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急诊科

哪些人不宜食用刺山柑

刺山柑别名:续随子、水瓜榴、野西瓜、马槟榔。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生于干旱有沙石的低山坡、沙地上。花蕾部分作为一种著名的调味料,和它的果实一样,通常用来腌制,而其他部分也可入药。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哪些人不宜食用刺山柑 刺山柑的生长环境 刺山柑的来源 刺山柑的介绍 刺山柑的功效

1哪些人不宜食用刺山柑

  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又能带给身体健康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我们就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身体情况去搭配饮食,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刺山柑。

  副作用

  刺山柑属于中药类食物都有一定副作用,要适量吃,是药三分毒。

  禁忌人群

  无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饮食对身体的调理方法,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刺山柑以后,我们就能更好的去改善自己的饮食,另外平时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对每一个人都能起到作用,饮食要特别注意调整。

2刺山柑的生长环境

  刺山柑极端耐旱,为适温超旱生植物,分布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在年降水量不到50mm的极端干旱荒漠中仅依赖于自然降水,极少能生存,且繁茂生长,并完成其生长发育史,在植物界并不多见。不耐盐渍和潮湿,在地下水位高于3m时不能生长。适宜在砂砾戈壁、山前洪积扇、低山阳坡、风蚀沙地上生长。垂直分布从低于海平面100m(吐鲁番盆地)到海拔3500m(西藏札达)的广阔地域内。对温度的适应性强,冬季最低-43.6(新疆准尔盆噶地),到夏季49.6℃(吐鲁番盆地),在于热条件可发育成大片(几千亩)密集的刺山柑灌丛,其植被盖度可达80%,有效地防止土壤风蚀,在沙区、沙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积聚沙土。积沙后,可保持土壤水分,使其生长更为茂盛。据观测,在沙源丰富的二年生刺山柑单株可积沙0.88m³,三年生的积沙1.28m³,积沙后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沙堆。

3刺山柑的来源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现常见于法国南部、意大利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区。我国新疆、西藏等地区亦有出产。喜生于干旱有沙石的低山坡、沙地上。

  【收采和加工】夏初未开花前收采花蕾,秋季果实将成熟时收采果实。花蕾收采后以醋腌制为香辣料,称为“续随子”。醋浸花蕾,应密藏于玻璃瓶中,并贮于暗处,以保存其风味。

  【使用部分】为白花菜科植物刺山柑的花蕾。

4刺山柑的介绍

  刺山柑别名续随子、水瓜钮、野西瓜、马槟榔。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现常见于法国南部、意大利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区。我国新疆、西藏等地区亦有出产。喜生于干旱有沙石的低山坡、沙地上。夏初未开花前收采花蕾,秋季果实将成熟时收采果实。花蕾收采后以醋腌制为香辣料,称为“续随子”。刺山柑醋浸花蕾,应密藏于玻璃瓶中,并贮于暗处,以保存其风味。

5刺山柑的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

  形态特征:藤本状半灌木,具长可达5m的根,枝条平卧,呈辐射状,长0.5~3m。

  托叶2,呈直或弯曲的刺状。

  单叶互生,肥厚,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具刺尖,叶柄长4~8mm。

  花大,直径2~4cm,单生于叶腋;萼片4;花瓣4,白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较花瓣长;子房柄长3~5cm。

  蒴果浆果状,椭圆形,长2~4cm,宽1.5~3cm。

  种子肾形,直径约3mm,具褐色斑点。

  适用人群: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关节肿大、四肢发麻等有特殊的疗效。

  烹调用途:为欧洲南部及非洲北部居民常用的调味品,多用以调制(炖)肉类和作为色拉及薄饼(Pizza)的调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