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中药名。为梧桐科落叶乔木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出自《本草经集注》,具有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功效。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江苏、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使用注意:咳嗽多痰者勿食用。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梧桐子的副作用有哪些
每一种食物对身体的改善作用都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只吃一种食物难免会缺少一些新鲜感,而且也不利于健康,所以平时的日常饮食中也要花一些心思,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梧桐子呢!
副作用
梧桐子属于中药类食物都有一定副作用,要适量吃,是药三分毒。
禁忌人群
咳嗽多痰者、患有耳疾者不宜食用梧桐子。
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梧桐子的介绍了解以后,我们知道饮食也是有一定禁忌的,平时在吃梧桐子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重视,另外我们想要身体健康饮食上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性。
2梧桐子的形态
梧桐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干直,枝肥粗,树皮青色,平滑,芽近圆形,被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3~5掌状深裂,长15~30厘米,宽11~2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先端渐尖 ,幼时上面具毛,后则光滑,下面被星状毛,咏掌状;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被褐色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细小,淡绿色;萼片5,长约8毫米,外密被淡黄色小柔毛;无花瓣;雄花中的雄蕊柱约与萼片等长,花药约15枚,药室不等,聚合成一顶生的头;雌花子房柄发达,心皮5,基部分离,在其周围常有无柄韵花药环绕着,花柱联合。果为蓇葖果,成熟前心皮裂成叶状,向外卷曲;种子4~5粒,球形,生于心皮边缘。花期6~7月。果期8~10月。常栽培作行道树,村边、路旁亦有生长。[1]
秋末至冬初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干燥的梧桐子状如豌豆,圆球形或类圆形,径6~8毫米。[2] 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皱缩成网纹状。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除去后,内有肥厚的淡黄色胚乳;子叶两片薄而大,紧贴在胚乳上,胚根位于较狭的一端。气、味均微。以个大、饱满、棕色、无杂质者为佳。陶隐居云:"桐树有四种,青桐叶皮青似梧而无子。梧桐色白,叶似青桐而有子,子肥亦可食。"李时珍说:"梧桐处处有之。树似桐而皮青不皵,其木无节直生,理细而性紧。叶似桐而稍小,光滑有尖。其花细蕊,坠下如醭。其荚长三寸许,五片合成,老则裂开如箕,谓之藁鄂。其子缀于藁鄂上,多者五六,少或二三。子大如胡椒,其皮皱。""子,甘平无毒。"考《政和本草》及《本草纲目》所载之梧桐为梧桐科之梧桐。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①外种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6-22μm,侧面观长方形,长38-48μm,细胞腔小。
②内种皮栅状细胞长柱状,长约190μm,两端平截,直径10-13μm,层纹及胞腔不明显。
③外胚乳为浅红棕色薄壁细胞,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直径15-30μm。④淀粉粒存在于内胚乳细胞中,单粒类球形、长椭圆形、广卵形、梨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13μm,脐点点状、短缝状、人字状及星状,层纹不明显。
3梧桐子的营养成分
1.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的功效。提高免疫力,有利于生长发育。[1]
2.富含磷,具有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3.富含碳水化合物,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4.富含脂肪,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饱腹感。适宜人群:适宜积滞,消瘦,免疫力低,贫血,须发早白 ,小儿口疮 ,胃脘疼痛,伤食腹泻等症状的人群。
4梧桐子的食疗价值
1.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矿物质:锌、硒、铜、锰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2.清热除火: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3.解毒: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4.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4.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5.和胃:治疗胃气不和,症见胃脘胀闷,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厌食,舌淡苔白等。
6.止泄:
适宜伤食型患者,症状是:大便酸臭、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口臭等症状。
7.护发: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胃肠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种氨基酸,是合成头发角蛋白的必需成分。含锌食物可以预防大量脱毛及毛发颜色变淡,防治白发。
8.止血凉血:含有大量胶质,生成血小板,有止血功效。适宜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5梧桐子的介绍
【性质】平
【五味】甘
【热量】555.00大卡(2319千焦)/100克
【功效】清热除火,解毒,消食,止泄,止血凉血,亮发,提高免疫力,健脾,和胃
【梧桐子是什么】 梧桐子,中药名。为梧桐科落叶乔木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出自《本草经集注》,具有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之功效。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江苏、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使用注意:生食无益,咳嗽多痰者勿食用。
【适宜疾病】 食积胃病 脾劳 脾虚泄泻 积滞 腹泻
【适宜症状】 胃脘不适 腹痛伴恶心、呕吐 脾虚 青少年白发 免疫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