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结石

胆管炎有哪些原因

急性胆管炎一般是指由细菌感染所致的胆道系统的急性炎症,常伴有胆道梗阻。当胆道梗阻比较完全,胆道内细菌感染较重时,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寒战、高热、黄疸,尚可有感染性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在胆管梗阻基础上发生的急性梗阻性胆管化脓性感染,也称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或重症急性胆管炎。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急性胆管炎有哪些临床症状以及原因?

目录 胆管炎有哪些原因 胆管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胆管炎在仪器中的表现是怎样的 如何区分胆囊炎和胆管炎 胆管炎会不会出现癌化

1胆管炎有哪些原因

  (1)感染: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均可造成胆管的急性炎症。

  (2)胰液反流:胰液进入胆管,被激活的胰酶腐蚀胆管而产生化学性炎症,在此基础上也易产生继发感染。

  (3)胆管狭窄:胆管结石既可使胆流不畅,又可因机械刺激使胆管壁产生炎症或溃疡;手术创伤,或造影检查,均可给胆管壁造成损伤、结疤而狭窄,使胆流不畅而诱发感染和炎症。

  慢性胆道炎病因

  (1)与急性胆管炎相同,但程度较轻,临床症状也很轻,未引起重视,未及时治疗而逐渐成为慢性胆管炎。

  (2)急性胆管炎未得彻底治愈,演变为慢性胆管炎。

2胆管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起病常急骤,突然发生剑突下或右上腹剧烈疼痛,一般呈持续性。继而发生寒战和弛张型高热,体温可超过40℃。常伴恶心和呕吐。

  2、多数病人有黄疸,但黄疸的深浅与病情的严重性可不一致。

  3、近半数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睡乃至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同时常有血压下降现象。往往提示病人已发生败血和感染性休克,是病情危重的一种表现。

  4、体温升高,脉率增快可超过120次/分,脉搏微弱,剑突下和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如胆囊未切除者,常可扪及肿大和有压痛的胆囊和肮脏,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和右移,可达2~4万/mm3,并可出现毒性颗粒。

  5、血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值升高,并常有GPT和r-GT值增高等肝功能损害表现。血培养常有细菌生长。

3胆管炎在仪器中的表现是怎样的

  1.生物化学检查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可判断是否伴发胰腺炎。测定总胆红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转氨酶等值均升高,在缓解期都恢复正常。久病者则有肝细胞损害。

  2.B型超声显像在胆道梗阻扩张时,能准确地查出液性内容的所在和范围,胆管扩张的程度和长度,其诊断正确率高。

  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在肝胆管扩张病人,可显示肝内胆管及其流向,明确有无胆管扩张和扩张的范围。对于黄疸病例可鉴别病因或梗阻部位,并可观察到胆管壁和其内部的病理改变,依其影像的特征以鉴别阻塞的原因。

  4.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用十二指肠镜可经乳头开口插管,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和胰管内,明确胆管扩张的范围和梗阻部位,并能显示胰胆管共同通道的长度和异常情况。

  5.胃肠钡餐检查其诊断价值已被超声检查所替代。囊状扩张较大者可显示十二指肠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肠框扩大、呈孤形压迹。

  6.术中胆道造影在术中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总管内,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和胰管的全部影像,了解肝内胆管扩张的范围、胰管胆管的反流情况,有助于选择术式和术后处理。

4如何区分胆囊炎和胆管炎

  急性胆囊炎不少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慢性胆管炎的症状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和胀痛,有时或呈绞痛发作。

5胆管炎会不会出现癌化

  尸解报告显示50%在胆管炎病理基础上发生胆管癌变。胆管癌者通常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长病程的溃疡性结肠炎(UC)。通常年龄较大且有胆管造影进展性改变,如胆管囊性扩张,提示胆管癌发生。若患者胆红素短时间内由85.5μmol/L(5mg/dl)升至171μmol/L(10mg/dl)则应考虑恶变,但需经活检或手术予以确诊。Mayo中心对60例行肝移植,切除肝内仅一例有肝总管及左右肝管的上皮乳头样发育不良(认为这种病变可能为无浸润的乳头发育不良),未见胆管发育不良及胆管癌,故胆管癌发生率可能并不高。一般认为其发病率为10%~15%。

疾病百科 | 胆管炎

挂号科室:外科

温馨提示:
宜进清淡、易消化、少渣、温度适宜、无刺激性、低脂肪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胆道炎症以胆管炎症为主者称胆管炎(cholangitis),以胆囊炎症为主者称胆囊炎(cholecystitis)。两者常同时发生,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大致相同,多是在胆汁淤积的基础上继发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细菌可经淋巴道或血道到达胆道,也可从肠道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进入胆道。在我国以后者更为常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45以上中老年人 常见症状:上腹部疼痛、高热、黄疸[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