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市面上的海蜇皮,是腌制的海产品,制作过程中沾染了大量的嗜盐菌,必须用醋加以泡制30分钟以上,才可杀灭。如果是袋装即食的泡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就要泡的久一些,一般要一天的时间。然后用清水反复漂洗去盐分,开水一焯,立即捞之凉开水中,自然还原六小时以上,切丝片片均可。
目录
1哪些人不宜食用海蜇皮
日常饮食并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也需要我们做好搭配,并且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去选择,这样才能把食物的营养和功效全部的展现好,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吃海蜇皮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食海蜇皮。
健康的饮食能让我们变得健康,我们一定要调整好饮食,上面是对那些不适合吃海蜇皮的介绍,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这样身体才能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2海蜇皮的食用处理方法
一般市面上的海蜇皮,是腌制的海产品,制作过程中沾染了大量的嗜盐菌,必须用醋加以泡制30分钟以上,才可杀灭。如果是袋装即食的泡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就要泡的久一些,一般要一天的时间。然后用清水反复漂洗去盐分,开水一焯,立即捞之凉开水中,自然还原六小时以上,切丝片片均可。
盐渍海蜇的泡发很重要,泡发程度直接影响口感。泡发时应将海蜇用冷水洗净,除去泥沙,尤其海蜇头的折皱处泥沙很多,要多洗几遍。然后用冷水泡2-3天,脱除盐、矾之苦咸味。注意每天换水,防止腐烂。
3海蜇皮的食用禁忌
3.1、海蜇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
海蜇本性寒凉,因此最好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
3.2、海蜇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
食用海蜇时若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同时,尿酸会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4海蜇皮的介绍
海蜇皮是海蜇的制成品。海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之巨,伞下8个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盘的次生口),下方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上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其作
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以做食物。海蜇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代就已经开始食用。我国从辽东半岛直至广东沿海均有分布,海蜇是我国沿海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
海蜇的身体可分为伞部和腕部。伞体隆起呈半球形,直径为300~500 mm,最大的可达1 m。伞体表面光滑,中胶层发达,厚且硬。生活状态时向上的一面称外伞面(反口面),朝下的一面为内伞面(口面)。体色变化较大,一般是青蓝色,有的是暗红色或黄褐色。伞的下面是根状的口腕,口腕愈合,把原有的口封闭,口腕的下部形成很多小孔,称为吸口,海蜇靠吸口吸食海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型甲壳类等微小生物。海蜇触手上的刺细胞能放射毒液,可御敌捕食,人触之有疼的感觉。
海蜇捕得后用石灰,明矾浸制,再榨去其体中水分,洗净,盐渍。切碎用。
5海蜇皮的鉴别
(1)色泽鉴别
良质海蜇皮———呈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表面湿润而有光泽,无明显的红点。次质海蜇皮———呈灰白色或茶褐色,表面光泽度差。
劣质海蜇皮———表面呈现暗灰色或发黑。
(2)脆性鉴别
良质海蜇皮———松脆而有韧性,口嚼时发出响声。
次质海蜇皮———松脆程度差,无韧性。
劣质海蜇皮———质地松酥,易撕开,无脆性和韧性。
(3)厚度鉴别
良质海蜇皮———整张厚薄均匀。
次质海蜇皮———厚薄不均匀。
劣质海蜇皮———片张厚薄不匀。
(4)形状鉴别
良质海蜇皮———自然圆形,中间无破洞,边缘不破裂。
次质海蜇皮———形状不完整,有破碎现象。
劣质海蜇皮———形状不完整,易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