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三横突综合征是一种腰部疾病,患者较为痛苦,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原因导致的疾病,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在生活中怎么样有效的避免它,如果患者有这方面的困扰,应该怎么办,大家心里对这个有所了解的话,相信就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克服这个疾病的困扰。
目录
1腰三横突综合症怎么回事
横突综合征(Third Lumbar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是因L3横突尖端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腰痛或腰骶部疼痛。
症状 病人多为青壮年,常有腰扭伤或劳损史,腰痛或腰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部分病人可有沿同侧竖脊肌(第棘肌)向大腿放射痛。或伴膝上痛,但少有超过膝关节向小腿放射痛者;少数表现股内侧痛或下腹痛,但无压痛。
2、体征 患侧竖脊肌痉挛,L3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局限压痛。早期臀肌丰满,内収肌痉挛(由L2-4闭孔神经支配);重者,晚期可见臀肌痉挛,臀中肌可触及索条状物,有压痛。
3、本病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点①本症咳嗽、打喷嚏时疼痛不加重。②压痛点位置不同,本病位于L3横突尖端,后者为病椎椎板间隙。③本病少数重症者可出现支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一定为阴性。
休息、锻炼 适当休息,避免腰部用力。坚持康复体操锻炼,每天早晚,具体次数适度适量,动作缓慢,停留3-5秒。锻炼及日常生活中好好保护,防止受潮受凉劳累、急性扭伤、长时间久坐久站、负重等。(关于具体康复体操做法可查看洪强医疗集团网站中段: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和软伤病的开创者和引导者→ 第二块椎间盘突出→右侧栏→目前国际常用的手术疗法→脊柱侧弯矫形术。
2、痛点注射 2%利多卡因5-10ml加醋酸泼尼松龙25mg/1ml用带长针头的注射器,准确注射于L3横突尖端及其周围,每周一次,3次为1个疗程。在痛点注射的同时,用注射针在L3横突尖端在进行软组织剥离,疗效显著。
3、药物 应用抗炎止痛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应用活血化瘀的药如三七活血片等。
4、物理治疗 激能电、电脑中频(心脏、血压正常者)微波、纳米波、电脑多功熏蒸、超短波电疗机、超声波治疗、超激光等。
这种病的发病其实也能够预料到,就是一些伤病或者不良生活习惯早就的,所以我们平时注意一些,还有就是这个病不好治疗,也不是不能治疗,大家只要积极配合,记住医生给的叮嘱,对于这个病要重视,因为这是个比较折磨人的病,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2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观察
腰三横突综合症是临床常见慢性腰腿痛临床上病程较长,多为青壮年患病,且在手法等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会采用手术切除松懈方法给予治疗。但存在手术创伤大,需住院,疗程较长,费用高而至难以施行。自2009年元月至2010年12月,我们观察治疗120例腰三横突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针刀组和对照组各60例。针刀组采用朱氏针刀松懈术,对照组采用冯氏手法。结果针刀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05。表明针刀松懈术治疗该病具有无需住院、手术创伤微小、病人需要费用低易接受、疗程短、疗效高、无副作用之特 点,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针刀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38岁。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0岁。
2、诊断标准
2.1有劳损、外伤、着凉史。
2.2自诉腰痛,以脊柱两侧为甚,有时放射至膝关节以上的臀、髋、大腿等部位,少数伴有腹痛、早泄等症状,在弯腰及辰醒时症状较重。
2.3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有明显压痛,有的条索状或卵园状筋结。
3、治疗
3.1针刀松懈术
A 定位
B 碘伏局部消毒,带无菌手套、铺巾。
C 2%利多卡因5ml+局安奈德10mg,深入深筋膜,找准横突尖部,注入药液。
D 自注射部位针入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达横突骨面,向外侧切割2-3刀,针刀再滑于横突尖部外缘筋膜切割2—3刀,纵行疏通,横行剥离2—3下,退出针刀,常规按压2分钟,创口外敷创口贴。
3.2手法
患者站立,头前屈弯腰放松几次,医生一手托扶腹部,一手压腰3横突尖部,一手上顶,手弹压操作在患者前屈活动中进行。患者站放松,医生一手抱住双肩,一手按压腰横突患部,操作在患者后仰闪动中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疗效观察
4.1疗效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
好转:腰痛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
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功能障碍。
4.2治疗结果
针刀组60例,痊愈48例,好转6例,未愈6例,治愈率90%。
对照组60例,痊愈23例,好转7例,未愈30例,治疗率50%。
针刀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处理P<0.005。
5、典型病例
刘华英,女,56岁,腰痛20余年。疼以脊柱左侧为甚,伴腹部下坠感,放射至臀部,症状时重时轻,劳累后疼痛加剧,弯腰劳作后,腰不能伸直,需双手扶持,经服中西药及手法等治疗效差。现腰臀部疼痛弯腰受限,起床翻身困难。查体,脊柱左凸,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肿大,触痛,触之有结节感。X线排除腰椎骨质增生。采用针刀治疗二次,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6、体会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归属中医腰痛、痹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腰部劳损或外伤,致气血凝滞,运行不畅,或腠理空虚,卫阳失固,气血失充,经筋失荣,经筋挛缩,久而而痹发于局部而为本病。其发病特点多见于其解剖特点。来自横突前动静脉分支血管束及交通支伴腰脊神经上侧支桓地由前向后,从中层腰脊膜穿出,各种各样的劳损创伤,可直接累及血管神经而产生腰背痛疼痛,并导致粘连挤迫或结疤卡压血管神经束产生临床症状。中医经筋辩证属足太阳经筋损伤。足太阳经筋“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损伤后“津液涩渗”,分泌各种致痛物质,局部气血不通发为本病,日久则形成“横络”卡压经脉。松懈分离消除压迫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虽然视野清创剥离彻底,但至少留下了3cm以上手术疤痕,棘简韧带,腰脊膜损伤较大,费用较大,最少住院10天,病人不太愿意接受。
针刀疗法将针刺疗法和手术松懈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一方面利用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治血化瘀,另一方面利用刀的切割松懈作用,松懈粘连,祛除卡压,改善微循环,除除无茵性炎症,恢复生物力学力平衡,“以松至痛,通则不痛”。另外,根据生物力学,在弯腰时,腰三横突在骶棘肌深面上升,在人体直腰和后伸时,腰三横突在骶棘肌深面下降,针刀后行腰部手法可增强松懈,协同恢复神经及相应肌群的功能。
3腰三横突综合症早治疗早轻松
一、临床表现
1.患病时可为腰部酸痛,也可剧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腰部后仰不痛,向对侧弯腰受限。
2.重要的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外缘,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cm处,尤其是瘦长型患者可触到横突尖端并有明显的压痛及局限性肌紧张或肌痉挛。按压时由于第二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达大腿及膝部。
3.X线平片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较长。
4.压痛点用1%或0.5%普鲁卡因10~20mL注射后,疼痛及压痛消失。
5.根据压痛点及注射普鲁卡因有效,并结合病史、症状及其他体征可鉴别其他疾患引起的腰痛。
6.主要是减轻负重、注意休息、药物治疗、理疗辅助。
本病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点①本症咳嗽、大笑、打喷嚏时疼痛加重。②压痛点位置不同,本病位于L3横突尖端,后者为病椎椎板间隙。③本病少数重症者可出现支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一定为阴性。
二、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在腰痛发作的急性期,提倡适当卧床休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卧床以硬板为宜。严重者可在腰部两旁置沙袋制动。
(2)西药治疗:常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也可用好得快局部喷涂,或激素加普鲁卡因痛点封闭。
(3)中药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甘草,秦艽,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牛膝,地脂,土蟞虫。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外用药可选用纳米穴位敷贴、狗皮膏,麝香壮骨膏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即可。
让病人背靠墙壁直立,然后医生辅助病人弯腰,当病人不能再继续往下弯腰时,医生一手托住病人腹部,一手压住病人背部,弹压一下,病人即能将腰弯至正常,接着让病人直立,医生扶住病人使之背伸,当不能继续背伸时医生即顺势使病人向背部过伸一下,手法结束。
4腰三横突综合症如何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除腰痛外伴患肢坐骨神经痛,呈阵发性加剧,直腿抬高试验受限,棘旁压痛伴患肢放射痛等。
(2)腰椎肿瘤:中年以上腰痛呈进行性加重,有夜痛症,经过对症处理又不能缓解其疼痛者,应高度警惕。若属脊髓、马尾部肿瘤的话,可伴有大,小便失禁,马鞍区(即会阴部)麻木刺痛,双下肢瘫痪等。
(3)腰椎结核:腰痛伴低热、贫血、消瘦等症,同时血沉增,快拾物试验阳性火线检查可见有骨质破坏,腰大肌脓肿。
(4)肾周围炎:腰痛伴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肾区叩击痛者。
(5)妇科疾病:女性腰痛伴周期性改变者。
查看详情>>5神经阻滞加针刀松解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1~72岁,病程5~6年。局部神经阻滞药物,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0.5mg混合,汉章牌小针刀。疗效评价:分优良,一般,差三级。优良:经1~3次治疗症状消失,半年内无复发。一般:经3~4次治疗症状消失,半年内无复发。差:经4次以上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随访半年以上,本症状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选择同侧2、3棘突旁开3~4cm为定位点。常见消毒。铺巾,然后先局部神经阻滞,后小针刀切割松解。局部阻滞采用定位点垂直进针。刺到L3横突尖时注药1/3,退至筋膜浅层向各个方向注药2/3。小针刀松解是在局部阻滞基础上,用小针刀自局部阻滞的原针眼进入,刀口线与脊柱纵轴一致,当小针刀刀口接触骨面,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与骨类之间有松动感后拔针即可,以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刀口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包扎。
1.3 治疗效果 采用局部神经阻滞加小针刀松解粘连联合治疗方法与单一小针刀松解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发现综合方法优良率明显高于单一方法,见下表:
2 讨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分明显压痛为特点的急慢性腰痛。多见于青壮年,大多数患者有扭伤史。第三腰椎位于腰椎生理前凸的定点,在腰椎中腰三横突最长。腰在传导中立时以第三腰椎为活动中心,前称为前屈、后仰、左右旋转的活动支点。因此使附着腰三横突及其周围的肌肉、韧带、筋膜所称的牵拉力和拉拉力最大。当腰部受力过大,特别是突然弯腰,因动作不协调,使同侧或对侧在肌肉、韧带牵拉力作用下,引发腰三横突周围软组织损伤,局部出血、水肿、机化粘连等病理性改变。当通过一定休息后,充血、水肿被吸收,临床症状又有所缓解,但是粘连更加严重,所以临床上见到该病,未能彻底治疗者,都有症状逐渐发作严重趋势,因此临床上采用综合治疗法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疗法。小针刀能松解病变的筋膜及受压神经,局部用皮质激素,能压抑术后局部炎症水肿及疤痕形成,针刀切割时,药物能随针刀进入各个松解部位,使腰部更好发挥作用,局部组织有局麻作用,小针刀能松解彻底,病人无痛苦。