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自己家的宝贝要是发烧该怎么处理呢?到时是不是因为感冒慌张了呢?宝宝都是掌上明珠,我们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宝宝发高烧39.5度应该如何处理。
目录
1婴儿发烧初期的注意事项
主持人:网友的问题都答完了,我想您总结一下在宝宝,尤其是我们现在提的问题都是小婴儿期,宝宝在发烧感冒的时候,尤其是初期在用药方面和家长护理方面,您觉得有什么需要提出来需要家长特别注意的地方?
王素梅:我想孩子发烧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的现象,也是他对疾病的反应,所以家长不要认为发烧就是一件坏事情。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反应孩子对疾病的反应的能力,也是一件好事。
当然了,如果孩子烧的高了,如果持续不退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尤其对于一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来说,尽量不要用退烧的药物。因为在美国的医疗上就有规定,6个月以内的孩子也尽量不要用退烧的药物。如果要是说病情有反复或者是比较严重的,该用的还是要用的,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小的时候就有高热惊厥的家族史的,我倒建议你及时给他吃上退烧药,预防惊厥的发生。所以这个尽量避免惊厥发生。
孩子得病以后,我想家长应该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一个是就近治疗,一个要吃医生建议的药物,不要一天跑好几个医院,这样孩子感染的机会也多了。所以尽量就近医疗,耐心的吃药,听医生的嘱咐,不要今天换一个药,明天换一个药,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好处的,这是从医疗方面来说的。
从护理方面来说,家长不要把屋子搞的不透风,温度不要过高,孩子不要穿得太多,应该给他穿得适当一些,多饮水,在饮食上面尽量清淡一些,忌油腻。特别是对孩子的小食品一定要控制住,这样对减轻孩子的咳嗽是有好处的。
另外不要滥用抗生素,尽量吃一些中草药就可以解决孩子感冒的问题了。
主持人:谢谢王主任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搜狐母婴的访谈就到此结束了,感谢王老师参加我们的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希望大家继续关注下一期的搜狐母婴专家访谈,再见!
2婴儿发烧39.5度的治疗方法
1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2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3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药物降温我个人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当宝宝病情体温无法用物理降温降下来是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大家都会面对的问题家里有宝宝的家长一定要注意阅读这篇文章欧,一定会受益匪浅的。大家加油欧。
3别把婴儿发烧想得太坏
家长们在护理婴儿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宝宝发烧,可是你知道吗?婴儿发烧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们检查了835名儿童从出生到一岁期间的医疗记录。并发现,婴儿期从未发过烧的儿童中有一半在7岁前发生了过敏反应。而发过一次烧的婴儿在7岁前发生过敏反应的比率是46.7%。而对于那些发过两次烧以上的婴儿,比率降到了31%。对此,研究人员说:“我们没有料到发烧会产生这样一种持续的效果。”由此,看来,婴儿发烧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宝宝发烧并不会“烧坏脑子”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小儿医师表示,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她一步强调,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父母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
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
不过,多数医师和学者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发烧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婴儿发烧病理原因可大可小,严重者败血症、脑炎脑膜炎、心肌发炎等,不处理会导致残废或死亡;轻者只是轻微感冒,不理它也会自己好。但这中间的差异若非专业人员实难判断,有时更须借助检验技术才能确实区别。
宝宝发烧,父母固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的面对它。当小孩子发烧时会合并其他的表现: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体感觉极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的现象,幼小一点的婴儿不会说话,甚至变得躁动哭闹不安。此时,适度的处理,使体温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发热痉挛或先天性 心脏病的婴幼儿,更是需要。
4成人发烧如何预防
1 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2 补充液体
当你发高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人果汁,冰成冰块,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这尤其受到发高烧的孩子欢迎。
3 适当服用止痛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每4小时服用——次。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高烧,不妨两种并用。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需先经医师同意。
4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感到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但如果因此而打寒颤,则说明衣物太少,应该增加,直到不冷为止。同时,勿使室温过高,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同时,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
5婴儿发热的症状有哪些
婴儿发热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难题,因为婴幼儿的抵抗能力低,免疫系统不完善。而且,他们的身体还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有些典型的症状在成人身上有作用,但是在婴幼儿的身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律。正确地了解婴儿发热的症状,对及时并准确地诊治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体温来判定婴儿的疾病与否是不准确的,因为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可能是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这种准确程度非常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热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
孩子发热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通过症状来进行疾病的判定。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如果发热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及时到医院诊断。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婴儿发热让每一位家长心急如焚,但是光着急没有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应当尽可能地多学习一些婴儿护理方面的知识,多了解一些婴幼儿长生的疾病。如果能够通过发热的症状来大体判定病情,一些小的感冒发烧之类的就不必去医院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