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产科 >早产

八个月早产儿怎么办

怀孕八个月的准妈妈们一般都会比较害怕出现早产情况,因为那是胎儿已经发育有32周了,宝宝的身体和四肢仍在继续发育,最后要发育成与头部比例相对称。那么,怀孕八个月早产怎么办?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些解决方案吧!

目录 早产的原因 八个月早产儿怎么办 早产高危险群 早产儿贫血的概述 喂养早产儿的注意事项

1早产的原因

  早产的原因有多种,而且根据早期、中期、晚期等时间段的不同,原因会各异。

  1、绒毛膜羊膜感染,是早产的重要原因。感染的来源是宫颈、阴道的微生物,部分来自宫内感染。感染也是导致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早产常与胎膜早破合并存在。

  2、双胞胎或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可使宫腔内压力增高,提早临产而发生早产。

  3、孕中期时,宫颈口被动扩张,羊膜囊向颈管膨出,因张力改变以致胎膜破裂,发生胎膜早破而致早产。

  4、子宫畸形均因子宫发育不良而导致晚期流产或早产。

  另外,早产还与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孕期劳累颠簸、内分泌紊乱、吸烟、饮酒、吸毒等密切相关。

2八个月早产儿怎么办

  怀孕八个月早产怎么办,首先要知道早产的症状有哪些,才可以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法。首先,可能你会感觉到下腹部变硬,或者出现反复变软、变硬的现象,那么你第一步就要保持心情放松,安静。随后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其次是你可能会出现破水,就像温水样的物体流出来,如果出现破水后有阵痛的现象,首先要把腰部垫高,不要去动腹部,然后立刻去医院就医;还有,就是有出血的情况,这也是表明你有临产的迹象,可以用一些干净的纱布或者脱脂棉进行局部的止血。

  孕妇怀孕八个月早产了,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是要保持冷静,不要太过慌乱,这样对你自己不好,而且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来说肯定是有一定的影响了。比如说宝宝因为不是足月产下的,身体的免疫力都比较低,而且她的肺部呼吸功能还没完善好,有可能需要在保暖箱里几天,度过那段危险期就会好了。

  这时,妈妈会担心宝宝,但是自己也需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长时间的心情郁闷,悲伤,这样也会影响之后你照顾宝宝的心情。产后,妈妈们需要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和维生素,这样才有充沛的精力去照顾宝宝的。

3早产高危险群

  本身曾有早产病史、怀多胞胎或在怀孕期间经常有阴道出血的孕妇,均是早产的高危险群病人,应多注意休息并观察子宫收缩的次数。

  至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妊娠高血压症的孕妇更应注意饮食控制与服用药物,必要时尽早住院治疗,控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延长妊娠周数。有些孕妇本身的工作量大,或是体力、精神压力负荷大者,亦应视情况在孕期多卧床休息。因为许多文献报告均显示过多体力或压力的负荷都容易造成早产。

  均衡的饮食则是怀孕或安胎期间最好的营养补充,胎儿并不会因为妈妈多吃高蛋白食物或某类特别的维生素或矿物质,就会生长得特别迅速。多摄取含高纤维的蔬菜及适量的各类含蛋白质、脂质、糖类食物不仅对胎儿有益,也可帮助孕妇体重的控制、消化道的蠕动及排便。

  有时跌倒会引发阵痛,但不会流产或早产,如果经过2~3天没有什么异常,那就是一切平安无事,这是因为羊水起到了缓解应急、保护胎儿的作用。

4早产儿贫血的概述

  早产儿贫血是指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一年内发生的贫血。这与胎儿期各种生理功能发育更不完善有关。早产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5g/L±16g/L(17.5g/dl±1.6g/dl),与足月儿相似。生后短期内血红蛋白迅速下降,出生体重1.2~2.5kg的早产儿在生后5~10周血红蛋白值为80~100g/L(8.0~10.0g/dl),出生体重1.2kg以下早产儿在生后4~8周血红蛋白值为65~90g/L(6.5~9.0g/dl)。

  贫血早产儿如无症状,进食良好,体重增加,有人称之为早产儿生理性贫血,不必治疗。但由于早产儿生理性贫血发生机制与足月儿不完全相同,且常出现症状,因而有人认为应属非生理性,需要进行干预。

  早产儿贫血若给予治疗后预后多良好,但如得不到治疗,常至生长发育迟缓和体质下降,易因并发感染而增加病死率。另外,要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的铁比牛奶中的铁质生物效应高,易被吸收,小宝宝吃母乳可以有效地减少生理性贫血的发生。

5喂养早产儿的注意事项

  早产儿顾名思义就是指胎龄不满37周就出生的新生儿,因为胎龄不满,很多早产儿在身体素质上远远不及足龄宝宝,因此在护理、喂养早产儿时要更加小心谨慎。

  早产儿是指妊娠不满37周分娩的新生儿,喂养早产儿需要妈妈更多的细心与关怀。

  母乳中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还有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是早产儿的最佳食品。但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 (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不能保证其需求,而这些营养素是保证早产儿智力体格发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时添加这些营养素就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不利于早产儿智力的发育。

  早产儿出现钙、铁、锌等血清值低下的原因是妊娠后期是胎儿完成微量元素正常体内储备所必需经历的重要阶段,早产儿过早分娩出来使胎儿不能在妊娠后期从母体中获得足量的体内储备,从而易于缺乏。如:

  1、妊娠后期钙磷蓄积量占其总蓄积量的80%,而且早产儿母乳中钙磷含量少,即使是足够母乳喂养,钙的摄取量也只是胎儿后期的1/3~1/2,加之胆酸分泌不足,脂溶性维生素D的吸收偏低,因此胎龄越小的早产儿越易发生缺钙,而且早产儿生长速度快于足月儿,故易发生缺钙性佝偻病。

  2、铁的再吸收通常发生在临近足月时,故早产儿铁的储备不足。

  3、宫内最后3个月胎儿贮存锌量为250g/kgd,出生时血锌高,故足月儿极少发生缺锌,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贮锌量少,加之人乳中锌的含量不能满足早产儿生长所需,故易缺锌。

  母乳中维生素E、C、B族及叶酸的含量不足,而早产儿生长速度快,对这些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故母乳不能完全满足早产儿对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要求,需适当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