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在人体提供帮助消化的作用,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胆囊切除手术后饮食要注意些什么?胆囊被称为“胆汁仓库”,起到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胆囊切除手术后饮食要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目录
1胆囊切除后注意事项
1胆囊术后主要在饮食上烹饪应尽量做到清淡,如各种粥类、面食、去脂牛奶等。最好采用清炖、煨汤等方法多吃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不能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避免高脂肪的、高胆固醇的食物;避免油炸、半生半熟的烧煮方法,并切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调味品。
2烟、酒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必须戒掉。切除胆囊的病人,身体还比较弱,消化功能也不是太强。一定要戒掉烟和酒,因为吸烟酗酒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给身体带来新的危害。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洋葱、蒜、姜、辣椒和胡椒等
3在作息时间和程度上的要求不多,只要注意做到不要太劳累就可以。此外,还应注意随时保持大便通畅,不能积压和抑制。最后,应该注意规律的作息。
注意事项:
胆囊切除手术后的恢复期,应该特别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原则,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继续保持低热量,低脂肪且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查看详情>>2做了胆囊切除手术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胆囊切除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胃肠消化功能减退,为了减少胃肠负担,为了创面尽快恢复,饮食是必须要注意的。
1、控制热量减体重
控制进食总量,每餐应七、八分饱(特别是晚餐),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内。超重、肥胖患者应该减肥。
2、减少脂肪和胆固醇
讲究荤素合理结合,尽量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胆囊切除后,因缺乏足量浓缩胆汁,若过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出现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平时,提倡用植物油,避免摄入动物油,尽量少食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等食物。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开心果等。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鱿鱼、沙丁鱼、动物脑、鱼卵、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每周最多吃3~4只鸡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尽量做到少量多餐。
3 、优质蛋白要补充
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
3胆囊切除的后遗症
1、导致消化功能问题——腹胀腹泻
(1)现象:胆囊摘除后,一位朋友说她很注意饮食,但仍经常腹泻;还有位朋友说:她没有腹泻现象,但却时时感到腹胀。
腹泻、腹胀都是消化不良现象。
(2)原因:胆囊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位置极为重要。
胆管像一条河,将肝与肠联系起来,而胆囊则是河道上的一个水库。肝脏细胞涓涓不停地分泌着胆汁,胆汁流进胆囊,浓缩(相当于肝胆汁的30倍)后暂时储存,待进餐时,胆囊收缩,将高浓度的胆汁排入肠道参加消化。胆囊调节消化的功能十分绝妙,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时就多排,吃素食时就少排,不进餐就不排。
胆囊若被切除,肝胆汁由肝内排出后无处可存,只好持续不断地排入肠道,白白丢掉。待进食时,尽管仍有肝脏分泌而来的胆汁,但哪有“水库”里蓄积得那样浓,那样多?身体怎能不耐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之苦?有的甚至连一点油肉荤菜都不能进食。
(3)对策:专家建议:疏肝利胆,调理脾胃功能。
2、出现不良刺激——肠息肉
(1)现象:一位胆囊摘除的50多岁的女士,因腹泻太厉害去检查,发现肠上长有息肉,两次检查期间,发现息肉长得还挺快,她大感奇怪。临床医生告知,胆囊摘除后发现肠息肉,现已是较多见的现象。
(2)原因:可能是次级胆酸不良刺激的结果。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中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后,变为次级胆酸,而次级胆酸对肠粘膜的刺激,是不良刺激。
胆囊功能正常时,胆汁只有在进食时才排入肠道,空腹时,肠道内并无较多的胆汁存在,显然初级胆酸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很少,因而产生次级胆酸的量很少;但是当胆囊摘除后,初级胆酸24小时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并与细菌接触,就会产生大量的次级胆酸。
(3)对策:专家建议:定期检查。
3、免疫功能下降——得结肠癌
(1)现象: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患结肠癌的病例中,其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有位专家对100例60岁以上的切胆与100例不切胆病例进行分析,发现患结肠癌的比例为12:3,十分惊讶。
(2)原因:“次级胆酸论”提示:次级胆酸能使结肠粘膜细胞有丝分裂增强,容易引起结肠癌变。
科学家现已发现胆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胆囊每天可分泌20毫升的白色液体——免疫球蛋白(IgA),而且胆囊内IgA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液,具有保护肠道粘膜不受(次级胆酸等)侵犯的作用,减低了结肠癌变的可能性;若胆囊摘除,这种保护即丧失了。
(3)对策:建议:定期检查。
4、术后综合征——腹部疼痛
(1)现象:好几位朋友都告诉记者,本来以为胆囊切除后万事大吉了,没想到现在腹部胆处仍经常疼痛。
(2)原因:腹部疼痛是胆囊术后综合征的表现,原因是胆道术后发生了“Oddi氏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
括约肌,是环形管道四周的肌肉,它们的收缩和舒张,能把管道闭合和打开。
胆囊切除后,“河道”没有了“水库”,始终流满了胆汁,这让胆管壁始终处于高压状态,进而使得Oddi氏括约肌也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收缩与舒张功能紊乱,甚至发生括约肌的炎症,导致病人经常腹部疼痛难忍。
(3)对策:建议:消炎利胆,解痉止痛。
5、涡流学说——胆总管结石
(1)现象:胆囊切除后,常使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
(2)原因:当胆囊被切除后,全部胆汁每日必须经胆总管开口排入十二指肠腔内,胆总管长久受高压而扩张,致使鸟嘴状的末端变为圆顿形态,急于要排出的胆汁流在这里呈漩涡状。“涡流学说”提示:涡流现象极易形成胆总管结石。
(3)对策:中医认为胆石症的发生,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胆汁代谢异常”而病。建议:通过调理脏腑,疏肝利胆等方法,纠正消化、代谢上的紊乱,从根本上改变胆石容易生成的内环境。
4胆囊切除后胆管结石
体外震波排石机进行排石治疗;并且尽快进行早期治疗,排石效果比较好;首先说明体外震波排石机较体外冲击碎石机的原理是两种决然不同的设备,体外震波排石机的优势在于其对脏器无任何损伤,而且排石彻底,病人无痛苦容易接受,;而体外冲击碎石机是对脏器有损伤的而且比较痛苦;体外震波排石机技术是国家最新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频超导流体动力震动力学三维一体排石技术,大型数字B超辅助定位。具有定位准,排石快,对胆管结石,输尿菅结石,随排随走,尤其是对肝内胆管淤积性泥沙样结石排石彻底等特点。该设备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性化的可操作性,对各种结石排石的彻底性,比较广泛的适应症,对人体几乎无副损伤,排石过程中无痛苦,一般不需住院,而且治疔费用低,病人容易接受;是一种比较可靠、有效、简便、实用的治疗设备。具有独特的设备优势和技术优势。所以是目前治疗各种结石最佳选择
体外震波排石机的适应症和治疗范围如下:
(1)对于小于1.2cm的各种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应首选体外震波排石机进行排石治疗;因无肾损伤,排石彻底,安全无痛苦,无冲击碎石的副损伤;若结石直径大于1.2cm以上者可首先应用体外冲击碎石机进行碎石后,再应用体外震波排石机进行彻底的排石治疗;达到优势互补.
(2)该设备尤其适合急性输尿管结石及其所引起的肾盂积水,肾盂扩张,输尿管积水,输尿管扩张,肾绞痛等;可迅速将输尿管结石排出,立即解除痛苦,使上述症状迅速缓解;为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首选治疗措施.(3)对肾内多发性结石并发同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应该首先将输尿管结石排除,而后在将肾内多发性结石排出,以防止输尿管“石街”的形成.
(4)对肾内较大的结石经过ESWL碎石后其残留在肾脏下极肾盂,肾盏内的小结石是体外震波排石机进行彻底排石治疗的最佳适应症;这是因为手持高频超导震子可直接触及肾脏下极致结石移入肾盂及输尿管而排出体外.
(5)适合小于4mm的胆囊泥沙样结石的排石治疗;排石彻底,无痛苦,为目前治疗胆结石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能够排除肝胆系结石的排石设备。
(6)尤其适合各种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及胆总管泥沙样结石的排石治疗;排石彻底,迅速缓解症状,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解决了传统医学治疗效果差,现代医学手术取石难度大、不彻底和严重损伤并发症多,术后容易复发的世界性医学难题。
(7)上述各种结石病的排石治疗因为并发泌尿系感染导致肾盂肾炎、输尿管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以及肝胆系感染导致的胆囊炎、肝内外胆管炎等;由于粘膜炎性充血肿胀而影响结石的排出,所以必须首先进行抗生素的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方可进行体外震波排石治疗。
查看详情>>5胆囊切除对人的影响
胆囊具有浓缩、贮存和排空胆汁,从而起到调节胆道内压力的作用,胆囊切除后这些功能消失,肝脏分泌的胆汁持续不断地流入十二指肠,这样,在消化阶段会显得流入肠道的胆汁不够,而在非消化阶段,流入肠道的胆汁不能发挥其作用。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代偿,胆管会代偿性增粗,部分代替胆囊功能,胆总管下端的括约肌也会出现持久而有节律的关闭或开放,以适应消化的需要。
因此,部分病人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对脂肪消化的耐受性差,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改善。事实上,有不少病人术前胆囊已无功能或功能下降,病变胆囊会影响病人的消化功能,还会发生胆绞痛或急胆发作,甚至癌变,这种病人胆囊切除后,不但不会出现术后消化功能不好,反而切除病变胆囊而改善了消化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少数病人胆囊切除后,可能出现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上为数不多,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有增加大肠癌发生率的可能性,但发生率不高,可不必惊慌。 胆囊切除后,短时间里可能会有一引起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间代偿即如常人一样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对人体健康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