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生儿出生之后,给予了家长朋友们,一定的期待,那么这个时候呢新生儿室进行全身性的检查,是为了,更好的知道孩子身体是否是健康的,是否是正常的,那么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到,中午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检查。
目录
1新生儿睡姿有讲究
刚出生的新生儿自己无能力控制和调整睡眠的姿势,他们的睡眠姿势是由别人来决定的。新生儿初生时保持着胎内的姿势,四肢仍屈曲,为使在产道咽进的羊水和黏液流出,生后24小时内,可采取头低右侧卧位,在颈下垫块小手巾,并定时改换另一侧卧位,否则由于新生儿的头颅骨骨缝没有完全闭合,长期睡向一边,头颅可能变形。如果新生儿吃完奶经常吐奶,刚喂完奶后,要取右侧卧位,以减少漾奶。一般每4小时左右,给新生儿调换一次卧姿。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颈部肌肉长得不结实,自己还不能抬头,所以,此期最好不采用趴着睡的姿势,以免床铺捂堵或漾奶而导致新生儿窒息。
2新生儿检查方法
1、分娩所致障碍:经过狭窄的产道所致的疾病。分娩麻痹或头盖内出血是最常见的。
2、易出血病:新生儿会有短期缺乏维生素K而导致不易凝血。所以,会出现以吐血、便血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出血症。
3、黄疸伴随症: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1周内一般会自动消失。但也有反应强烈或拖的时间长一些的情况,有些新生儿会出现先天性胆道闭塞等症状。
4、细菌或病毒感染症:因为对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弱而导致比较可怕的败血症或化脓性髓膜炎。另外,新生儿时期患此类病时,还可能会因为症状不明显而耽误诊断。
5、由呼吸障碍引起的病:胎儿在母亲体内是通过胎盘获得氧气的,而从出生后就要自己呼吸了。如果无法正常进行呼吸,就会出现假死或呼吸窘迫症。
此外,还有几种在出生后即能发现的先天性疾病。
上面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新生儿检查,首先呢因为很多的原因,还是在出生之后,免疫力低下身体的器官功能是否发育全面,都是需要经过检查,才可以确定孩子的身体是否是健康的。
3新生儿常见的疾病
新生儿也是都很挂着呢的,很多人也是对新生儿的护理很关注的,有的新生儿也是会患上一些疾病的,那么新生儿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呢?
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湿疹一般发生在面部两侧,前额、下颚也有发生,有的孩子在耳部也可以发生。刚开始时是一些红疹,接下去会有渗出,有黄色的分泌物、结痂。新生儿脸上长出一粒粒白色的小颗粒,颗粒周围泛湿疹有自愈性,一般在4--6个月后可以逐渐自愈,也有部分宝宝到1岁才好转。
内在因素是患者本身具有的过敏性体质,这在湿疹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内在环境的不稳定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新生儿湿疹病情。
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其中蛋白质,牛奶,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新生儿湿疹最常见的诱因。尽量寻找过敏源,但往往有困难。
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药膏涂抹得要稀薄,对宝宝的举动稍加注意。一般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不良影响。
新生儿惊厥
惊厥俗称“抽风”,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早产儿更为多见。大部分是危重疾病的一种表现。一旦发现新生儿惊厥,应立即送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动作较小,又由于许多新生儿被包得严严实实,因此如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新生儿抽风的动作。新生儿惊厥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面部小肌肉的抽动,表现为眼睛的斜视、眼睑和面部小肌肉的抽动,或表现为嘴部类似吸吮的动作,也可以有一个肢体、一侧肢体或双侧肢体抽动。总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时特别是局部小的抽搐与新生儿的正常动作不易区别。
新生儿呼吸暂停
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宝宝会突然停止呼吸几秒或更长时间,然后又自行恢复正常呼吸,脸色及心跳没有改变,这些现象属正常现象。而我们所说的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达20秒以上,伴面色发绀,心率减慢至100次/分以下,肌张力下降的表现,这是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系统结构发育尚不完善,生理功能不稳定所造成的。所以早产儿尤其多发,约有40~50%的早产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此外,窒息、肺炎、心血管先天性畸形、感染、核黄疸、低血糖、低血钙及突然的冷热刺激等也可导致呼吸暂停。如发作频繁,可有生命危险。
新生儿肺炎
肺炎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而且患病后危险性较高,特别是体弱儿、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及有先天畸形的新生儿,更容易患肺炎,并在患病后病情重,身体恢复慢。
新生儿结膜炎
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还未成熟,对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加上泪腺尚未发育完善,眼泪较少,不容易将侵入眼睛里的病菌冲洗掉。这样,就容易使病菌在眼部生长繁殖,引发结膜炎。
以上就是对新生儿常见的疾病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新生儿的常见的疾病的介绍,对于新生儿的护理也是要重视的,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
4新生儿出血怎样治疗
新生儿出血是现在新生儿常见的疾病。新生儿出血症即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往也称为新生儿自然出血,其发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包括第Ⅱ、Ⅶ、Ⅸ、Ⅹ活性低下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对于已经发生出血的患儿要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K1 1~2mg,可以使出血很快停止。出血严重合并休克者可以立即输血或血浆以提高血中的凝血因子水平,纠正低血压和贫血。还可以同时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加快止血。如果出血发生在消化道,应该立即禁食,同时静脉补充营养直至出血停止。
既然新生儿出血症可以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如何避免本病的发生呢?其实本病的预防并不难,新生儿需要在出生时和生后3个月内补充维生素K1,这样就可以完全杜绝发生新生儿出血症。具体给药方法是在出生时肌肉注射维生素K1 1mg或者口服维生素K1 2mg一次,然后每隔10天同样剂量口服一次直至3个月。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建议乳母口服维生素K1(5mg/天)以增加乳汁中维生素K1含量。也有研究在分娩前给予孕妇口服维生素K1可以提高脐血中维生素K1的水平,可以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1缺乏。
5新生儿的腹泻该如何治疗
新生儿一旦出现大便稀水样次数濒繁时,家长最为着急,不知所措,忙于喂水煮奶,给小儿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宝宝饿坏了。部分新生儿生后几天内还在医院婴儿室刚喂几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还伴有发烧。与的医务人员接触不知不觉也发生了便稀次数增加,有时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很健康,但出院后母奶不够添了一些牛奶,小婴儿就受不了,大便次数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在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
另外,胎儿在子宫内在无细菌的温室环境中生长,生后立即在众多的细菌,病毒污染环境中生长,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患消化功能紊乱,同时也易患感染性腹泻。…
新生儿患感染性腹泻时是许多病原菌引起的如细菌、病毒及真菌引起,胎儿分娩时通过母亲的阴道,细菌可以通过阴道进入胎儿口内引起感染。污染的奶水、奶头以及喂奶的瓶子等。家中卫生条件很好,但是母亲及小孩的阿姨不注意清洁卫生成了带菌者。有些新生儿患了重病,例如新生儿败血症,等也可以通过血流到达肠道,甚至感冒也能把病毒进入肠道内引起腹泻。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症状也不一样;轻症的病人表现单纯的胃肠道的症状,拉稀一日5一6次至10余次,同时还出现低烧、食奶差、呕吐、精神弱、轻度腹胀、哭闹、唇干、前囟门凹陷。严重时大便稀水样,可增加达到10-20次/日。还伴有高烧呕吐尿少,嗜睡,家长仔细观察新生儿,出现手足凉,皮肤发花,呼吸深长,口唇樱红色。在换尿布时发现小儿反应差,口鼻周围发绀,唇干,眼窝凹陷,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大意,需要到医院输液抢救。
如果新生儿的大便次数多,黄色,有蛋花汤样,常伴有血丝和粘液,虽然小儿未进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时哭闹,烦躁不安,这类的腹泻,大多数是一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腹泻,需要加用消炎药例如黄连素12毫克每日三次及用消化药和口服补液盐充水份。服4-5天痊愈。…
在秋冬季节气候变化多端,新生儿也和大孩子一样容易患“秋季腹泻”,是由一种在电子显微镜底下见到像轮状的病毒引起的,表现发烧、呕吐、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大便为水样、稀薄、米汤样、粘液少每次量多、无腥臭味,哭闹、烦躁不安,治疗比较困难,一般消炎药无效,只有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可以加用一些中药,使用消化药如表飞鸣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口服补液盐冲水服一周左右就好了,严重时需到医院治疗。…
有些腹泻引起生命危险,需要及时治疗。通常见到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大多是都是由于污染食物引起的。早产儿,体重低的新生儿更多见。还可以病房,新生室流行,新生儿患了这种病以后是比较重的,而且死亡率高,家长发现有这种病时要注意传染性强,尽快地隔离,一般接触3-4天后就发病,发高烧,大便呈黑绿色,粘稠,也有白色便,胶冻样便,稀水样便伴有明显腥臭味,家长发现有多样化大便时,就要仔细观察新生儿是否存在黄疸,腹胀。病初或轻型病人可以服用庆大霉素每次1万单位,每日三次连服5-6天,但是如果有腹胀加重,黄疸有进展可能存在败血症,此外,如果新生儿有尖叫,抽风,脑膜炎时,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迁延时间比较长有时可以长达6个月,由于患病的时间长,消化不良可以变为营养不良,尿布疹,鹅口疮,,肺炎,维生素缺乏,等。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腹泻治疗不一样,采取和补充营养原则和大孩子拉稀一样的。新生儿刚开始便稀时不能吃过多的奶水,如果母奶不足可添加稀释牛奶(1份水1份奶)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增加奶量过快。减轻胃肠负担,适当口服一些淡盐水,维生素c和已服用胃酶合剂和表飞鸣,帮助恢复消化机能,不同类型的腹泻使用维生素不同,如可以用一些黄连素,痢特灵,多粘菌素等,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腹泻,家长可不必给小儿消炎药。如果经过一般治疗以后大便不见好转,水泻达10余次以上时应抱小儿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