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味精产品更加注重鲜味,所以味精含量较高;鸡精则着重产品来自鸡肉的自然鲜香,因而鸡肉粉的使用量较高。
目录
1鸡精的副作用有哪些
日常饮食虽然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如果能够利用这样一些细小事情来调整,身体也能变得更加的健康,也能够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价值,其中鸡精一直都是有争议的食物,下面就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鸡精。
副作用
鸡精与鸡蛋搭配,影响营养的吸收。
禁忌人群
鸡精不适宜记忆障碍患者、高血压者;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鸡精;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鸡精。
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鸡精的介绍了解以后,我们知道饮食也是有一定禁忌的,平时在吃鸡精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重视,另外我们想要身体健康饮食上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性。
2鸡精的好处和坏处
鸡精对人没有好处。害处如下: 鸡精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加入化学调料制成的。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不过鸡精比味精更鲜。从卫生角度讲,鸡精对人体是轻微有害的,在烹调时,如果加入过多鸡精,则会导致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取过量的谷氨酸钠,超过机体代谢能力,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重则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并非所有的菜肴都适合加鸡精,炖煮、排骨等本身具有鲜味的食物时,加入鸡精会让食物走味,影响菜的味道。这时可以选用普通味精等调味品代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鸡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有(心脏或者免疫系统疾病或皮肤病,肝病)患者做饭决不能放鸡精。 还有一些人群,一天食用鸡精过多,晚上休息会出现喉咙干疼,做梦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鼻塞、头痛等身体不适症状。此类人群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3鸡精的做法指导
1. 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味精则只有一种鲜味,而它的鲜味和高汤的鲜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致使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 对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 拌凉菜使用晶体味精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凉菜上,效果较好,因味精在45℃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用晶体直接拌凉菜,不易拌均匀,影响味精的提鲜作用;
5. 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释度是3000倍,人对味精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倍左右为适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似成非成,似涩非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
6. 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度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超过100度时味精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200度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没有鲜味,对炖、烧、煮、熬、蒸的菜,不宜过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
7. 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
4鸡精的营养分析
鸡精虽然鲜美但几乎没有营养。鸡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吃多了会导致身体肥胖。鸡精中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粗纤维,长期食用易导致身体亚健康。
科学调查认为,鸡精食用量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女性的健康有重大影响。
孕妇食用了含有激素的鸡精,会导致回奶、过度肥胖;未成年人还会导致性早熟。
5鸡粉和鸡精的区别
鸡粉和鸡精其实在生活中都是作为我们烹饪的一种材料。这很多人会把积分还有激情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两者的食用是有区别的,那么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鸡粉还有鸡精的区别所在,只有了解了这些常识大家在食用的过程当中才不会出现错误,这样做出来的时候才更加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可能很多人在生活当中都会存在这样的一个错误认识吧!原本比较相近的食物混合食用,但是它们的保健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够完全的取代,因此我们只要多去了解它们的区别才能够正确食用。
鸡精是种复合鲜味剂。它除了含有鸡肉粉、鸡蛋粉,又添加了解蛋白、呈味核酸,还有一定比例的精盐和鸡油等。所以,除却味鲜之外,营养价值和味精基本一样。鸡精等新一代调味品的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市场推广受阻而被搁浅。进入90年代,通过商家运作、媒体炒作“味精有害健康”、“鸡精有较高营养价值”而部分取代鸡精。为此,我国味精最大生产基地河南项.城莲花味精(占全国味精出口额90%以上)等味精企业受到较大损失。
而鸡粉则是选用上等鲜鸡为原料,配以多种复合调味料,经生物酶分解、真空浓缩及喷雾干燥等高新技术工艺精制而成。
鸡精产品更加注重鲜味,所以味精含量较高;鸡粉则着重产品来自鸡肉的自然鲜香,因而鸡肉粉的食用量较高。两类产品的存在是市场长期的发展结果,也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结果。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有80%左右的消费者选用鸡粉作为调味品。
鸡粉当然要比鸡精来的天然健康.鸡精不过是厂家炒作的结晶罢了.
上面就是鸡粉和鸡精的一些区别介绍,希望通过这些介绍之后大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鸡粉和鸡精。这样子在今后食用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尽量避免,因为认识的误区,而错误地把这两者等同食用,从而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