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颈性高血压? 导语: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故称为“颈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目录
1高血压快速的降压方法
高血压患者通过头部按摩降压:
人体头部穴道丰厚,每天做5分钟的按摩,能够协助高血压患者血压平稳,搓热双手,从额部经颞部沿耳前抹至下颌,重复20—30次。然后再用双手四指指腹从印堂穴沿眉弓分别抹至双侧太阳穴,重复屡次,逐步上移至发际。办法轻松柔软,印堂穴稍加压力以部分发生温热感为度。
高血压患者通过饮食降压: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很容易钠过敏,但是暂时还没有方法确定人们是否会对钠过敏。所以我们应该降低钠的摄入量,这不仅仅意味着做饭的时候少放盐,大部分钠存在于加工食品中。
高血压患者通过快走降压:
缓慢地呼吸或沉思练习,如气功、瑜伽和太极可以降低应激激素,而应激激素会使血压升高。早晚试着深呼吸五分钟。研究发现,那些快速走路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降低8/6毫米汞柱。锻炼可以帮助心脏更有效地使用氧气。试着增加走路的速度或距离。
2颈椎性高血压如何辨认
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故称为“颈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发生于上颈段,因上颈段与生命中枢延髓毗邻,当环枢关节错位、环椎横突向左、右偏移或骨质增生,使颈髓受到压迫刺激并波及延髓时,可引起延髓的血管运动严重紊乱所致。颈性高血压多呈阵发性、血压波动大,每因头部位置改变而诱发或加重。常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头痛等椎动脉型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临床研究发现。约有15%的高血压患者与颈椎病相关。
可根据以下几点判断是否患有颈椎病性高血压:
1.血压的升降与颈椎疾病发作同步,形影不离。当病人颈椎病发作时往往出现颈项疼痛、僵硬、头痛、头晕等颈椎病症状,这时的血压升高;头颈部症状缓解后.血压亦随之下降。这是颈椎病性高血压的重要特点,在发病早期尤为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此现象逐步减低。这是因为高血压与椎体不稳或脱位程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骨质增生或前纵韧带骨化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轻了机体异常增生物对于局部神经血管的影响。
2.原发性对药物治疗效果好,而继发的颈椎病性高血压对于降压药多不敏感。而对颈椎病的冶疗,效果显著。随着颈椎病情况的改善.血压基本趋于稳定。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中,在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时.患者血压可下降20-30mmHg.治疗间歇期血压又会有所升高。
3.各种形式的高血压和颈椎病在病程的发生发展中,都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头昏脑胀、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所以对于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尤其是家庭中又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症状发作有类似颈椎病特点者,要考虑先照颈椎X线片或颈椎CT扫描或磁共振MRI,排除继发于颈椎病的颈椎病性高血压。
颈性高血压的治疗,与普通高血压不同,普通高血压因无明确病因,但与生活方式有关,所以一是通过药物治疗,二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治疗。而颈性高血压是有颈椎病而引起的,所以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牵引、理疗、推拿等;如系颈椎脱位、骨折或外伤的,则积极治疗颈椎的外伤、脱位及骨折,外伤治好了,血压也会恢复正常。总之,颈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对高血压的治疗除血压较高外,一般不要急着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而是重点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以后视情况再作进一步的治疗。
3高血压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患者的病史
应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以下内容:
(1)家族史: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或肾脏病的家族史;
(2)病程:患高血压的时间,血压最高水平,是否接受过降压治疗及其疗效与副作用;
(3)症状及既往史:目前及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性功能异常和肾脏疾病等症状及治疗情况;
(4)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例如肾炎史或贫血史,提示肾实质性高血压;有无肌无力、发作性软瘫等低血钾表现,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无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提示嗜铬细胞瘤。
(5)生活方式:膳食脂肪、盐、酒摄入量,吸烟支数,体力活动量以及体重变化等情况。
(6)药物引起高血压:是否服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生胃酮、滴鼻药、可卡因、安非他明、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促红细胞生长素、环孢菌素以及中药甘草等。
(7)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及有无精神创伤史。
二、体格的检查
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体格检查包括:正确测量血压和心率,必要时测定立卧位血压和四肢血压;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观察有无库欣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触诊甲状腺;全面的心肺检查;检查腹部有无肾脏增大(多囊肾)或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基本项目:血生化(钾、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
推荐项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时测定)、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眼底检查、胸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等。
选择项目:对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选择以下检查项目: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MN)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睡眠呼吸监测等。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患者指南: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0mmHg。
4高血压的运动建议
1、运动训练有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作用;
2、运动训练改善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功能,还能提高最大有氧能力和改善收缩功能;
3、运动疗法能预防和治疗因高血压病而引起的重要器官损害,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以及防止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病和高脂血症等。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宜选择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动态有氧运动,最简单易行的有步行、慢跑、踏车、平板运动和游泳等运动项目。放松运动和呼吸运动也有较好的效果,如放松体操和中国传统运动太极拳等。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反射功能差和对降压药较敏感,极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即过快由卧位到坐位或站位转换时易出现头晕甚至晕倒,老年人运动训练时应避免选择体位变动较大的运动项目。
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强度如何才适度?运动强度一般以自觉运动强度感觉很轻、有点累或稍累。低强度动态运动的目标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70%。
高血压病的运动频度怎么计算?一般来讲,每次运动20~30分钟或间歇进行运动,每周以3~5次为宜。每天的运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要注意分几次来完成。健身运动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降压效果越好,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越明显。但是要注意一点,高血压病人坚持运动训练是取得和维持降压效果的关键。
高血压病运动适宜人群:
1、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2、高血压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如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等。
但是,有以下情况的高血压病患者,不要轻易运动:
1、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或急进性高血压病;
2、高血压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
3、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变等。
适宜采取运动疗法的那些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按照以上的运动疗法原则参加运动。
5高血压吃什么食物好
1、芹菜粥
原料: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
做法:将芹菜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
2、菊花粥
原料: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
做法: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3、绿豆海带粥
原料:绿豆、海带各100克,大米适量。
做法: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长期当晚餐食用。
4、荷叶粥
原料: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
5、醋泡花生米
原料:花生米、醋适量。
做法: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6、罗布麻五味子茶
原料: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
做法:放入罗布麻叶、五味子、冰糖,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