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流鼻涕鼻塞的治疗方法

大人堵塞了鼻子之后,尚且都是非常的难受,影响了自己日常的呼吸。更不用说是宝宝了。宝宝鼻塞流鼻涕,是受了风寒性的感冒。这种症状要及时的治疗。不然还会引发比较严重的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等,生活中,有一些小的偏方是很有效的,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宝宝鼻塞流鼻涕偏方是什么?

目录 鼻塞流鼻涕是怎么回事呢 新生儿流鼻涕鼻塞的治疗方法 宝宝鼻塞的护理措施 从流鼻涕看宝宝健康 打喷嚏鼻塞是鼻炎还是感冒

1鼻塞流鼻涕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人的鼻孔里有一层粘膜,我们平时流的鼻涕就是他制造的。人得了感冒,细菌和病毒就会在鼻子里捣乱,引起鼻粘膜发炎,充血肿胀,就会出来许多鼻涕。再加上鼻子和眼睛之间有一条通道,一部分眼泪沿着这条通道进到鼻子里,鼻涕就显得更多了 感冒的时候一般都有鼻塞的感觉 因此会经常性的 扭鼻子 这时都会有酸涨的感觉 鼻子有一条与泪腺相同的 叫鼻泪管 你在有酸涨的同时也刺激了泪腺的分泌液体 经鼻泪管流到鼻腔里 所以经常有鼻涕流出 但不是很粘稠 这就是经常流鼻涕的道理 治疗: 伤风感冒引起流鼻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为什么有的人感冒好了还经常流鼻涕?感冒时流涕称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的,3~5日后渐为脓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即为慢性鼻炎,就会经常流鼻涕了。 鼻内有涕时应叫孩子自行擤出。要有正确的擤鼻方法,按住一侧鼻孔,一侧一侧地擤。同时要在鼻腔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副鼻窦内鼻涕不易擤出,而鼻腔内脓涕可进入副鼻窦内,也可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 鼻内滴入麻黄素之类的血管收缩药可使涕减少,但萎缩性鼻炎患者不可用此类药物。滴药时要防止药液流入口中,因孩子感觉到苦味,以后不会再让滴药。同时,为使药液均匀滴入鼻腔,而不至于迅速地流出来,也必须要有正确的滴药姿势。鼻涕过多的副鼻窦炎,可到医院作换置疗法或穿刺灌洗法治疗

  了解了鼻塞流鼻涕是怎么回事的原因才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同时我们日常尽量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辛辣的食物有可能会加重我们自身的病情,针灸理疗的方法是治疗鼻塞问题非常不错的方法。

2新生儿流鼻涕鼻塞的治疗方法

  感冒鼻塞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随后鼻黏膜发生急性水肿,引起鼻塞。

  表现:

  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对策:

  1、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鱼肝油;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2、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摄氏度左右为宜。

  3、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进入“宝宝感冒”专区

  急性鼻窦炎鼻塞

  宝宝反复上感可累及鼻窦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窦口引起急性鼻窦炎。

  表现:

  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对策:

  1、若宝宝患了上感,应积极进行治疗。

  2、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3、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以上就是宝宝鼻塞流鼻涕偏方。不要小看这些偏方,都是得到了很多人的验证的,为了保障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以上的症状的患者,可以学习一下以上的对策,生活中,还应该关注宝宝的一些异常行为。发现了异常行为,就要及时的治疗。

3宝宝鼻塞的护理措施

  宝宝的疾病的预防也是都很重视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是都很关注的,有的宝宝也是会出现鼻塞的情况的,那么宝宝鼻塞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非疾病性鼻塞

  晚上和吃奶时,宝宝由于鼻塞而烦躁不安,甚至哭闹。妈妈首先会想到宝宝感冒了,着凉了,先帮助清理一下鼻道吧,困难得很,稚嫩的小鼻子实在不敢动。 无奈抱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诊断感冒了,先吃药。不好再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开了滴鼻药,仍无效。第二次看医生,吃药不好就打针吧,打针再不好就输液了。药也 吃了,针也打了,液也输了,该走的“过场”都走完了,宝宝的鼻子仍然塞着。这是为什么呢7这就是非疾病性鼻塞。

  关门关窗不明智

  宝宝鼻塞了,如果妈妈认为是因着凉所致,关门关窗,多给宝宝穿衣盖被,提高室内温度,甚至给宝宝用热水袋等,其结果是宝宝鼻塞现象越来越重。因为,宝宝不能捂,越热病症越重:室内不通风,宝宝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会更加重鼻塞。鼻塞不一定是感冒,因为小宝宝感冒一般不表现为鼻塞,而是精神差,吃奶量减少,睡眠增多或减少,哭闹不安等非特异性症状。

  宝宝打喷嚏,也不一定是感冒。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对环境还不是很适应,外界刺激会使鼻黏膜发痒,引发喷嚏。当宝宝鼻塞、打喷嚏时,请不要贸然服用感冒药。乱服药,会造成鼻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对外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进一步下降,进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鼻腔护理

  1湿敷

  如果感觉宝宝呼吸有些不畅,呼吸音过重,可以怀疑有鼻塞的可能。此时,用湿毛巾热敷宝宝鼻根部,鼻塞可以得到临时缓解。

  2发挥湿布的作用

  宝宝如果流鼻涕了,就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沾湿,取一角顺时针方向捻成布捻,轻轻放入宝宝鼻腔内,再逆时针边捻动边向外拉,会把鼻内分泌物带出,重复做几次。

  吸鼻器也可以清理鼻内分泌物,但分泌物较少时,没有必要使用。

  3让宝宝打个喷嚏吧

  如果宝宝有鼻痂了,最省事的方法是先让宝宝哭闹一会,等泪液浸湿鼻痂,使鼻痂变软,这时再用布捻刺激鼻道,使宝宝打喷嚏,把鼻痂打出来,或打到前鼻道,再用手轻轻把鼻痂拽出。

  以上就是对宝宝鼻塞的护理措施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宝宝的健康的护理的注意,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4从流鼻涕看宝宝健康

  当看到孩子流鼻涕的时候,家长们首先就会想到孩子是不是感冒了?要不要吃药?其实,孩子流鼻涕也是有很多种区别的。

  1)感冒引起的鼻炎被称为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开始为清水样的,3-5天后渐为脓涕,以后逐渐痊愈。

  2)常流清涕并伴有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尤其清晨起床后明显,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立即连连打喷嚏,接着清水鼻涕流个不停,需警惕宝宝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同时伴有流鼻涕,妈妈更是要注意宝宝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了。

  3)如果宝宝的一侧鼻腔有臭味,流脓涕,有时涕中带血丝,需考虑鼻腔内是否有异物。这种情况多发生于3岁左右的孩子,玩耍时因好奇,常常自己把纸张、豆类、花生米等异物放入鼻腔内,塞入后取不出,水分被吸收后发生腐败,产生臭味,但金属类小零件、小纽扣塞入鼻腔后不一定引起臭味。另外,涕中带血时还要注意应排除鼻腔肿瘤的可能性。

  4) 宝宝因急慢性鼻炎继发鼻窦炎时,常常鼻涕会很多,似乎“流不完”,有时还伴有头痛。

  5) 个别宝宝仅单侧有鼻涕,但擤也擤不出来,鼻孔不通气,睡觉打呼噜,那就要警惕有鼻息肉的存在了。

  所以家长们在看了以上的介绍之后,遇到宝宝流鼻涕就得先弄清楚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5打喷嚏鼻塞是鼻炎还是感冒

  如何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

  1、看鼻子

  如果患了过敏性鼻炎,一般病人的鼻黏膜呈淡红、苍白或暗灰色,有水肿。鼻腔内可见清稀鼻涕,发作间歇期鼻腔黏膜极度苍白、水肿,甚至可形成鼻息肉。

  2、看症状

  过敏性鼻炎典型的症状为阵发性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鼻痒以及嗅觉功能障碍,出现鼻塞、眼痒、咽痒、耳痒等症状、且常伴有哮喘,严重者可出现嗅觉减退、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3、看诱因

  过敏性鼻炎是鼻子暴露在过敏源的环境下,刺激到免疫系统而产生的反应。主要分为吸入性变应源和食物性变应源,具体引起过敏性鼻炎的过敏源除了花粉外,还包括冷空气、灰尘、动物毛发皮削、毛制衣物等。大家更容易接触到这些过敏源,因此生活更加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的区别:

  1、全身不适比较少

  感冒常由病菌感染所致,所以感冒常会伴有一般会有如头晕、头痛、浑身无力、发烧等全身不适,而过敏性鼻炎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过敏性鼻炎多为早上发病,如果您在早上症状比较明显的话,就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了。

  2、鼻痒更严重

  过敏性鼻炎会连续打喷嚏,还有鼻痒、咽痒、流清水鼻涕等症状。而感冒只在初期出现流清水鼻涕,后期则会变脓,还会伴有呼吸道感染、全身无力等症状。感冒也会有鼻痒,但不会像过敏性鼻炎那样痒得难忍,鼻子里好像总有蚂蚁在爬。

  3、喷嚏连连打

  感冒虽然也打喷嚏,但一般不会连续打喷嚏。而过敏性鼻炎喷嚏一打可就刹不了车,一下子打十几个也不稀奇。

  4、流涕止不住

  感冒初期会有清水鼻涕,但量不会很大;而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大量清水鼻涕就会“倾泻”而下。

  5、病程时间长

  感冒多一个星期内会痊愈,但是过敏性鼻炎则没有时间限制,通常病程较长。有些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吃了感冒药后有暂时性好转现象,这是因为有些感冒药中所含的扑尔敏有抗过敏作用。如果是过了很久感冒仍不见痊愈,鼻子发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依然存在,那就很可能是患了过敏性鼻炎。

  以上就为大家介绍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的一些区分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进行对比参考,不要再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