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牙周病

婴幼儿正确的刷牙的五种方法

牙是每个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每天早上起床后,往牙刷上挤上黄豆大小的牙膏,开始上下刷,左右刷,刷舌苔,刷门牙。一般刷牙从3岁左右开始,20颗乳牙都长齐后,爸爸妈妈就要教小宝宝学刷牙了,那么,你们知道宝宝正确的刷牙方法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宝宝正确的刷牙方法。

目录 小儿口腔疾病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正确的刷牙的五种方法 幼儿口腔护理的方法 刷牙的正确方法 婴儿如何刷牙好呢

1小儿口腔疾病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口腔粘膜糜烂、损伤而致病。

  感染性口炎

  感染性口炎在婴幼儿较多见,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主要有以下三种:

  A、鹅口疮: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与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关,此外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长期滥用抗菌素)。其表现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有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这些白膜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粘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能波及到咽部。

  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后局部潮红,可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出现食欲低下、拒奶、哭闹不安、低热、呼吸困难等。

  家庭护理要点:

  1、一般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积较大时,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2ml涂患处,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3、孩子生病时应正规使用抗菌素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4、对于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乃至血液的严重病儿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B、疱疹性口炎:是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

  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传染性,可在托幼机构群体发病。若不经治疗,经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家庭护理要点:

  1、急性期多为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局部可用疱疹净(研细涂之)或中药锡类散。

  2、保持口腔清洁,勤喂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刺激。

  3、应补充微量元素锌,可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C、细菌性口炎:它多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洁情况下发病。可发生于口腔粘膜各处,以舌、唇内、颊粘膜多见。初起为粘膜充血水肿,然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面覆盖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擦拭后创面可见出血。全身反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家庭护理要点:

  1、如感染严重、症状明显、口炎范围大时,应尽早就医给予抗生素静滴或肌注。

  2、局部可涂金霉素甘油、中药养阴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3、加强口腔护理及对症治疗。

  创伤性口炎

  多因外伤、硬物擦伤或新萌出乳牙的创伤,使相应的口腔粘膜损伤。病损无定形,与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关,多为单个损害。

  以下为两个婴幼儿特有的创伤性口炎:

  1、婴儿舌系带溃疡:是由于新萌出的乳牙切嵴锐利,或同时有舌系带过短,以致两者反复摩擦形成溃疡,久之进一步形成较硬的纤维瘢痕,影响舌的运动。

  2、贝氏口疮:有的婴儿经常吮吸拇指、异物(如玩具等),反复多次后可在粘膜较薄的上颌翼钩处形成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家庭护理要点:

  1、治疗此类疾病关键在于去除创伤刺激因素,如纠正不良习惯、磨改过锐的切缘、牙尖等。

  2、局部涂抹1%龙胆紫等消毒抗菌药。

  3、如舌系带反复溃疡已形成瘢痕的,应带患儿到口腔科行舌系带矫正术。

  地图舌

  地图舌又叫剥脱性舌炎、游走性舌炎,缺乏微量元素锌是地图舌的重要原因。乳牙萌出期较多见,还可能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以及口腔内的慢性病灶如龋齿、扁桃体炎有关。常有明显的家族史。

  中医认为是脾湿所致。病损开始时,在舌尖、舌背或舌边缘上出现一个灰白色微凸的小圆形病区,病区周围是白色或黄色稍微凸起的弧形边缘,界限明显。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变成火红。病区可逐渐扩大,最后融合成为边缘不齐的地图状,故称“地图舌”。病损有自行缓解和愈合的可能。小儿常无不舒服的感觉,有的出现轻度麻、刺等不适感,个别小儿暂时拒食味重的食物。

  家庭护理要点:

  1、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可补充微量元素锌,如硫酸锌、葡萄糖酸锌、蛋白锌、铁锌氨基酸等。服用中药,消除脾胃湿热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2、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继发感染。

  奶瓶性龋齿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儿吸吮奶瓶而进入梦乡,放纵牙齿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齿发生严重的龋齿,还会造成齿列不整。

  家庭护理要点:

  1、哺乳完毕后,用纱布或牙刷沾水清洁牙齿表面,建立幼儿喜爱口腔清爽的感觉,尽早戒除奶瓶喂食的方式。

  2、照顾好乳牙,让它不要因严重龋齿过早脱落,而导致齿列不整;若发现齿列不整,尽早就医。

2婴幼儿正确的刷牙的五种方法

  宝宝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因为不好好刷牙,会引起龋齿、烂牙、牙周病等。刷牙要刷到位,将牙刷呈45度倾斜,门牙上下刷、刷外侧面、内侧面和后牙的咬面。对于小宝宝来说,乳牙没长齐之前,爸妈要帮他们漱口,在乳牙长出期间,爸妈要帮他们清理牙齿上的细菌。对于乳牙长齐的小宝宝,爸妈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了。

  1、门牙上排往下刷,门牙下排往下刷,力度不要过大,用适中力度上下来回移动牙刷。

  2、刷门牙外侧时,为了让牙刷充分接触到牙齿,刷牙的时候可以摆成一个“M”型。

  3、刷内侧面的时候,也是上下刷的方法,每个面刷15-20次。

  4、刷牙门内侧的时候,同样也是保持上下刷的动作,适量的力度从牙龈刷到牙冠。

  5、后牙的咬面也是要把握力度。

  ◆正确的刷牙时间

  刷牙很普遍的方法就是一般早上起来刷一次,临睡前刷一次,但这种坚持了很多年的刷牙习惯是否是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每次刷牙至少需要3分钟,这样才能更好的清洁牙齿,而且每个面要刷15~20次。刷完后用清水将牙膏全部漱出。

  其实最好的刷牙时间是饭后刷牙,临睡前刷牙,一般一日刷两次呀就足够了。如果想要更好的保护牙齿,清洁空腔,可以使用早晚型的牙膏。刷牙的方法和时间不对,食物会在牙齿夹缝中发酵,令牙齿变烂,腐蚀牙齿。但是刚吃完食物后刷牙也是不对的,因为食物把牙齿表面的钙、磷分离出来,饭后牙齿会变得软脆,这个时候刷牙对牙齿是不好的。饭后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刷比较合适。

  但是对于上班族而言,饭后刷牙较难实现,因为更加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正确刷牙。对于小宝宝,在牙齿还没长出之前爸妈可先帮他们漱口,用纱布或者棉签把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弄出来,以及去除牙齿上附着的细菌。

  ◆刷牙要注意什么

  刷牙是日常中最普通但是却很重要的事情,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避免产生龋齿、牙周炎等问题,如果牙烂了,还会影响口气的清新,很容易有口臭。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牙痛的煎熬,只能补牙,但是补完又烂,烂了又补,最后只能拔牙给拔了。因此要避免这种黑色的经历,刷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冷水刷牙。很多人习惯打开水龙头就开始刷口刷牙,如果流出来的是是冷水,这样会令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长时间用冷水刷牙,会使得牙齿的寿命缩短10年。

  大力刷牙。刷牙不注意力度,很容易伤害牙齿。

  横着刷牙。横着刷牙会磨损牙釉质,而且这样刷牙也无法清除牙缝里的垃圾。

  刷牙不够3分钟。刷牙保证在3分钟左右,才能有效的消灭牙菌斑,以及清除食物残渣。

  刷牙后吃早餐。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都跟着食物吃进肚子里了。

3幼儿口腔护理的方法

  1、当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就要用指套式牙刷,以轻柔、简短的来回动作清洗幼儿牙齿。每天最少做两次,一次在早餐后,另一次在睡觉前。若能在幼儿每次吃东西后就清洁牙齿,当然更理想,这样可使孩子尽早地树立起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注意事项:一般在牙齿和牙床交界处及两颗牙齿之间的区域,特别容易积存黄色乳酪状粘性物,它是由食物残屑和细菌堆积而成,一般称它为牙垢。它很柔软,只要稍微擦拭就可以清除掉。要仔细地除去它,要不然很容易从那儿开始蛀牙。

  在擦拭婴儿牙齿时,请不要用牙膏,并要注意上颚乳臼齿的外侧和下颚乳臼齿的内侧面、上下乳臼齿的咬合面是否彻底擦拭干净。伴随着更多的牙齿萌出,牙缝间的清洁则需要使用牙线。

  2、到两岁半左右,幼儿全口乳牙长齐后,就要开始教幼儿刷牙。

  首先,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牙刷。由于孩子的手和嘴与成人不同,需要使用刷毛柔软、刷头小巧的儿童牙刷,这样才能更好地清洁牙齿、保护牙龈。

  其次,要选用合适的牙膏。一般孩子的牙齿出齐后才可以使用牙膏,这样可以防止孩子误吞牙膏。使用牙膏时,必须使用含氟素的牙膏。同时,牙膏的份量应大约为一粒青豆大小,避免宝宝不能把过多的牙膏清洗干净。可选用儿童牙膏,因为儿童牙膏

4刷牙的正确方法

  对刷牙的正确方法都有什么呢,刷牙的时候,都是有着一些不错方法,不过要注意的是,刷牙要每天都坚持的进行,这样才能够进行很好的刷牙,同时也不会损害到牙齿。

  刷牙的正确方法:

  平常我们都是横来横去的刷牙,殊不知这样长此以往有损牙齿,而且有些事物残渣不易清除。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顺着牙缝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能有效清洁牙缝里的各种食物残渣。然后把牙刷和牙齿垂直刷几下,顺便把舌头尖部也刷刷。而且尽量避免刷到牙龈,以防弄伤牙龈。口腔两边最里面的牙齿也要刷到。

  掌握刷牙的力度。刷牙时很多人用劲过大,很容易造成牙龈出血。这样长时间会损害牙龈和牙齿,因此刷牙时要用力均匀一些,不能过猛。

  选择合适的牙刷。目前牙刷有细丝软毛刷、中毛刷和硬毛刷。它们各有优缺点,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牙齿情况合理选择。出于保护牙齿表面考虑,我建议选用软毛刷,对牙齿表面损伤较小。

  掌握刷牙的合理时间。刷牙时不能刷两下就草草了之,应该刷3分钟左右才行。饭后3分钟左右刷牙最合适。

  注意每天刷牙的次数。最合理的刷牙次数是每天3次,如果做不到那最少每天刷2次。

  定期清洗漱口杯和牙刷。我们每天只顾着刷牙,漱口杯往往很脏,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要定期清洗一下。牙刷在每次刷完牙要在漱口杯沿上磕一磕,把牙刷毛里面的牙膏甩出来。

  选择合适的牙膏。用牙齿咬一咬挤出来的牙膏,如果感觉牙膏里含有颗粒状东西,这就是不错的牙膏了。

  注意事项:每次挤出的牙膏不要太多,否则容易掉落造成浪费。

5婴儿如何刷牙好呢

  宝宝在6-7个月大的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就要刷牙,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用牙刷刷,而是用纱布清洁宝宝牙龈。

  1、婴儿期,家长帮忙刷牙

  把宝宝放在你的大腿上,头对着你,让你能看清他嘴巴的内部,方便你的手指伸到宝宝张大的嘴巴里进行清洁。你也可以或站或坐在宝宝身后,让他仰起头,这种姿势也不错。

  等宝宝大一点,你可以让他靠着你的胳膊,朝向一侧。也可以尝试让宝宝坐在地板上,头部放在你的两腿之间。也可以两个人膝盖碰膝盖。只要你能看清他嘴巴里的情况都可以。

  2、学步期的幼儿如何刷牙

  学步期的幼儿,牙齿已经长全了,这个时候用纱布手指刷牙就不合适了,因为宝宝已经长出了臼齿。在满周岁的时候,你就可以让宝宝在边上拿着牙刷和你一起刷牙,他会学习你刷牙的姿势。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宝宝接受牙刷。幼儿很不喜欢刷他们后面的牙齿,因为害怕被噎住,所以刷牙应该让宝宝先刷前面的牙齿,然后再慢慢向后刷,最后还要记得刷几下舌头哦,舌头一样会滋生细菌。

  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如果能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就开始为宝宝刷牙,这样宝宝早早的就养成了按时刷牙的好习惯,牙齿上没有食物残渣,细菌没有藏身之处,牙齿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定会让宝宝受益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