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药品

金樱子的副作用有哪些

金樱子又叫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罐等,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金樱子是在中医中药上使用较多的药材,主要功效为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对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那么金樱子在用药上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

目录 金樱子的副作用有哪些 金樱子的形态特征 金樱子的功效与作用 金樱子的营养价值 金樱子粥的做法

1金樱子的副作用有哪些

  金樱子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本药对于外邪内侵,湿热下注所致的遗精、尿频等不宜用,如果有以上病的患者服用这个的话,会有副作用,还有就是存在肾气虚疾病是可以适当使用的,感冒期间不宜服用。总之服用的时候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嘱咐,不要私自认为可以喝,而造成了更加不好的后果。

2金樱子的形态特征

  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幼时被腺毛,老时逐渐脱落减少。小叶革质,通常3,稀5,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尾状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幼时沿中肋有腺毛,老时逐渐脱落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皮刺和腺毛;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齿尖有腺体,早落。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梗长1.8-2.5厘米,偶有3厘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随果实成长变为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呈叶状,边缘羽状浅裂或全缘,常有刺毛和腺毛,内面密被柔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有毛,比雄蕊短很多。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果梗长约3厘米,萼片宿存。花期4-6月,果期7-11月。

3金樱子的功效与作用

  效: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

  主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固精涩肠,缩尿止泻。治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

  《别录》:"止遗泄。"

  《蜀本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

  《滇南本草》:"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

  《本草正》:"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仲惊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

  《南宁市药物志》:"熬膏治火伤。"

4金樱子的营养价值

  金樱子,别名刺榆子、刺梨子、山石榴、黄刺果、金罂子、螳螂果等,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每100克金樱子中含水分83.2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纤维5.9克,碳水化合物13克,灰分0.3克,抗坏血酸70毫克,钙68毫克,维生素B10.05毫克,维生素B2为0.03毫克,胡萝卜素 2.9毫克,维生素 E3毫克,磷 13毫克,铁 2.9毫克。此外,还含有柠檬酸、多种氨基酸、苹果酸、枸橼酸等。其碳水化合物中,还原糖含量较高,占总量的 60%,果糖占 33%,蔗糖占 1.9%。金樱子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5金樱子粥的做法

  金樱子30克,洗净,用水煎煮20分钟,去渣留汁。粳米100克,淘洗干净,与金樱子汁煮粥,汁少可适量加水。食用时可放些白糖。此粥有固精涩肠、强身益髓、养气补血的功效,但是感冒或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

  所以,现在有了上面的相关了解,我们大家对于金樱子这种药用植物是更加熟悉了,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了金樱子的食用方法,这对于我们大家而言是很有作用的。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人的一辈子会生很多病,而生病的时候一般都是找医生帮忙,现在好了,如果出现了相关的症状,就可以自己服用金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