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肉可食,也适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
目录
1红烧河蚌怎么做才好吃
.把河蚌放在清水里洗干净,拉去泥肠
2.然后把洗干净的河蚌放进高压锅压十分钟,然后保压5分钟
3.把压过的河蚌从高压锅里取出,再用清水洗一下,把河蚌沥干水分切成小块
4.起油锅,倒入生姜和大蒜、辣椒
5.加入河蚌翻炒
6.翻炒至河蚌吸收了油份,转色
7.加入生抽、老抽和适量的糖和水用大火烧五分钟后转为小火烧十五分钟
8.加入葱花即要起锅了
2河蚌的介绍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学名:Unionidae)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
蚌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还吃小型微生物。
3河蚌的形态特征
壳形多变化,两壳相等,壳顶部刻纹常为同心圆型或折线型,但多少有些退化。铰合部变化大,有时具拟主齿。具1外韧带。鳃叶间隔膜完好,并与鳃丝平行排列,外鳃的外叶后部与外套膜愈合,有鳃水管。鳃与肛门的开口以隔膜完全区分。[2]
其外侧有韧带,依靠其弹性,可使二壳张开。壳的内面有肌肉附着的肌痕。与壳腹缘并行的外套痕;壳前上方有3肌痕,最大的一个椭圆形,为前闭壳肌痕;其后上缘为一小角的略呈三角形的前缩足肌痕;其后下缘为伸足肌痕。壳后端近背缘处有二肌痕,大的为后闭壳肌痕,椭圆形,其前上缘一小的是后缩足肌痕。[1]
雌雄性体形有一些差异,在腹缘有一个凸起, 这凸出部分和繁殖有关, 是幼虫的临时居所。
4河蚌的做法前期处理方法
1、河蚌肉;2、雪里红鲜咸菜;3、姜片;
加工:1、清水漂养,使其吐出污泥等杂物;
加工:2、漂养后,清洗一下外壳;
加工:3、用小刀插入河蚌壳内,割断河蚌的四条合壳肌;
合壳肌位于河蚌上下两端,连接着河蚌壳,用于开合蚌壳,将其割断,河蚌壳便自然打开,
刀头处便是合壳肌与蚌壳的连接处
用刀割合壳肌时,要贴着蚌壳割干净,因为那是贝类最鲜美的肉,可别浪费......
加工:4、去除河蚌的呼吸器官蚌鰓;
贝类的鳃位于蚌体两侧,图示为河蚌鰓
河蚌肉用清水洗净后,侵泡片刻即可
侵泡后的蚌肉晾一下备用
5河蚌的营养价值
1、河蚌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B1、B2。河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0.9克、钙248毫克、铁26.6 毫克、锌 6.23 毫克、磷305 毫克、维生素A 243微克、硒 20.24微克、胡罗卜素2.3微克 ,还含有较多的核黄素和其他营养物质,总能量可达到20.71兆焦/公斤。河蚌肉对人体有良好的的保健功效,有滋阴平肝、明目防眼疾等作用。
2、河蚌也可烧、烹、炖、煮,做成美食供人类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