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数字化颅骨修复

婴儿颅骨闭合时间

婴儿身上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是牵动父母身心的一件大事,所以说婴儿的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婴儿颅骨闭合这种现象,大家了解多少呢?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不正常的症状时往往会非常慌张,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好的,不管遇见什么症状,都应该冷静,沉着对待,这样才能处理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介绍。

目录 新生儿颅骨凹陷手术步骤 婴儿颅骨闭合时间 颅骨骨折要做哪些检查 颅骨骨折的症状表现 引起颅骨骨折的病因

1新生儿颅骨凹陷手术步骤

  新生儿颅骨出现了凹陷,另很多家长很担心,而且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家长,都会考虑让孩子尽快的通过手术改善,那么新生儿颅骨凹陷手术步骤有哪些?为了很多的家长能全面的了解,下面内容就做了详细的解答,你可以继续了解一下。

  有两种整复方法:①游离骨瓣整复;②撬起凹陷骨折片整复。

  1.游离骨瓣整复

  ①绕凹陷骨折边缘做一马蹄形皮瓣。②在凹陷骨折的周边钻4个骨孔,在各骨孔之间锯断,保留骨瓣表面的骨膜。③在硬脑膜外与颅骨内板之间进行剥离,将整个骨瓣取下。④用手或其他手术器械将凹陷骨折整复。⑤检查硬脑膜是否完整,硬脑膜下是否有血肿或脑挫裂伤。如硬脑膜已被撕破,骨折片已刺入脑内,骨片小者应予摘除,清除其下方的积血和挫碎的脑组织,严密止血后缝合硬脑膜。⑥将整复后的游离骨瓣复位,切开的骨膜予以缝合,最后按层缝合头皮各层。

  2.撬起凹陷骨折片整复

  ①同游离骨瓣复位的头皮切口。②在靠近骨折缘处的正常颅骨上做一钻孔,并沿骨折缘咬除部分重叠骨质。③在凹陷骨折下方剥离硬脑膜后,将骨折片撬起整复。使之复位。④缝合头皮。

  术中注意要点

  1.对凹陷骨折中已脱离骨膜的小碎骨片应予摘除。

  2.如硬脑膜未见撕破,但颜色变紫,张力较高且脑无搏动,应将硬脑膜切开,探查有无硬脑膜下及脑内血肿。

  3.复位的骨折瓣如不稳固易于下陷时,可用丝线或钢丝固定于周围正常颅骨上。

  4.尽量采用悬吊缝合而不用硬脑膜外引流,以防感染。

  新生儿颅骨凹陷手术步骤,以上内容就充分做了介绍,相信对于很多的家长,也充分了解了新生儿颅骨凹陷手术步骤,所以在充分了解后,为了保障自己孩子的颅骨凹陷手术成功率更高,必须要选择正规大医院,通过手术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

2婴儿颅骨闭合时间

  正常孩子一般在1岁到1岁半闭合.孩子某些疾病会导致前囟门闭合过早或过晚.造成孩子前囟门闭合过早的因素常见于脑发育不良或者小脑头畸形。(你先不必过分担心,有个别孩子会也提前闭合)

  如果孩子确诊脑发育不良的话,建议行正规的康复治疗。有条件可使用好一点的神经营养药物,例如神经生长因子.长期服用抗癫痫的药物控制癫痫,起码3-5年,有的终身服药.加强学习,从头教起,慢慢学,不能急。

  儿头顶骨正前部位有一块软软的菱形区,没有骨骼,这是几块头顶骨互相接合的交界处,医学上叫“囟门”,囟门在出生时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囟门逐渐变小,一般在1周岁到1岁半时闭合。囟门闭合后,小儿的头部就全部是硬硬的骨头了。在囟门未闭合时,可以用眼睛看到囟门的轮廓,用手可清楚地摸到囟门的形状。囟门呈菱形,中间是软的,仔细触摸可以有跳动的感觉,这是因为头皮下面有血管经过的缘故。 小小的囟门,学问多多!一定要重视定期测量头围,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观察宝宝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应当每个月或每两个月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

  看了以上对于婴儿颅骨闭合时间的相关介绍,相信各位做家长的对于婴儿颅骨闭合的相关知识一定了解的更加清晰的,希望以上介绍可以帮助大家。当然当孩子出现不正常的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接受医生的建议,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3颅骨骨折要做哪些检查

  颅骨骨折要做哪些检查?颅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颅骨骨折。那么,颅骨骨折要做哪些检查呢?广大患者的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细致的阐述,希望能给正在经历疾病折磨的人们提供帮助!

  颅骨骨折都有哪些表现?

  1、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以线形骨折为主,因骨折线常通向鼻旁窦或岩骨乳突气房,由此分别与鼻腔或外耳道连通,亦称为内开放性骨折。其临床表现虽然都是骨折的间接征象,却是临床确诊的重要依据。颅底骨折依其发生部位不同,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和颅后窝骨折,临床表现各有特征。

  2、颅盖骨折

  颅盖骨折有多种形式,除开放性及某些凹陷形颅盖骨折,在临床上可能显示骨折的直接征象外,闭合性骨折往往只显示骨折的间接征象,其确诊常有赖于X线检查。

  颅骨骨折要做哪些检查?骨科疾病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得了病千万不要害怕,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这种疾病,同时要积极的配合医院的医生的药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呵护自己!

4颅骨骨折的症状表现

  颅骨骨折是指颅骨受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改变。颅骨骨折的伤者,不一定都合并严重的脑损伤,没有颅骨骨折的伤者,有可能存在严重的脑损伤。颅底骨骨折绝大多数是线形,个别为凹陷骨折。

  一、颅盖骨折

  颅盖骨折有多种形式,除开放性及某些凹陷形颅盖骨折,在临床上可能显示骨折的直接征象外,闭合性骨折往往只显示骨折的间接征象,其确诊常有赖于X线检查。

  1、闭合性颅盖骨折的临床表现:骨折处头皮肿胀,自觉疼痛,并有压痛,线形骨折的表面,常出现头皮挫伤和头皮血肿,颞肌范围的明显肿胀,张力增高和压痛,常是颞骨线形骨折合并颞肌下淤血的征象,外伤性颅缝裂开在小儿比较常见。

  早期可出现沿颅缝走行的条状头皮血肿,骨膜下血肿或迅速形成巨大的帽状腱膜下血肿常暗示深面有颅盖骨折,凹陷骨折多发生于额部及顶部,受伤部位多伴有头皮挫伤和血肿,触诊时常可摸及骨质下陷,可出现骨片浮动感或骨擦音,但切忌反复,粗暴操作,不应期望获得此项体征作为诊断的依据,而增加硬脑组织损伤甚至出血的危险。

  2、开放性颅盖骨折:多发生于锐器直接损伤,少数为火器伤,受伤局部之头皮呈全层裂开,其下可有各种类型的颅骨骨折,伤口内可有各种异物如头发,碎骨片,泥土及布屑等,此种骨折硬脑膜如完整称为“开放性颅骨骨折”,当硬脑膜也有破裂时则称为“开放性颅脑损伤”,累及大静脉窦的粉碎骨折,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二、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依其发生部位不同,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和颅后窝骨折,临床表现各有特征,兹分述如下。

  1、颅前窝骨折的临床征象:前额部皮肤有挫伤和肿胀,伤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口鼻出血,有时因血液吞入胃中,而呕吐出黑红色或咖啡色液体,如颅前窝底部骨折撕裂颅底部脑膜及鼻腔黏膜时,即出现脑脊液鼻漏,脑脊液常与血液相混,而呈淡红色,滴在吸水纸上有浸渍圈,因含糖可用尿糖试纸测试,脑脊液漏可因呛咳,挣扎等因素而加剧,偶尔气体由鼻旁窦经骨折线进入颅腔内,气体分布于蛛网膜下腔,脑内或脑室内,称为“外伤性颅内积气”,脑脊液鼻漏一般于伤后数天常能自停。

  2、颅中窝骨折的临床征象:临床上常见到颞部软组织肿胀,骨折线多限于一侧颅中窝底,亦有时经蝶骨体达到对侧颅中窝底,当骨折线累及颞骨岩部时,往往损伤面神经和听神经,出现周围性面瘫,听力丧失,眩晕或平衡障碍等。

  3、颅后窝骨折的临床征象:常有枕部直接承受暴力的外伤史,除着力点的头皮伤外,数小时后可在枕下或乳突部出现皮下淤血,骨折线经过枕骨鳞部和基底部,亦可经过颞骨岩部向前达颅中窝,骨折线累及斜坡时,可于咽后壁见到黏膜下淤血,如骨折经过颈内静脉孔或舌下神经孔,可分别出现下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舌肌瘫痪,骨折累及枕骨大孔,可出现延髓损伤的症状,严重时,伤后立即出现深昏迷,四肢弛缓,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5引起颅骨骨折的病因

  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宙颅骨骨折者约占15%—20%。颅骨骨折的重要性常常并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可能同时并发的脑膜、脑、颅内血管和脑神经的损伤。

  一、暴力作用

  颅骨骨折的发生是因为暴力作用于头颅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结果,如果头颅随暴力作用的方向移动,没有形成反作用力,则不致引起骨折,颅骨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准静态下,成人颅骨承受压缩时最大的应力松弛量为12%,最大的应变蠕变量为11.5%左右。同时,颅骨的内、外板拉伸弹性模量,破坏应力和破坏应力对应变率的敏感性亦有一定限度,其抗牵张强度恒小于抗压缩强度。

  二、颅骨局部变形

  颅盖(穹窿部)遭受外力打击时,着力部分即发生局部凹曲变形,而外力作用终止时,颅骨随即弹回原位,若暴力速度快,作用面积小,超过颅骨弹性限度时,着力的中心区即向颅腔内呈锥形陷入,内板受到较大的牵张力而破裂,此时如果暴力未继续作用于颅骨上,外板可以弹回而复位,故可以保持完整,造成所谓单纯的内板骨折,是为后期外伤性头疼,或慢性头疼的原因之一。

  如果暴力继续作用,则外板亦将随之折裂,造成以打击点为中心的凹陷及其外周的环状与线形骨折,若致伤暴力的作用仍未耗尽或属高速强力之打击,则骨折片亦被陷入颅腔内,而形成粉碎凹陷性骨折或洞形骨折。

  三、颅骨整体变形

  头颅的骨质结构和形态,犹如一个具有弹性的半球体,颅盖部呈弧形,颅底部如断面,恰如弓与弦的关系,在半球体的任何一处加压,均可使弓和弦受力而变形,例如,当侧方受压,头颅的左右径即变短而前后径加大。

  反之,若为前后方向的暴力常使矢状径缩短则横径相应变长,因此,当暴力为横向作用时骨折线往往垂直于矢状线,折向颞部和颅底。当暴力是前后方向,骨折线常平行于矢状线,向前伸至颅前窝,向后可达枕骨,严重时甚至引起矢状缝分离性骨折。

  四、颅骨的拱架结构

  颅盖与颅底均有一些骨质增厚的部分,作为颅腔的拱柱和梁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外力的压缩或牵张,起到防护颅脑损伤的作用,颅盖的增强部分有:鼻根,额部颧突,乳突及枕外粗隆四个支柱。于其间又有眶上缘,颞嵴,上项线及矢状线四个位居前方,侧方,后方及顶部中央的骨弓,形成坚强的拱柱,颅底的增强部分有:中份的枕骨斜坡,两侧有蝶骨嵴和岩锥,形成梁架,有力地支撑颅底,承托颅脑。

  并与周围的颅盖部支柱相接,结合为有相当韧性和弹性强度的颅腔,完美地保护着神经中枢,当头颅遭受打击时,暴力除了引起局部颅骨凹曲变形之外,同时也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整体颅骨变形,若暴力的能量在局部全部被吸收,消耗殆尽,则仅引起凹陷性骨折或着力部的损伤。

  五、颅骨骨折的规律性

  暴力作用的方向,速度和着力面积等致伤因素对颅骨骨折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概括如下:暴力作用的力轴及其主要分力方向多与骨折线的延伸方向一致,但遇有增厚的颅骨拱梁结构时,常折向骨质薄弱部分,若折线垂直横断拱梁结构,或引起骨缝分离,则说明暴力强度甚大,暴力作用的面积小而速度快时,由于颅骨局部承受的压强较大,故具有穿入性,常致洞形骨折,骨片陷入颅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