素。椎节失稳、松动,后纵韧带膨隆、皱褶,髓核后突和黄韧带肥厚前凸等突向椎管腔而致脊髓受压。这些情况可因体位的改变而消失。

  (2)机械性因素。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髓核突出或脱出后形成粘连、机化,可造成对脊髓的持续性压迫,或当颈椎活动时,脊髓在凸出部位来回磨擦,均可使脊髓受压或受刺激而产生症状。

  (3)血管因素。脊髓的血液供应是保持脊髓完成各种复杂活动的重要基础,一旦某些血管因遭受压迫或刺激而出现痉挛、狭窄,相应支配区缺血,产生瘫痪症状。

  (4)先天发育因素。颈椎椎管矢状径先天性发育狭窄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下肢症状往往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和早期症状,是由上述病因对锥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中断所致。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有时可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性功能丧失及痉挛性瘫痪等后果。当然,有部分脊髓型患者,也可由于锥体束深部被累及,而首先出现以上肢症状为主,然后才波及下肢。上肢症状主要为手的动作笨拙、细小动作失灵(穿针、写字发生困难)、手抓握功能降低、持物坠落等。同时,脊髓型还有生理反射异常、病理反射出现等体征。如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反射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早期可亢进或活跃);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霍夫曼征、掌颏反射及林米特征(即屈颈试验,患者直立,屈颈或伸颈片刻,即出现上肢触电样麻木,并沿躯干向下放射到小腿及足部)阳性等。

疾病百科 | 脊髓型颈椎病

挂号科室:外科

温馨提示:
合理搭配,饮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本型颈椎病虽较前两型明显少见,但症状严重,且多以隐性侵袭的形式发展,易误诊为其他疾患而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其在诸型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其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而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故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群 常见症状:下肢无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感、反射亢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