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痰湿体质的表现

痰湿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痰湿体质的症状是什么?痰湿体质常见于肥胖人群,女性多受到各种美容困扰,甚者影响到身体健康。痰湿体质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下面小编带你看看痰湿体质的表现。

目录 痰湿体质的表现 细数痰湿体质的七大症状表现 痰湿体质饮食调养及食谱 痰湿体质药物养生 痰湿体质需要补哪儿

1痰湿体质的表现

  平时喜欢吃肥肉和油多的东西;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夏天好过,冬天难熬;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舌质淡而胖嫩,舌边常有齿印成排;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易出现耳鸣,年过60 岁者中耳聋者多见;不能喝凉水,一喝冷饮就胃痛、腹痛或腹泻,喝热水后全身舒坦;妇女白带过多。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 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 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2细数痰湿体质的七大症状表现

  1.体形面色: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浮肿,按之凹陷,性格比较温和,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2. 舌头: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3. 口手和脚: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年过60 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4. 感觉及睡眠: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困倦,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

  5. 脉象:脉濡而滑。

  6. 喜好: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喜食肥甘甜黏,夏天好过,冬天难熬。

  7. 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

3痰湿体质饮食调养及食谱

  适宜痰湿体质者食用的食物有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佛手、栗子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宜多吃肥甘油、酸涩食品,如饴糖、石榴、柚子、枇杷、砂糖等。此外,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对该体质者是不错的食补选择。控制好总的热量摄入 ,一般轻体力劳动 控制在1200大卡就可以。少吃多餐 细嚼慢咽 每餐用餐时间保持20-30分钟的速度。食物全面均衡很重要。

  [韭菜炒虾仁]

  原料:韭菜250 克,鲜虾仁100 克。

  制作方法:用油锅先将韭菜炒好,然后将鲜虾仁100 克放入,再炒片刻,加少许胡椒粉(0.2 克左右)即成。

  养生功效:壮肾阳,温中散寒,健胃提神,消肿止痛,活血化淤,下乳汁,解毒等。

  [虾马童子鸡]

  原料:虾仁20 克,海马10 克,童子鸡1 只。

  制作方法:将虾仁与海马用温水洗净,泡10分钟后放在已洗干净的子公鸡上,加少许葱与姜,蒸熟到烂。虾仁、海马、鸡肉并汤都可吃完。

  养生功效:温肾壮阳,益气补精,活血去痰湿。

4痰湿体质药物养生

  痰湿体质者多发咳嗽、哮喘、痰多、头晕、肠胃不适、呕吐等症状,易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动脉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肥胖症等疾患。因此痰湿体质者可通过温燥化痰药物进行调养。药物调治健运脾胃兼去痰湿 党参、扁豆、砂仁、陈皮、淮山、薏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白芥子都有一定的祛痰湿作用,但是祛痰湿的部位不同。比如白芥子、陈皮主要是祛肺部、上焦的痰湿,陈皮如果和党参、白扁豆合起来是治中焦的痰湿,赤小豆主要是让湿气从小便而走。常用的中成药都有什么呢用于改善痰湿体质的有二陈汤、参苓白术散、绞股蓝总甙片、陈夏六君丸、排毒养颜胶囊等。痰湿体质出现明显偏颇如大便特别黏滞、不畅通,腹胀,痤疮发作加重,吃一点儿排毒养颜胶囊还是不错的,但是要记得“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

5痰湿体质需要补哪儿

  西医所说的痰,主要是指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中医所说的痰则内涵更广。从性质上讲,中医将痰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之痰看得见,摸得着,能听见声。除了老百姓熟知的能咳出的痰,能用手摸到的甲状腺结节、脂肪瘤,以及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腹中辘辘作响的“痰饮”也是有形的痰。无形之痰则潜伏在体内,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痰的存在。

  望。主要是望形体、望舌苔。中医讲“肥人多痰湿”,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脂肪具有“痰”的污浊、黏滞、稠厚的特性,由体内水湿中的污浊部分凝聚而成。皮肤油腻、身材肥胖,是痰浊内阻的表现。舌苔厚腻,是水湿污浊最直观的表现。

  闻。主要是闻气味。体内痰湿严重的人,一般体味较大,口气也较重。

  问。过多的痰饮水湿沉积在体内,就像一块浸满了水的海绵,这样的人常常觉得身体沉重乏力、倦怠迟缓。追问病史,很多还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问题。

  切。切肌肤、搭脉象。痰湿的人皮肤表面常可摸到肿块,如脂肪瘤、腱鞘囊肿、甲状腺结节、肿大的淋巴结等,摸上去手感柔韧,这都是痰的表现。脉象上以滑脉居多,有如珠子在光滑的盘子上滚动一般。

  痰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与五脏都有关系,但关系最密切的是脾。脾主要负责运化水湿,因此是“生痰之源”。简单地讲,如果脾的功能发生异常,人体的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异常堆积,就会产生痰湿。痰湿一旦形成,又会成为致病因素,流窜到哪里就在哪里捣乱:在头部,导致头晕目眩,甚至神志不清;到了口,就会口中黏腻发甜;停在咽喉,就会导致喉咙如有异物一般;在肌肤,则体形肥胖、多汗且黏;停在胸膈,就会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积聚在腹部,就能看到肥满松软的肚皮;到了关节,就会出现关节沉重、僵硬、肢体肿胀。“怪病多痰”、“百病皆由痰作祟”,就是这个道理。

  预防痰的形成,先要重视调理体质。对痰湿体质的人来说,饮食要清淡,少油少盐,少冰少糖,进食速度和食量也要节制;适当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海带、冬瓜、白萝卜、扁豆、洋葱、薏苡仁、红小豆、紫菜、白果等;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才能调动自身的正气,把“体内的垃圾”清除掉。

  对已经形成的痰,要“给邪以出路”:“痰在上,引而越之;痰在中,分而化之;痰在下,淡渗利之。”以咳出的有形之痰为例,化痰最重要的是分清寒热。如果是黄色黏痰,量少难咳,属热;色白质稀,量多易咯,属寒。前者要清热化痰,可用川贝枇杷露,后者应温肺化痰,用橘红痰咳液。对于无形之痰,则要健脾化痰利湿,中药多用党参、白术、茯苓、苍术、荷叶、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子肉、白芥子、莱菔子、苏子等。病人还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一些经典的名方,如化痰祛湿方、越鞠丸、参苓白术散、三子养亲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