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一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儿童中耳炎经常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活以及身体的健康的。对此,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是非常关心的。那么,儿童中耳炎干如何进行治疗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小儿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目录
1幼儿急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
小儿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AOM)是中耳粘膜的急性炎症,为48小时内突然发作的中耳炎症感染,绝大多数(80%以上)与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黏膜炎莫拉菌)感染有关,少数病毒(5-10%)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可以转变为分泌性中耳炎。6个月内怀抱式喂养;避免仰卧式奶瓶;6-12月避免镇静剂的应用及避免接触二手烟为该病的预防措施。
1、全身症状重,如急性病容,发热,脉速。
2、婴幼儿由于鼓膜厚,中耳炎不易穿孔,鼓膜无显著红肿。2岁以内应注意脑膜刺激征的出现。2岁内一般不会发生急性化脓性乳突炎,主要由于2岁时小儿乳突气房开始发育。儿童常表现为摇头,哭闹,耳痛(婴儿表现为撕扯自己的耳朵,1岁内表现为耳漏、发热)。
3、耳镜:鼓膜饱满或隆起,鼓膜活动度降低且充血发红;鼓膜水肿造成的鼓膜浑浊和云雾状外观需与鼓膜瘢痕鉴别;鼓膜发红需与婴儿啼哭或高热引发的鼓膜粉红色斑晕鉴别。
4、症状怀疑时,必要时作颞骨高分辨CT,避免漏诊。
2小儿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中耳炎的概念很宽泛,类型多,有急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等,治疗中耳炎,应该首先确定类型,分型而治。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小儿,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中耳炎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小儿听力下降,引起其它疾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危害极大。
药物疗法不可取:
药物疗法主要是通过抗菌、排脓、消肿以达到缩小穿孔的目的,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很难实现穿孔的愈合,并且难以根治中耳炎,极易复发。应配合相关的疗法。很多患者感觉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圌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单纯的使用药物很难彻底治愈小儿中耳炎。
偏方疗法具有危险性,慎用
偏方治病历来为一些人所称道,但是,有的人专爱用偏方治病,到处打听,拿来就用,用了一个又一个,病不但没有治好,反而更加重了。对于我国民间流传的中耳炎偏方,应科学地分析,严格筛选。所有的偏方都有一定的适应症,若不加分析辨症,随意乱选,则易出意外,尤其对小儿中耳炎的治疗,更应慎重。由于使用不合理的“偏方”或偏方使用不当而延误病情或使病情加重,或诱发严重并发症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得了中耳炎应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切勿一味相信偏方的神奇疗效。
听力重建术+鼓室成型术,彻底治疗小儿中耳炎,患者反馈效果最好。听力重建术+鼓室成型术优点:具有伤口小,时间短、极少出圌血、不影响外观,而且恢复迅速等有点,特别适合小儿中耳炎的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更高效、省时,安全可靠,都能达到满意效果。
3小儿急性中耳炎怎么护理呢
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孩子,应遵照医吃应用抗生素,最好连续使用1周,有高热者可同时酌情用退热药。
在鼓膜尚未穿孔时,可用1%酚甘油,减少疼痛;已穿孔者,则可用抗生素滴耳药,如0.5%卡那霉素或2.5%氯霉素,或滴眼药水于耳内,每日滴3-4次,连续数天直至不流脓为止。但滴药前应先揩去耳道内的脓液(可用过氧化氢即双氧水揩)。滴药时,使病侧外耳孔向上让耳药在耳道内滞留数分钟,以易于进入中耳内。
在鼓膜没有愈合之前,应避免污水进入耳道,故不宜游泳。
小儿若反复发作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听力,故必须注意预防。在哺乳期,喂哺时应避免奶汁流入耳道内;睡在床上爱哭的孩子,要防止泪水流入耳内;常常感冒的小儿,不要用力擤鼻,以免影响耳咽管。
4中耳炎怎么吃才好
1、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2、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3、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质,减少感冒。
4、中耳炎吃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5、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6、中耳炎吃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7、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8、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9、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10、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很好用棉签吸干水分。
5日常生活预防中耳炎的方法
1、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3、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4、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5、积极防治感冒。
6、避免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
7、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