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脱水常见表现为无力、头晕、性格异常,但口渴可不明显。严重者常表现为神志改变(幻觉、谵语、嗜睡或昏迷),尿量减少、低血压、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常提示有明显的容量不足;而血清钠可高、可低、可正常,这取决于脱水的原因。
目录
1脱水怎么办
一、急救方法:
1、首先要将脱水患者移到阴凉地方,然后迅速补充水分,首先考虑饮用低浓度的葡萄糖水或其他含糖热饮料。必要时可采用静脉途径补液。
2、适当补充盐分(口服补液盐冲剂)和维生素。
3、热流质(果珍、巧克力饮料)或半流质(稀饭、麦片或烂面条),补充机体能量。如果患者口渴缓解,情绪逐渐平稳,开始排尿提示病情好转。神志清晰,对答切题,尿色变清提示机体脱水已纠正。
二、预防方法:
1、多喝水是最有效方法。
2、剧烈运动时不能以高浓度果汁或其他高浓度流质(巧克力饮料、麦片等)代替饮水。推荐饮料:热水、茶、低浓度果珍饮料。
3、同时需适当进食咸味的果仁或路餐食品,可以补充体内盐分的丧失。
4、行进途中携带1l~2l的保温瓶。
5、行进途中饮水量必须均匀分配,充分考虑回程饮水量以及突发情况的应对。
6、忌食冰雪,防止口咽冻伤。
7、戒烟、忌酒,减少辛辣、高盐食品摄入。
2老年人脱水的症状
一、症状
老年人脱水常见的表现是软弱、头晕、性格异常,尽管可见明显的口腔黏膜干燥,但病人未必有明显的口渴感和多饮行为。严重者常表现为神志改变(包括幻觉、谵语、嗜睡或昏迷),尿量减少(因高渗利尿所致脱水者早期尿量反而增多),低血压,血细胞比容增高,但皮肤弹性差亦可见于正常老年人。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升高常提示有明显的容量不足;而血清钠水平可高、可低、可正常,这取决于脱水的原因。
二、诊断
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即可诊断脱水;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判断脱水的原因和程度。
1.脱水的原因 通常患者尿Na+浓度<10~15mmol/L,倘若由肾脏疾病、应用利尿剂、渗透性利尿、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引起者,尿Na+浓度可>20mmol/L,尿渗透压>450mOsm/kg,血BUN/Cr比值常>20∶1。
2.缺水的程度
(1)临床估算尿量、血压正常者,脱水量约为体重的2%;尿量减少、血压偏低,且皮肤弹性明显下降者,脱水量已达体重的5%左右;尿量明显减少、血压明显下降者,脱水量已超过体重的6%。
(2)公式计算:
①根据血钠浓度计算:
水缺乏(L)=0.5 体重(kg) (Na+-140) 140
适用于单纯脱水者;若为严重失钠导致低钠血症者则不再适用。
②根据血细胞比容(Hct)计算:
水缺乏(L)=0.2 体重(kg) (Hct实测-Hct正常) Hct正常
不适用于合并出血者。
3脱水的病例病因
1.等渗性脱水
(1)经消化道丢失: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胰胆瘘等引起消化液丢失,虽消化液中钠浓度略低于血浆中钠浓度,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口服补充一定水分,因此血浆渗透压大多正常。
(2)反复多次胸、腹腔穿刺放液或引流:一般发生在有漏出液的患者,主要见于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漏出液中的物质(蛋白质除外)与血浆相似,故容易发生等渗性脱水。
(3)大出血:此时血浆中的水和电解质均按正常比例丢失。
(4)经皮肤丢失:大部分皮肤失液患者的失水量大于失钠量,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但部分烧伤和剥脱性皮炎患者经创面大量渗液,失水和失钠比例基本相同,也可导致等渗性脱水。
(5)经肾脏丢失:在肾小管功能减退或各种尿崩症的患者,肾小管不能对水分进行有效的浓缩,失水量和失钠量的比例与肾小球滤液相似,导致等渗性脱水。
2.低渗性脱水
(1)脱水治疗不当:高渗性或等渗性失水纠正过程中补水过多,而电解质,特别是氯化钠补充不足。
(2)肾功能损害: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由于患者肾脏的保钠功能下降,个别患者尿钠的丢失每天可达100mmol。
(3)利尿药的使用:适当的电解质浓度是利尿的前提,呋塞米等髓襻利尿药和噻嗪类利尿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电解质Na、Cl-、K的重吸收产生利尿,因此长期应用会导致电解质的丢失,若氯化钠等补充不足,容易导致低渗性脱水。
4脱水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脱水的分度 脱水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三度,治疗时根据其脱水的轻、中、重度的不同决定补液的液量和补液的速度。
①轻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体重下降5%),临床表现不明显,稍有精神不振、轻微口渴,尿少、皮肤弹性正常。治疗只需去除病因,口服补液盐(ORS)冲剂,24小时总入液量达100~150 ml/kg即可恢复;
② 中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于体重的5%~10%(体重下降5%~10%)。临床表现较明显,精神不振或躁动不安、口渴、尿少、口唇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治疗时应静脉输液,量为120~150 ml/(kg*d),按其计算量的1/2~2/3补充,其余量根据病情及治疗效果决定其取舍;
③重度脱水时体内水分丢失相当体重的10%以上。临床表现非常明显,反应差,无欲状,躁动或昏睡,四肢凉,脉细弱,皮肤弹性消失,尿极少或无尿、血压下降。
如不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短期内即可死亡。治疗必须静脉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20 ml/kg生理盐水,在0.5~1小时快速静脉输入后,于6~8小时内静脉输入60~80 ml/kg后,再根据病情和脱水纠正的程度再输入或口服80~100 ml/kg,于16小时完成。如原发病已控制,脱水基本纠正,可不再输入。全日入量不少于200 ml/kg。如遇三度营养不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儿,输入液量为计算量的1/2,酌情增减。 严重脱水会死亡!
5脱水的用药治疗
脱水均需适当的补液治疗,关于补液的一些计算公式并非能精确计算出脱水量,而且各学者报道也有所不同,在此主要提出一些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当有低血容量休克时,开始输液时应首先同时给予胶体和等张电解质溶液,开始输液速度要快,第1小时通常给予1000~2000ml。
2.脱水不仅是水的丢失,也包括电解质,主要是氯化钠的丢失,因此纠正脱水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应同时进行。除非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与浓缩性高钠血症和失钠性低钠血症治疗相似,且临床上的计算公式也以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为计算依据。
3.不论哪种类型的脱水症,都可能因为脱水而尿少,甚至并发肾功能不全,因此输液初期不宜使用含钾溶液,除非合并严重低钾血症,当排除肾功能不全后或尿量增加至40ml/h后,应适当补钾。
4. 不同类型的脱水宜选用不同的溶液 ①低渗性脱水多应用等渗氯化钠溶液(实际上比正常血浆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皆高)或高渗氯化钠溶液,两者皆有利于提高血钠浓度和血氯浓度。②等渗性脱水应在补充生理盐水的同时补充5%或10%葡萄糖溶液。因为任何脱水的患者皆存在不显性失水,且不显性失水基本不排出电解质;而生理盐水的钠离子和氯化钠离子浓度明显比血浆高,因此两者混合补充时有助于保障正常血钠和血氯浓度。③高渗性脱水时,如是严重高钠血症只能输入5%的葡萄糖溶液,但应避免快速输入高渗葡萄糖溶液;如果不是严重高钠血症,应同时补充一定比例的电解质溶液。
5.补液总量应包括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一般不低于1500ml,以水或葡萄糖溶液为主。
6.补液原则为先快后慢,补液同时需密切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血压、脉搏、尿量等。在循环状况稳定的患者,避免血钠浓度升高过快或降低过快。
7.胃肠道补液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除非有明显禁忌证。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应尽早给予胃管鼻饲,口服液体的原则与静脉补液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